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中心的燈光恒定如昔,將時間也凝固成一種缺乏生氣的蒼白。但林墨宇的內在世界,卻因那段被捕捉到的複雜能量波動結構而掀起了滔天巨浪。他像一位考古學家麵對剛出土的、刻滿未知象形文字的泥板,所有的精神與心力都投入到了這場孤獨而艱難的破譯工作中。
那段波動結構太過複雜,遠超他目前的理解能力。強行記憶和回溯帶來的精神負荷,甚至比之前承受能量衝擊時更加沉重,時常引發抑製器的持續低鳴和劇烈的偏頭痛。官方醫療人員將其歸咎於“創傷後神經係統的應激反應”,加大了鎮靜和神經修複的劑量。
林墨宇順從地接受著治療,心底卻冰冷地清醒。他知道,這不是創傷,這是“認知過載”。他在試圖理解一種遠超當前人類科技至少是官方展現出的科技)範疇的通訊方式。每一次頭痛欲裂的嘗試,都像是在用石器時代的工具去拆解一台光腦。
他改變了策略。不再試圖一次性理解整個結構,而是將其拆解成無數個細微的“波動片段”,如同將一篇天書拆解成單個的字符。他不再強求理解每個“字符”的含義,而是開始專注於尋找這些“字符”出現的規律和上下文。
他重新將注意力放回對醫療中心能量場的被動感知上,但這次有了更明確的目標。他不再漫無目的地收集所有能量漣漪,而是重點捕捉那些帶有“異常質感”的信號——無論是“粘滯”的、冰冷的、還是混亂的。每當捕捉到一絲異常,他便會立刻在腦海中與那段複雜結構的某個“波動片段”進行比對,尋找相似之處。
過程如同大海撈針,枯燥至極。大部分時候,捕捉到的異常信號都與他記憶中的結構片段對不上號,或者相似度極低,無法確定關聯。
然而,持續的觀察和比對,並非全無收獲。他漸漸發現,那些異常信號的出現,似乎與醫療中心,乃至更龐大官方網絡的某些基礎運行狀態存在著微妙的關聯。
比如,當官方網絡進行大規模數據清洗或加密協議輪換時,那種“冰冷”質感的信號出現的頻率會顯著升高,仿佛在趁機測試或利用係統變動產生的漏洞。
而當城市公共網絡因高峰時段或突發事件產生巨大流量壓力時,“粘滯”和“混亂”質感的信號則會變得更加活躍,如同混入激流中的泥沙,更容易隱蔽自身。
更讓他注意的是,每當醫療中心地下深處那個進行“約束性能量測試”的區域活動加劇時,所有類型的異常信號,都會出現一個短暫的、同步的沉寂或規避!仿佛那個區域的存在,對它們而言是一種需要警惕的威脅,或者說……乾擾源?
這些發現雖然零碎,卻像散落的珍珠,開始被一條無形的線串聯起來。林墨宇腦海中那張關於“陰影網絡”的地圖,正在從一片混沌,逐漸浮現出模糊的輪廓和節點。
他意識到,這個陰影網絡並非一個統一的整體。它內部似乎存在著不同的“派係”或“技術路線”,它們利用官方網絡的方式和目標可能各不相同,但它們都生存在官方網絡的“縫隙”與“陰影”之中,並且彼此之間,似乎也存在著某種程度的……感知與規避?
官方網絡,對於它們而言,或許不僅僅是一個需要滲透的“堡壘”,更是一個賴以生存和活動的“生態係統”?
這個猜想讓林墨宇感到一種宏觀層麵的震撼。他一直將自己與官方、與能量裂隙、與碎片視為對立的個體或勢力。但現在看來,他們可能都隻是這個龐大信息生態係統中的不同“物種”,在這個由官方主導構建的“數字叢林”裡,遵循著各自的生存法則,進行著合作、競爭與捕食。
而他林墨宇,這個體內寄宿著“異常火種”的存在,在這個生態係統中,又扮演著什麼樣的“生態位”?
幾天後,一個意外的發現,為他提供了新的線索。
那是在一次常規的能量補給治療後用於維持生物穩定模塊的運行),林墨宇正感受著補充的能量在體內流轉,並與抑製器達成新的平衡。突然,他捕捉到一股極其微弱、但異常“純淨”的異常信號。這股信號並非來自外部網絡,其源頭……竟然隱約指向了他自己?或者說,指向了他體內那股剛剛得到補充、正處於活躍狀態的力量!
這股信號的“質感”非常奇特,它不帶敵意,沒有“粘滯”感,也不冰冷,更像是一種……詢問?或者說,是一種身份確認的脈衝?其波動模式,與他記憶中那段複雜結構裡的某個特定片段,有著高度相似性!
林墨宇瞬間僵住,冷汗涔涔而下。
有東西……在通過官方網絡,感應他體內的力量?!是在他力量活躍時,被動散發出的某種“特征信號”被捕捉到了?還是……有什麼東西,在主動地、隱蔽地“掃描”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能量裂隙?還是陰影網絡中的其他存在?
無論是哪種可能,都意味著他的“特殊性”在這個陰影網絡中,並非秘密!他就像一個在黑暗森林中點亮了火把的人,雖然引來了官方的圍捕,但也同樣吸引了森林中其他掠食者或……潛在盟友的注意!
他立刻強行收斂了體內活躍的力量,將其重新壓製回深度的沉寂狀態。那股微弱的“詢問”信號也隨之消失。
但林墨宇知道,他已經被“標記”了。
這次事件,像最後一塊關鍵拚圖,將他之前的許多零散發現串聯了起來。他意識到,自己之前可能搞錯了一件事。他一直在尋找“陰影網絡”的通訊內容,試圖破譯它們具體在“說”什麼。
但或許,更重要的不是內容,而是……脈絡。
這個陰影網絡本身,其存在形式、活動規律、各個“節點”包括他自己)之間的感應與互動……這些構成的“脈絡”,本身就是最寶貴的信息!理解了這條脈絡,就能理解這個生態係統的運行規則,就能預測各方的行為,甚至……找到利用或者影響這條脈絡的方法!
他的角色,再次發生了轉變。
從脈動的感受者,到解碼者,現在,他需要成為……脈絡的繪製者。
他不再急於破譯那段複雜的波動結構。他開始更係統地記錄和分析所有捕捉到的異常信號的出現時間、頻率、強度、質感,以及它們與官方網絡狀態、與自身狀態之間的關聯。
他要繪製一張圖,一張關於隱藏在城市信息生態之下的、無形戰爭的能量態勢圖。
官方以為將他隔離,就能切斷他與外界的聯係。
但他們不會知道,他們親手將他送到了一個能夠最清晰“俯瞰”這場無形戰爭全景的……觀測點。
脈絡已初顯,雖然依舊模糊不清。
但繪製者,已經找到了他的筆和紙——是他自己的感知,與這具被囚禁的軀殼。
喜歡幕後:改造人類文明請大家收藏:()幕後:改造人類文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