納米覆層青鋒劍的驚人性能測試結果,如同一道強心劑,注入了因前線戰事不利而略顯壓抑的靈青盟。新材料實驗室瞬間成為了整個聯盟關注的焦點。盟主親自下令,調集所有資源,優先保障納米覆層技術的簡化與量產,務必在最短時間內,讓第一批強化飛劍送達黑風山脈前線。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當歐冶啟和石鐵等百煉宗弟子,試圖將實驗室裡那套精密繁瑣的“原子沉積與自組裝”工藝進行簡化推廣時,遇到了巨大的困難。
“不行!沉積速率一加快,覆層的均勻性和致密度就急劇下降!納米顆粒都團聚成疙瘩了!”石鐵看著一批失敗品的光鏡圖像,煩躁地抓著頭皮。
“電場和磁場的調控精度要求太高了,稍微有點波動,自組裝的納米網絡就亂成一團麻!”另一個弟子也沮喪地彙報。
“還有前驅體的純度和穩定性…稍有雜質,整個覆層性能就天差地彆!”歐冶啟看著消耗迅速、卻產出寥寥的珍貴材料,心疼得直抽抽。
實驗室級彆的完美工藝,想要大規模、高效率地複製,難度呈指數級上升。這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是對生產流程、質量控製、人員操作的極致考驗。按照這個速度,想要武裝起一支小隊,恐怕都需要數月時間,更遑論應對迫在眉睫的危機。
“淩大師,這…這可如何是好?”歐冶啟找到正在與雲逸子商討前線局勢的淩皓,臉上寫滿了焦慮和無奈,“工藝太複雜,良品率太低,根本快不起來啊!”
淩皓看著歐冶啟送來的失敗品報告,眉頭微蹙,但並未感到意外。工業化量產本就是科學從實驗室走向應用的巨大鴻溝。
“歐冶長老,不必焦慮。”淩皓放下報告,語氣依舊沉穩,“我們或許被固有的思維限製住了。”
他走到實驗室中央,目光掃過那些用於材料成型的傳統鍛造台和模具。
“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改進‘覆層’這道工序。但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在已經成型的劍胚上進行覆層呢?”淩皓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思路,“為什麼不能從一開始,就將我們設計的納米結構,直接‘打印’成我們想要的飛劍形狀?”
“打…打印?”歐冶啟和旁邊的雲逸子都愣住了。這個詞對他們來說,太過陌生。
“沒錯,打印!”淩皓眼中閃爍著靈感的光芒,“就像凡人用印章蓋出圖案,我們可以用一種更精密的方式,將材料一層一層地堆積起來,直接構建出具有複雜內部結構和外部形態的物體!我們將這種方法,稱之為——‘三維打印’!”
他迅速在光幕上勾勒出基本原理:
“我們可以將特製的、包含了納米材料的前驅體‘墨水’,通過一個精密的打印頭,按照預設的三維模型數據,在構建平台上逐層噴射、固化。”
“每一層都極其微薄,可能是百分之一毫米,甚至更薄。”
“在打印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控製墨水的成分、打印頭的溫度、環境的能量場,實時地調整每一處材料的性能——這裡需要高硬度,我們就打印高硬度材料;那裡需要高韌性,我們就切換高韌性墨水;這裡需要嵌入能量導流網絡,我們就在打印過程中直接‘編織’進去!”
“最終,當所有層打印完畢,我們得到的,不是一個需要後續加工的毛坯,而是一件內部結構優化、性能梯度分布、甚至內置了能量回路的…近乎完美的成品飛劍!”
這個設想,比納米覆層更加天馬行空!直接“打印”出飛劍?這已經完全超出了歐冶啟對“鍛造”二字的理解極限!這哪裡還是煉器?這分明是…造物!
“這…這真的可能嗎?”歐冶啟聲音乾澀,感覺自己的世界觀再次受到了猛烈衝擊。
“理論上是可行的。”淩皓肯定道,“關鍵在於打印材料墨水)的製備、打印精度的控製、以及層與層之間的結合強度。而這些,我們恰恰已經有了相當的技術儲備!”
他立刻行動起來,召集了材料學、陣法學、精密機械等多個領域的研發人員,成立了“靈械三維打印項目組”。
首要難題,是“墨水”。需要一種既能承載納米功能材料,又能在打印後迅速固化,並且層與層之間能完美結合的載體。
淩皓想到了之前研究“靈膠”時的一種副產品,一種具有觸變特性、靈力親和性極佳的液態靈性聚合物。以此為基礎,摻入不同比例的納米陶瓷粉末、金屬顆粒、以及那些能夠自組裝的“智能分子”,製備出了數種不同功能的“靈墨”。
接著是打印頭和多軸聯動平台的設計。這需要極高的運動精度和穩定性。淩皓借鑒了“織網”係統中用於操控精密傀儡的靈能伺服技術,設計出了能夠進行微米級定位的“靈能打印噴頭”和“六軸聯動構建平台”。
最核心的,是控製軟件和三維模型。淩皓親自操刀,基於“造化之爐”的推演核心,編寫了用於切片和路徑規劃的算法,並將青鋒劍的優化三維模型輸入其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廢寢忘食地攻關了三天三夜後,第一台原型機——“靈鑄1型”三維打印機,終於組裝完成!
它看起來像一個巨大的、結構複雜的金屬框架,內部是那個可以精密移動的打印噴頭和構建平台,周圍連接著多個盛放不同“靈墨”的料罐和各種能量源。
第一次測試,選擇打印一柄結構相對簡單的青鋒劍。
實驗室裡擠滿了聞訊趕來的人,歐冶啟、雲逸子、阿土、林風…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著這台注定要改變曆史的機器。
淩皓站在主控台前,深吸一口氣,按下了啟動按鈕。
嗡…
低沉的運行聲響起,構建平台開始預熱,打印噴頭在靈能伺服係統的驅動下,移動到起始位置。
首先噴射的是構建劍身主體的、摻入了細化寒鐵粉末和星紋鋼顆粒的基礎“結構靈墨”。噴頭以極高的頻率微幅振動,將粘稠的靈墨精確地噴射到預定位置,同時一道溫和的能量束掃過,使其瞬間固化。
一層,兩層,三層…
打印噴頭如同最靈巧的織女,不知疲倦地來回移動,構建平台的z軸緩緩下降,劍身的輪廓開始一點點地從無到有地“生長”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