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斌儀魚竿廠】的樹脂攪拌區,伊毅看著又一次進入清洗冷卻周期的攪拌罐,眉頭微蹙。
按照目前的效率,每小時僅能完成兩次完整的樹脂攪拌、倒模、冷卻和清洗循環,獲得2點【科研】技能熟練度。
對於基礎級隻要100點就能滿點熟練度,這個速度尚可接受;但他深知,技能等級越高,熟練度需求會呈幾何級數不斷增長,未雨綢繆必須尋找更高效的方法。
‘不能乾等著。’
伊毅目光掃過忙碌的生產車間,最終落在了不遠處的導環纏繞區、手柄安裝區和輪座裝配區。
這三道工序相對獨立,且操作頻率遠高於樹脂攪拌。
‘或許可以在攪拌罐清洗冷卻的間隙,去那邊學習和嘗試改進,多線操作,最大化利用時間。’
想到這裡,他立刻行動起來,首先找到負責導環纏繞的老師傅,一位姓張的老工人。
“張師傅,忙著呢?”
伊毅笑著打招呼,遞上一根煙。
張師傅接過煙,彆在耳後,手上纏繞碳纖維絲的動作絲毫未停,笑道:
“伊毅啊,怎麼,對俺這纏導環的活兒也感興趣了?”
“是啊,想跟您學學,看看這裡麵有沒有什麼可以琢磨改進的地方;您也知道,我在那邊搞樹脂試驗,中間有空檔,想多學點東西。”
伊毅態度誠懇,沒有隱瞞直接說出來意。
顧宏斌早就打過招呼,廠裡上下要對伊毅儘量行方便。
張師傅也是個爽快人,見伊毅真心想學,便一邊操作一邊講解起來:
“纏導環看著簡單,講究可多了。
力道要勻,角度要準,膠水塗抹要薄而均勻,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影響魚線順滑,少了固定不牢,這碳絲纏繞的鬆緊、圈數,都直接影響導環的牢固度和對魚線的磨損……”
伊毅凝神傾聽,高級【手機設計】技能帶來的工業設計基礎和材料學理解,讓他能迅速抓住關鍵。
他注意到,張師傅完全是憑借多年經驗手感來控製纏繞力度和膠水量,雖然熟練,但缺乏量化標準,不同工人操作可能存在細微差異。
或許這道工序今後可以引進高精度機械來纏繞,達到更高的精度和準度。
隻是更換成機械後,這道工序上的6個工人可能就要換工序,或者失業了。
在張師傅的指導下,伊毅親自上手嘗試,他高級【按摩】技能賦予的對手指力量的精細控製,在此刻發揮了作用。
初次嘗試,他纏繞的導環在均勻度上就超出了張師傅的預料。
“嘿!你小子可以啊!這手穩的,天生就是乾精細活的料!”
張師傅嘖嘖稱奇。
幾乎在伊毅完成第一個自認為在纏繞均勻性和膠水用量上做了微小優化的導環時,腦海中提示音響起:
【科研】熟練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