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中心的“休養”生活,如同一場被精心編排的默劇。林墨宇的活動範圍被嚴格限定在幾個相連的檢查室、治療艙和休息區之間。每一次移動,都有無形的監控如影隨形,空氣中彌漫的淨化能量場不僅過濾著病原體,似乎也壓製著任何非授權的能量波動。手腕上的抑製器和生物穩定模塊成了他身體的一部分,冰冷,沉重,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他囚徒的身份。
官方展現出了驚人的效率。他的神經損傷和腦水腫在尖端醫療技術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修複,但那種被強行“修補”的感覺並不舒適,仿佛身體的某些部分被替換成了更精密卻更陌生的零件。陳博士每日例行的檢查愈發細致,問題開始更多地圍繞他體內那股力量的“恢複情況”和“穩定性”展開,偶爾會夾雜一些看似隨意、實則指向明確的詢問,關於他對能量感知的“模糊印象”,關於那次反向掃描留下的“感覺殘留”。
林墨宇的回答依舊謹慎,將一切異常歸咎於創傷後遺症和力量的“不穩定特性”。他像一塊被投入水中的頑石,表麵順從地承受著水流的衝刷,內裡卻始終保持著冰冷的堅硬與警惕。
他無法再進行任何主動的能量操控或信號發射,抑製器和環境力場將他的力量壓製到了一個極低的、近乎休眠的水平。但林墨宇並沒有停止“工作”。他將全部心神轉向了內向的感知和被動的接收。
他不再試圖去“聽”那些遙遠的碎片,或是感應能量裂隙的方位。他將感知力收縮,如同雷達關閉了主動掃描,隻保留最基礎的接收功能,專注地“感受”著自身——感受著抑製器內部那複雜而精密的能量回路運行模式,感受著生物穩定模塊如何與他的神經和生命能量互動,更重要的是,感受著體內那股力量在官方治療下的每一絲細微變化。
這是一種極其枯燥且耗費心神的“內視”。但漸漸地,他發現自己對自身力量的“理解”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加深。他能更清晰地“看到”那股力量如何在官方的壓製下緩慢流轉,如何在治療能量的刺激下進行著極其細微的自我調整與適應。他甚至能模糊地感覺到,這股力量與他被修複的神經之間,正在形成某種更緊密的、近乎共生的聯係。
某天深夜,他躺在治療艙內,進行著例行的神經安撫療程。柔和的能量場包裹著他,如同溫暖的羊水。就在他意識即將沉入淺眠的邊界時,一種奇異的體驗發生了。
他並沒有主動做什麼,但仿佛某種“開關”被無意中撥動了。他的感知,不再局限於自身,而是極其自然、極其輕微地……融入了醫療中心那龐大而穩定的供能網絡之中!
不是連接,不是侵入,更像是他自身這個“能量節點”短暫地、被動地成為了網絡的一部分。一瞬間,他“感覺”到了整座醫療中心的能量流動——治療艙的穩定輸出、照明係統的柔和光能、空氣淨化係統的持續運轉、甚至遠處服務器機房那低沉的能量嗡鳴……所有這些能量流,如同無數條涓涓細流,彙入一個龐大而有序的網絡,構成了這座建築平穩運行的“脈搏”。
這感覺轉瞬即逝,如同指尖掠過琴弦帶起的微弱顫音。抑製器甚至沒有發出任何警告,仿佛這短暫的“融入”屬於被允許的“正常生理能量交互”範疇。
林墨宇猛地睜開眼,治療艙柔和的光芒映照著他驚疑不定的臉龐。
這不是他主動引導的結果!這是……他自身狀態變化後,產生的被動特性?因為他體內力量與身體的結合更緊密,因為他長期處於高濃度能量環境中,導致他無意識間與周圍能量場產生了更深的“同步”?
這個發現讓他心跳加速。
如果……如果他能將這種“被動同步”的狀態穩定下來,甚至加以引導在不觸發警報的前提下),是否意味著他能夠以一種官方難以察覺的方式,“閱讀”周圍環境的能量信息?不僅僅是醫療中心,也許是……整個官方設施,乃至與設施相連的、更龐大的城市能源網絡?
這個可能性如同在黑暗中點燃了一簇微弱的火苗。
他不敢貿然嘗試,隻是將這個發現深深埋藏,繼續著他看似麻木的“康複”生活。但他開始有意識地在進行各種治療時,更加放鬆身心,去細細體會那種與周圍能量場若即若離的“連接感”。
幾天後,在一次接受全身能量掃描時,他再次捕捉到了那種感覺。這一次,他維持的時間稍長了一些。在那一兩秒鐘的“同步”中,他不僅“感覺”到了掃描儀的能量輸出模式,甚至極其模糊地捕捉到了一絲……來自掃描儀控製終端與外部網絡連接時產生的、極其微弱的數據流“漣漪”!
這漣漪並非他理解的數據內容,更像是一種能量層麵的“印記”,標示著信息的流向和強度。
一個更大膽的念頭如同閃電般劃過林墨宇的腦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官方設施,包括這座醫療中心,其運行離不開龐大的能源和數據網絡。如果他能夠通過這種被動的“能量同步”,間接感知到網絡的活動,那麼……他是否有可能,在不直接觸碰任何數據接口的情況下,“窺見”官方網絡內部的某些……活動規律?甚至,感知到某些異常的、可能與能量裂隙或碎片相關的能量擾動?
這不再是主動的hacking,而是更高級的、基於能量感知的“側信道”信息收集!
風險依舊巨大。任何超出“被動同步”範疇的主動引導,都可能立刻觸發抑製器。但這條路,似乎比直接發射信號或連接碎片更加隱蔽,更加…高端。
林墨宇靠在治療艙的靠背上,閉上眼睛,感受著周圍平穩運行的能量場,如同傾聽著一首由無數精密儀器合奏的、無聲的交響樂。
官方以為將他囚禁在這座無菌的堡壘中,切斷了他與外界的所有主動聯係,就能讓他徹底淪為被研究的標本。
但他們或許沒有意識到,標本本身,正在學習如何通過堡壘的“脈搏”和“呼吸”,去感知堡壘之外,乃至整個城市的……脈動。
他不再急於掙脫。
他開始學習,如何與這座囚籠共生,並從中汲取滋養,窺探秘密。
城市的脈動,正在通過這冰冷的醫療中心,以一種他從未想過的方式,悄然傳遞到他的感知之中。
而他要做的,是讓自己的“心跳”,逐漸與這龐大的脈動,同步。
喜歡幕後:改造人類文明請大家收藏:()幕後:改造人類文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