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辰親子”裝修完成的第二天,蘇婉就把“教師招聘”提上了日程。她坐在雲朵造型的前台後,麵前攤開厚厚的筆記本,上麵密密麻麻寫著招聘相關的思考——作為親子教育機構,教師是核心競爭力,不僅要專業過硬,更要真心熱愛孩子,這是她製定招聘標準的核心原則。
蘇婉結合自己的學前教育專業知識和多年對親子教育的觀察,用了一整天時間,製定出一套嚴格的招聘標準。第一條“學曆和專業”,她明確要求“全日製本科及以上學曆,學前教育、兒童心理學、早期教育等相關專業”,還特意標注“持有幼兒教師資格證、親子教育指導師證者優先”。“親子教育對專業性要求很高,非相關專業的應聘者可能缺乏係統的理論知識,很難設計出科學的課程。”蘇婉在筆記本上寫下這條備注,眼神堅定。
第二條“工作經驗”,她設定為“3年以上親子教育或學前教育工作經驗”,並特彆強調“有幼兒園小班教學經驗或大型親子機構課程研發經驗者優先”。“3年經驗能確保應聘者熟悉36歲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知道如何與不同性格的孩子溝通,避免出現‘新手教師不知如何應對突發情況’的問題。”蘇婉解釋道,她還在後麵補充“有過親子活動策劃經驗者加分”,因為“婉辰親子”不僅有常規課程,還會定期舉辦戶外親子活動,需要教師具備活動策劃能力。
第三條“專業技能”,蘇婉列出了具體要求:“能獨立設計03歲、36歲不同年齡段的親子課程,熟悉蒙氏教育、華德福教育等主流親子教育理念;具備基本的手工製作、兒歌演唱、繪本講讀能力;能熟練使用ppt、視頻剪輯軟件,製作課程課件;了解兒童安全防護知識,能應對課堂上的突發安全問題。”她還特意加上“能根據孩子的個體差異調整教學方法”,因為每個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興趣點不同,需要教師具備因材施教的能力。
最後一條“個人素質”,蘇婉把“有愛心、耐心、責任心”放在首位,還要求“形象氣質佳,語言表達能力強,善於與孩子和家長溝通”。“教師的言行舉止會直接影響孩子,有親和力的教師能更快獲得孩子的信任;同時,教師還要經常與家長溝通孩子的學習情況,良好的溝通能力能讓家長更放心。”蘇婉補充道,她還悄悄在心裡加了一條“喜歡孩子是前提”——隻有真心喜歡孩子,才能在日複一日的教學中保持熱情,這是比專業技能更重要的品質。
招聘信息通過青州人才網、本地教育類公眾號、辰星科技內部推薦等渠道發布後,一周內就收到了50多份簡曆。蘇婉和林辰一起,在“婉辰親子”的活動室裡篩選簡曆。他們把簡曆分成“符合要求”“基本符合”“不符合”三類,逐一翻看。
“這份簡曆,學曆是大專,不符合‘全日製本科’要求,淘汰。”林辰拿起一份簡曆,放在“不符合”堆裡;“這份雖然是學前教育專業,但隻有1年工作經驗,而且是在幼兒園做後勤,沒有教學經驗,也淘汰。”蘇婉也篩選出一份簡曆。兩人花了一下午時間,淘汰了20份不符合基本要求的簡曆,剩下的30份簡曆進入麵試環節。
為了確保招聘質量,蘇婉還邀請了青州師範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的李教授擔任麵試評委——李教授有30年的學前教育研究經驗,對親子教育領域非常熟悉,能從專業角度評估應聘者的能力。麵試分為兩輪:第一輪專業麵試,考察應聘者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理念;第二輪試講,考察實際教學能力。
第一輪專業麵試在“婉辰親子”的繪本館進行,蘇婉和李教授坐在長桌後,應聘者坐在對麵。“請問您如何理解‘體驗式親子教育’?”這是蘇婉問每位應聘者的第一個問題,也是她最關注的問題。大多數應聘者的回答都中規中矩,直到王老師的出現。
王老師今年32歲,穿著簡潔的淺藍色連衣裙,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聽到問題後,她思考片刻,從容回答:“我認為‘體驗式親子教育’不是簡單的‘家長陪孩子玩’,而是通過設計具體的體驗活動,讓孩子在動手、探索中學習知識、培養能力,同時讓家長在過程中學會觀察孩子、理解孩子,掌握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方法。比如教孩子認識‘水果’,不是單純地展示圖片,而是讓孩子觸摸、聞、品嘗不同的水果,再和家長一起用水果做手工,這樣孩子不僅認識了水果,還鍛煉了動手能力,家長也能在互動中了解孩子的興趣點。”
她還補充道:“我之前在親子機構工作時,會根據不同家庭的情況調整課程——比如有的家長比較急躁,總是打斷孩子的操作,我會在課程中設計‘家長安靜觀察’的環節,讓家長看到孩子自主探索的過程,慢慢學會耐心等待;有的孩子比較內向,我會設計小組合作遊戲,鼓勵孩子主動與同伴交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蘇婉和李教授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認可。李教授接著提問:“如果在課堂上,有孩子因為搶玩具和其他小朋友吵架,您會怎麼處理?”
