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辰星在歐洲打贏海外維權官司、海外業務訂單穩步增長時,辰星慈善基金的辦公室裡,一場關於“慈善國際化”的討論正熱烈進行。此前,“鄉村科技教育計劃”在國內西部貧困地區落地兩年,已為100所鄉村學校配備計算機教室,培訓2000餘名基層教師,惠及學生超5萬人,相關成果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關注——undp正尋找科技賦能全球減貧的合作案例,辰星的計劃恰好契合其“通過教育減貧”的戰略方向。
“undp的工作人員上周專程來考察,對我們的計劃很認可,希望能合作將模式推廣到東南亞貧困地區。”蘇婉拿著合作意向書,向林辰和基金理事會成員介紹,“東南亞有近2000萬兒童因貧困無法接受優質教育,尤其是科技教育資源,比國內西部更匱乏。如果能將‘鄉村科技教育計劃’落地東南亞,不僅能幫助當地孩子,也是辰星慈善基金走向國際的重要一步。”
林辰翻看undp提供的東南亞教育現狀報告,數據觸目驚心:柬埔寨、老撾、緬甸等國的鄉村學校,計算機普及率不足10,70的教師從未接受過科技教學培訓,孩子們對計算機、ai的認知幾乎為零。“慈善不應有國界,能通過我們的經驗幫助更多國家的孩子,這是辰星的責任。”林辰當即拍板,同意與undp啟動合作,並成立“國際科技教育專項小組”,負責計劃的海外落地。
合作初期,最大的挑戰是“本地化適配”。東南亞地區的語言、教學體係、基礎設施與國內差異巨大,直接照搬國內模式顯然行不通。專項小組用三個月時間,分赴柬埔寨、老撾、緬甸的15個鄉村地區調研,最終確定了“因地製宜、分步推進”的方案。
在硬件適配方麵,考慮到東南亞部分地區電力不穩定、網絡帶寬有限,專項小組將國內的計算機教室升級為“低功耗智能教室”——選用太陽能供電的便攜式計算機,續航時間可達12小時;開發離線版教學係統,提前下載好編程課程、ai科普視頻,無需聯網即可使用;同時配備簡易維修工具包,培訓當地教師基本的設備維護技能,解決“設備壞了沒人修”的問題。
語言與課程設計是另一大重點。專項小組聯合當地教育部門、undp的語言專家,將課程翻譯成柬埔寨語、老撾語、緬甸語三種語言,同時調整課程內容:減少複雜的編程理論,增加趣味化的實踐操作,比如用編程機器人完成簡單的“水果分類”“路徑規劃”任務;引入當地文化元素,讓孩子用ai繪畫軟件繪製傳統服飾、民俗場景,既學習技術,又傳承文化。
教師培訓則采用“1+1+1”模式:由辰星的科技講師培訓undp的當地協調員,再由協調員培訓鄉村學校的教師,最後通過“線上雲課堂”持續跟蹤指導。培訓內容不僅包括設備操作、課程教學,還加入了“科技教育融入本土課程”的方法論,幫助當地教師將編程、ai知識與數學、科學課結合,實現跨學科教學。
2024年9月,“東南亞鄉村科技教育計劃”在柬埔寨馬德望省的5所鄉村學校率先試點。當首批“低功耗智能教室”運抵學校時,孩子們好奇地圍著太陽能計算機,輕輕觸摸屏幕,眼神裡滿是期待。在第一堂編程課上,當地教師桑妮用老撾語教孩子們拖動代碼塊,控製屏幕上的小機器人走迷宮。10歲的男孩占塔很快掌握了技巧,成功讓機器人繞過所有障礙,他興奮地舉起手:“老師,我還能讓機器人跳傳統舞蹈嗎?”桑妮笑著點頭:“當然可以,我們一起試試!”
試點三個月後,成效逐漸顯現。5所學校的學生中,80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完成基礎操作,60掌握了簡單的編程邏輯;當地教師共開發出12節“科技+本土課程”,其中“用ai繪製吳哥窟壁畫”的課程,還被柬埔寨教育部列為鄉村學校示範課程。undp的項目評估報告顯示,參與計劃的孩子“對科技的興趣顯著提升,未來希望從事科技相關工作的比例較之前增長35”。
試點成功後,計劃迅速在老撾、緬甸推廣。截至2025年初,辰星慈善基金已在東南亞三國建成30所“低功耗智能教室”,培訓600餘名當地教師,惠及學生超1.5萬人。為確保計劃的可持續性,專項小組還與當地ngos合作,建立“科技教育互助網絡”,定期組織學校間的技術比賽、教師交流活動;同時設立“科技獎學金”,資助優秀學生到首都的科技院校深造。
在計劃的年度成果發布會上,undp亞太區主任阿西姆?喬杜裡高度評價:“辰星的‘鄉村科技教育計劃’為全球減貧提供了‘科技+教育’的創新模式,它不僅幫助東南亞的孩子接觸科技,更點燃了他們用知識改變命運的希望。undp將繼續與辰星深化合作,把這一模式推廣到更多發展中國家。”
林辰在發布會上,看著大屏幕上孩子們操作編程機器人的笑臉,感慨道:“減貧不是簡單的物質援助,更要賦能——通過科技教育,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掌握改變未來的工具。辰星願意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世界,與undp一起,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中國科技企業的力量。”
此次合作,不僅讓辰星慈善基金的影響力擴展到國際,更讓“中國科技慈善模式”得到認可。此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紛紛聯係辰星,希望探討更多領域的合作。而林辰知道,慈善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辰星還計劃將遠程ai診斷係統、智慧農業技術引入東南亞貧困地區,用更多元的科技手段,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讓慈善的溫暖跨越國界,傳遞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手中。
喜歡帶記憶愛你請大家收藏:()帶記憶愛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