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們可能需要趕緊建造新廠房了,訂單已經排到一個月後了,但是還有更多的訂單很快就會來的。”
“對,是要擴建新廠了,正好魚塘後麵那片地還荒著等下我就去租下來,你去找附近的工程隊。”
“行,我這就去聯係。”
訂單突破千萬用了5天,而1千萬突破到2千萬,隻用了兩天時間,在銷路打開後,就是銷量瘋狂暴漲。
隻是這暴漲得有點太快了,快到顧家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程度。
就連對魚竿最有信心的伊毅,都沒想到銷量爆得這麼快,一個星期就直接突破2千萬的銷量。
當聽說需要擴建廠房時,他也過來出謀劃策。
“嶽父,我建議直接建集廠房和科研為一體的大樓。
反正咱們現在的預收貨款足有兩千萬了,建造一棟廠房輕輕鬆鬆。”
“伊毅啊,建造一棟廠房沒問題,畢竟咱們縣靠近海邊,最高建築樓層不能超過15層,1千萬就能建造成功了。
隻是需要重新設計建築,需要不少時間,來不及了。”
顧宏斌苦笑著解釋了一句,伊毅一愣,也就明白了,是自己想簡單了。
旋即顧宏斌又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魚塘後麵那塊荒地,我已經和鎮長說好了,準備租下來按照現在的廠房模式先建造一個新的廠房,最多一個星期就能建好,我們的新設備也能在一個星期內到達。
到時候能快速開始生產。”
“等挺過這段時間了,我們再買一塊自己的地建造規模化的廠房大廈。”
聽此,伊毅不由豎起了大拇指,顧宏斌的考慮確實比他還要完善。
或許他的目光更長遠,但是顧宏斌閱曆更多,而且擅長魚竿廠經營,提出的計劃更加實際且快速。
他想了想說道:
“那建廠的事情嶽父和大哥一起負責了,我去工廠,嘗試優化一下工序,加快生產速度。”
“行,那咱們就分頭行動吧。”
兩人說著就分頭忙碌了起來。
伊毅轉身紮進了工廠的生產車間。
初級【科研】技能帶來的清晰思路和係統知識,讓他能跳出傳統生產模式的桎梏,他拿著筆記本和計時器,像一位嚴謹的工程師,在生產線的每一道工序前駐足、觀察、記錄。
他發現,工序之間的物料搬運距離過長,工人往返耗時;不同工序的作業節奏不匹配,導致半成品積壓或等待;部分老舊設備參數保守,效率有提升空間。
結合【手機設計】技能中關於生產線優化的知識,他著手調整:
他重新規劃了車間布局,將關聯緊密的工序儘可能就近安排,減少了不必要的物料周轉。
微調部分機器的運行參數,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適當提高了碳布裁剪機和纏繞機的速度。
他還優化了導環纏繞和手柄安裝的作業手法,製定了更加標準的操作流程,並親自示範。
還有就是魚線的捆綁和纏繞,這樣簡單的工序直接外包出去。
同時,麵對激增的生產任務,原有工人即使加班也難以滿足。
伊毅建議立即招募部分新員工,並實行“以老帶新”的師徒製,由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一對一指導,確保新人快速上手並能保證質量基礎。
在新工人學會一道工序後,立即將生產班次調整為每天三班倒,人歇機器不歇,最大化挖掘現有設備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