“首先我會先分開兩個孩子,安撫他們的情緒,避免衝突升級;然後蹲下來,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詢問吵架的原因,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接著引導他們換位思考,比如問‘如果你的玩具被彆人搶走,你會開心嗎’,讓孩子理解對方的感受;最後和他們一起商量解決辦法,比如‘玩具可以輪流玩,每人玩5分鐘’,教他們學會分享和解決問題。”王老師的回答條理清晰,既考慮到孩子的情緒,又注重培養孩子的解決能力,讓蘇婉和李教授都很滿意,順利通過專業麵試。
第二輪試講環節,應聘者需要準備一節15分鐘的親子課程,由辰星科技的5名員工扮演“家長”和“孩子”,模擬真實課堂場景。王老師選擇的課程是“繪本閱讀親子課”,繪本選的是經典兒童繪本《好餓的毛毛蟲》。
上課前,王老師先和“孩子”們打招呼:“小朋友們好,我是王老師,今天我們要認識一隻可愛的毛毛蟲,大家想不想知道它發生了什麼故事呀?”她溫柔的語氣很快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講繪本時,她沒有照本宣科,而是用不同的聲音模仿繪本裡的角色,還配合肢體動作——講到毛毛蟲吃蘋果時,她做出“啊嗚”吃蘋果的樣子;講到毛毛蟲變成蝴蝶時,她張開雙臂模仿蝴蝶飛舞,逗得“孩子”們哈哈大笑。
繪本講完後,王老師還設計了互動遊戲“給毛毛蟲貼食物”:她準備了剪好的水果、餅乾等紙質道具,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合作,把“食物”貼在畫好的毛毛蟲身上,同時引導“家長”和“孩子”互動:“媽媽可以問問寶寶,毛毛蟲最喜歡吃什麼呀?我們一起把它貼上去好不好?”整個課堂氛圍活躍又溫馨,“家長”們都積極參與,“孩子”們也樂在其中。
試講結束後,扮演“家長”的員工紛紛表示:“王老師的課太生動了,要是我家孩子,肯定會喜歡!”蘇婉和李教授當場決定錄用王老師,蘇婉笑著說:“王老師,歡迎加入‘婉辰親子’,我們很期待和你一起,為孩子們打造優質的親子課程。”
王老師激動地說:“謝謝蘇老師和李教授的認可!我早就聽說‘婉辰親子’的理念,很希望能在這裡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我一定會努力做好教學工作!”
接下來的幾天,蘇婉和李教授繼續完成其他應聘者的麵試,最終錄用了8名教師,其中有5名符合“3年以上相關經驗”的要求,3名是優秀的應屆畢業生——蘇婉特意為應屆畢業生製定了“師徒製”培養計劃,讓有經驗的教師帶他們,幫助他們快速成長。
當8名教師全部確定後,蘇婉在活動室裡召開了第一次教師會議。她看著眼前充滿活力的團隊,笑著說:“歡迎大家加入‘婉辰親子’!我們的目標是為36歲的孩子和家長提供優質的親子教育服務,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快樂中成長,讓每個家長都能學會更好地陪伴孩子。接下來的一周,我們會進行崗前培訓,包括課程體係學習、安全知識培訓、教學技能演練,希望大家能儘快融入團隊,一起為‘婉辰親子’的開業做好準備!”
教師們紛紛點頭,眼神裡充滿了期待。蘇婉看著他們,心裡也充滿了信心——有了這支專業又有愛心的教師團隊,“婉辰親子”一定能成為青州親子教育領域的標杆機構,幫助更多家庭收獲快樂的親子時光。
喜歡帶記憶愛你請大家收藏:()帶記憶愛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