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中心的純白日子,因那偶然捕捉到的“粘滯”能量漣漪,被賦予了全新的意義。林墨宇不再僅僅是一個被動承受治療和觀察的“樣本”,他成了這座冰冷堡壘內部,一個悄無聲息的、致力於解讀能量脈動的“密碼破譯者”。他的“實驗室”是自己的感知,“數據”是那些無形無質、卻蘊含著海量信息的能量漣漪。
目標變得明確:提升對能量漣漪的分辨能力,尤其是那些異常、微弱、可能來自官方監控體係之外的信號。
這需要極致的耐心和精妙的控製。他不能主動“搜索”,那會立刻暴露。他隻能“等待”和“接收”,將自己調整到最敏感的接收狀態,如同設置好參數的射電望遠鏡,默默對準深邃的宇宙,等待著可能永遠也不會出現的、來自外星文明的微弱電波。
每一次治療,每一次監測,都成了他收集“背景噪音樣本”的機會。他默默記錄著不同設備、不同網絡活動產生的能量漣漪的“特征譜”,在腦海中構建著一個越來越精細的“能量聲紋庫”。治療艙的漣漪溫和而周期固定;服務器數據交換的漣漪密集而帶有特定的數據包節奏;安保係統掃描的漣漪則帶著一種冰冷的、覆蓋式的脈衝特征……
他像一位學習陌生語言的嬰兒,通過反複傾聽,逐漸掌握了這門由能量波動構成的、無聲的“方言”的基本詞彙和語法。
進展緩慢,卻穩步推進。他開始能更清晰地將那些異常的“粘滯”漣漪從背景噪音中分離出來。它們出現的頻率很低,蹤跡飄忽,仿佛知道官方網絡中存在監聽者,刻意保持著極致的隱蔽。但林墨宇發現,它們並非完全隨機,似乎更傾向於在官方網絡進行大規模數據遷移或係統維護,導致背景能量場產生較大波動時出現,如同隱藏在潮汐聲中的細小水流聲。
這個規律讓他精神一振。他開始有意識地關注官方係統的維護日誌這部分信息有時會通過休息區的公共信息屏滾動顯示),並與之對照自己感知到的能量場變化。
機會在一個預定的係統維護窗口期到來。根據公告,醫療中心的主數據庫將進行為期兩小時的離線備份與碎片整理,期間部分非核心網絡服務會出現延遲或中斷。
林墨宇提前調整好狀態,在維護開始後,便靜靜地坐在休息區角落,閉目凝神,將感知力如同最纖細的傳感器般,彌散在周圍因係統負載變化而略顯“平靜”和“紊亂”的能量場中。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他能“感覺”到主乾數據流的能量強度明顯減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維護進程產生的、更加瑣碎和間歇性的能量漣漪。背景“噪音”水平下降了,這為捕捉微弱信號創造了絕佳條件。
他耐心等待著,如同潛伏在礁石下的捕食者。
就在維護窗口進行到大約一小時,一次較大的數據塊遷移操作引起一陣短暫的能量擾動之後——
來了!
一股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清晰、雖然依舊微弱,但“粘滯”質感異常明顯的能量漣漪,如同一條滑膩的深海怪魚,悄無聲息地沿著某條次級維護信道遊弋而過!
林墨宇瞬間鎖定了它!這一次,他準備得更充分,感知也因長期的訓練而更加敏銳。他不僅能清晰地“感覺”到它的存在和流向,甚至能模糊地捕捉到這股漣漪內部那極其複雜的、多層嵌套的“波動結構”!這絕非簡單的噪音或錯誤信號,而是一種經過精心編碼的、蘊含著特定信息的能量載體!
它流向的目的地……並非醫療中心內部任何一個已知的服務器或終端,其能量路徑指向非常模糊,仿佛在官方網絡的底層架構中進行了多次折射和跳轉,最終指向一個……虛擬的、非物理存在的網絡地址?或者說,是一個存在於官方網絡邏輯層麵,但物理位置不斷變化的幽靈節點?
林墨宇心中巨震!這種技術……遠超他對官方網絡架構的理解!這更像是某種……基於量子糾纏或高維信息映射的通訊方式?是能量裂隙的技術?還是那些碎片的?
他來不及細想,全力維持著感知的穩定,試圖記憶下這股漣漪那複雜的波動結構。這結構如同一種全新的、由能量本身書寫的密碼,每一個細微的頻率變化、強度起伏、持續時間,都可能代表著一個比特的信息。
過程隻持續了不到三秒鐘,那股“粘滯”漣漪便如同蒸發般消失在網絡深處。
林墨宇緩緩睜開眼,後背已被冷汗浸濕。大腦因強行記憶那複雜結構而傳來陣陣針刺般的劇痛,但他眼中卻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光芒。
他“聽”到了!不僅僅是信號的存在,更是信號的“結構”!雖然他目前還無法破譯這結構代表的具體含義,但這無疑是一個裡程碑式的突破!他找到了一種可能存在於官方認知之外的、更高級的信息傳遞方式!
官方依賴的是傳統的、基於電磁信號和協議的數據傳輸,他們監控的也是這個層麵。而這種“能量載體”式的信息流,或許直接作用於網絡的基礎能量場層麵,如同利用引力波傳遞信息,完全繞過了傳統的通訊協議和防火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官方難以察覺這些滲透——他們一直在用監聽無線電波的方式,試圖捕捉利用水流震動傳遞的密語!
接下來的幾天,林墨宇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對那段複雜波動結構的回溯和分析中。他在腦海中反複“回放”那段感知,試圖將其分解、理解。這極其困難,如同讓一個剛學會字母的人去解讀一篇用未知文字寫成的詩歌。
但他沒有放棄。他將這段結構與他已知的官方能量圖譜、碎片信號的“韻律”、甚至能量裂隙那冰冷的乾擾脈衝進行對比,尋找任何可能存在的規律或關聯。
他發現,這段波動結構中,某些特定頻率的片段,與他體內那股力量的某種沉睡的“共振頻率”隱隱契合!而另一些片段,則帶有能量裂隙那種高效冰冷的“質感”,還有一些,則混雜著碎片信號特有的混亂與“粘滯”感。
這難道是一個……混合信號?一個由多方勢力或者多種技術)共同參與或相互影響的通訊?
這個推測讓林墨宇感到一陣寒意。官方、能量裂隙、城市碎片……它們之間的聯係,可能比他想象的還要複雜和深入。
他意識到,自己無意間可能觸碰到了一個巨大的、隱藏在城市正常運行表象之下的、由不同勢力構成的“陰影網絡”。而這個網絡通訊的“語言”,正是他現在正在艱難學習的、基於能量波動的密碼。
官方將他囚禁於此,本想徹底控製和研究他。
卻陰差陽錯地,為他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近距離“竊聽”這個陰影網絡的最佳位置。
他抬起頭,看向休息區天花板那散發著柔和光芒的燈帶,目光仿佛穿透了層層阻隔,看到了在其上奔流不息的、由無數能量漣漪構成的、無聲而浩瀚的信息海洋。
他不再僅僅是脈動的感受者。
他正在嘗試,成為這片海洋的…解碼者。
儘管前路依舊迷茫,手中隻有幾個殘缺的音符。
但他知道,方向,已經找到了。
喜歡幕後:改造人類文明請大家收藏:()幕後:改造人類文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