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0個核心社區的安防升級項目剛進入設備調試階段,趙偉就帶著商務專員小張、技術顧問小李和本地翻譯阿明,坐上了前往雪蘭莪州的大巴。車窗外的棕櫚樹飛速倒退,趙偉手裡翻著雪蘭莪州的市場調研報告,指尖在巴生、莎阿南兩個城市的名字上反複劃過——作為馬來西亞人口超600萬、gdp占全國三分之一的經濟強州,雪蘭莪州近半年密集出台智慧城市建設政策,僅巴生市就有8個社區公開招標智能安防係統,這正是辰星科技二次拓展的黃金機會。
“巴生市的濱海社區一定要拿下,這個社區緊鄰巴生港,外來務工人員多,之前因為安防漏洞,三個月內發生了4起入室盜竊案,居民投訴量在市政平台排名第一,他們對安防係統的需求最迫切。”趙偉把調研報告遞給小張,“你提前聯係濱海社區管理處,明天我們先去實地調研,摸清他們的核心痛點,彆像上次一樣,帶著通用方案去,浪費時間。”
第二天一早,趙偉團隊就來到濱海社區。剛進社區大門,就看到幾位居民圍著社區管理處主任阿卜杜勒抱怨:“昨天又有人跟著我進樓道,要不是我及時關門,後果不堪設想!”“港口的貨車司機總把車停在社區路邊,晚上噪音大不說,還擋著消防通道。”阿卜杜勒無奈地擺擺手,轉頭對趙偉說:“我們試過裝普通監控,但監控畫麵不清楚,而且分不清誰是居民、誰是港口的外來人員,根本起不到作用。”
趙偉讓小李打開平板電腦,調出吉隆坡項目的案例視頻:“您看,我們在吉隆坡的辰星家園社區,通過人臉識彆和行為分析,能精準識彆居民和外來人員。針對濱海社區的情況,我們可以新增‘碼頭人員流動監測’功能——給智能攝像頭植入港口作業人員的行為特征模型,比如穿著工裝、攜帶工具包等,係統能自動區分作業人員和普通居民,作業人員隻能在社區指定的通行路線活動,一旦進入居民區,就會觸發預警。”
小李還現場演示了功能效果:他用平板電腦模擬港口作業人員的行走路線,當“虛擬人員”靠近居民樓時,屏幕上立刻彈出“外來人員越界預警”,同時顯示最近的安保巡邏點位置。阿卜杜勒看得眼睛發亮,當即決定組織社區居民代表開會,讓趙偉團隊現場講解方案。居民代表們聽到“能區分港口人員和居民”“外來人員越界會預警”時,紛紛表示支持,有位老人甚至激動地說:“要是早有這套係統,我家上個月就不會被偷了!”當天下午,濱海社區就與辰星科技簽訂了意向書。
拿下濱海社區後,趙偉團隊馬不停蹄趕往莎阿南市。陽光花園社區是莎阿南的老牌社區,居民中60歲以上老人占比超40。社區管理處副主任莎菲卡告訴趙偉:“我們最擔心老人走失,去年有3位老人走出社區後迷路,找了十幾個小時才找到。而且老人大多不會用英文,之前有公司來推智能係統,全是英文界麵,老人根本不會操作。”
小李立刻拿出提前準備的泰米爾語界麵原型——莎阿南市有不少印度裔居民,泰米爾語是當地常用語言之一。“我們可以在係統裡添加‘老人走失一鍵尋回’功能,老人的手環上隻有一個紅色按鈕,按下後會自動向社區管理處、子女手機發送定位;係統界麵支持馬來語、泰米爾語和中文,老人操作時,還有語音提示。”小李一邊演示一邊說,“您看,點擊‘報修’按鈕,會有泰米爾語語音問‘請問您需要維修什麼’,老人不用看文字,聽語音就能操作。”莎菲卡當場聯係社區的老年協會,邀請幾位老人測試界麵,老人們順利完成了報修、查詢社區通知等操作,紛紛豎起大拇指。一周後,陽光花園社區正式簽約。
接下來的三個月裡,團隊又陸續攻克檳城喬治市海濱社區、雪邦市工業社區等4個項目。每個項目都針對當地特點做了定製化優化:檳城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年降雨量超3000毫米,技術團隊給設備外殼額外噴塗了三層防腐蝕氟碳塗層,還在攝像頭鏡頭前加裝防水雨罩,確保雨天畫麵清晰;雪邦市靠近賽車場,社區周邊噪音大,係統新增了“噪音超標預警”功能,一旦賽車場噪音超過60分貝,就會推送提醒給居民,建議關閉窗戶;吉隆坡衛星城的加影社區有不少華人居民,團隊特意在係統裡加入了農曆節日提醒功能,春節、中秋時會自動推送社區活動通知。
截至本章末,馬來西亞新增的5個社區項目全部完成簽約,總金額達1.2億人民幣。簽約當天,趙偉在新加坡分公司召開視頻會議,向林辰彙報進展:“現在我們在馬來西亞的覆蓋社區突破15個,市場占有率達到35,比第二名的韓國公司高出12個百分點,已經成為當地智能安防領域的主流供應商。”林辰笑著回複:“做得好!接下來要加快項目落地,確保每個社區的係統都能穩定運行,為後續拓展馬來西亞其他州打下基礎。”
此時的濱海社區,施工隊已經開始安裝智能攝像頭。阿卜杜勒看著工人師傅們仔細調試設備,心裡滿是期待:“等係統上線,我們社區的居民終於能睡個安穩覺了。”趙偉知道,這5個項目的簽約隻是開始,辰星科技在馬來西亞的業務版圖,還將繼續擴大。
喜歡帶記憶愛你請大家收藏:()帶記憶愛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