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裡的阿姨們更是招呼著去準備做飯去了。
這就是小縣城城郊的鄰裡關係,熱情友愛。
顧家小院前所未有地熱鬨起來。
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在城郊的街坊鄰裡和魚竿廠的工人間傳開。
聽說顧家二丫頭顧凝霜遭了綁架,又被救了回來,大家夥兒心裡提著的那塊石頭總算落了地。
按照泉南這邊的民俗習慣,家裡有人經曆了這種不好驚嚇,就得用最火熱的人氣來衝散黴運,人越多,陽氣越旺,那點不好的東西自然就待不住了。
於是,不用顧家特意招呼,人們便自發地來了。
魚竿廠的老師傅們連工裝都來不及換,拎著自家種的蔬菜、剛釣的鮮魚,或者割上幾斤豬肉就登了門。
左鄰右舍的大媽大嬸們更是主力,她們挎著籃子,裡麵裝著炸好的魚卷、蒸好的芋頭、自家醃的鹹菜,熟門熟路地湧進顧家那個原本還算寬敞,此刻卻顯得有些局促的小院。
“凝霜回來啦?沒事就好,沒事就好!瞧這小臉白的,嚇壞了吧?”
一位頭發花白的阿婆拉著顧凝霜的手,心疼地拍著。
“斌哥,淑儀姐,人平安比什麼都強!街坊鄰居都在呢,彆怕!”
工廠的李叔嗓門洪亮,用力拍了拍顧宏斌的肩膀。
“來來來,灶台在哪?我們都搭把手,趕緊整點吃的,大家熱鬨熱鬨,給凝霜去去晦氣!”
幾個手腳利落的阿姨已經係上圍裙,占據了廚房和小院一角臨時搭起的灶台。
顧宏斌和林淑儀眼眶微紅,連連道謝,聲音都有些哽咽,之前因為廠子困難而有些冷清的家,此刻被濃濃的人情味填滿,溫暖得讓人想落淚。
很快,院子裡就擺開了流水席。
桌子不夠,就從鄰居家裡搬來,碗筷不足,鄰居們自家湊一湊也就齊了。
飯菜算不上豐盛,沒有山珍海味,大多是大盆的炒米粉、大鍋的海鮮鹹粥、滿盤的炸醋肉、清蒸的海魚、以及各色家常小炒,但分量十足,管飽管夠。
空氣裡彌漫著食物誘人的香氣和鼎沸的人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伊毅作為家裡的新成員,自然而然地投入了招待之中,他幫著搬桌椅、端菜、遞碗筷,給陸續到來的鄉親們遞煙、倒茶。
起初還有些人對他這個新上門的女婿感到好奇,但看他忙前忙後,態度謙和,動作利落,那點生分很快就在這熱絡的氣氛裡消融了。
“這就是伊毅吧?好小夥兒,這次多虧了你啊!”
一位隔壁的於老師端著酒杯,對著伊毅豎起了大拇指。
“姐夫,吃塊炸棗,我們自己做的,甜著呢!”
一個半大的小子,是隔壁家的孩子,笑嘻嘻地塞給伊毅一個金黃酥脆的小吃。
伊毅笑著應承,道謝,穿梭在人群中。
他兩世為人,經曆過牧家的富貴與冷漠,也獨自在都市打拚過,卻從未體驗過如此純粹、質樸的鄰裡之情。
這裡沒有虛與委蛇的客套,沒有權衡利弊的打量,隻有最直接的關懷和祝福。
這種被一個龐大、溫暖的“大家庭”包裹其中的感覺,陌生又令人眷戀
顧凝霜一開始還緊緊跟在伊毅或者母親身邊,像隻受驚後尋求庇護的小鳥,但漸漸地,在叔叔阿姨們關切的問候、同齡夥伴們嬉笑打鬨、孩子們純真無邪的笑聲中,她蒼白的臉頰恢複了血色,緊繃的神經一點點鬆弛下來。
她開始會小聲地回答長輩的問話,甚至偶爾還會露出一個淺淺的、卻真實了許多的笑容。
當一位阿姨把一碗熱騰騰、料足味鮮的海鮮粥塞到她手裡時,她捧著那碗粥,感受著掌心傳來的溫度,眼眶一熱,低下頭小口小口地吃著,那暖意仿佛順著食道一直流進了心裡。
人來人往,好些人就是匆匆吃完飯,或者甚至沒吃飯,隻是放下帶來的十來個雞蛋,用力握握顧家人的手,留下一句“人沒事就好,以後都順順利利的!”便又風風火火地走了。
他們不在意吃沒吃,不在意禮物輕重,隻在意把這份心意和祝福送到。
這個家,這些可愛的人……
真好!
喜歡贅婿也搶手請大家收藏:()贅婿也搶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