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修煉篇12_影綜:我在韓劇做有錢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81章 修煉篇12(1 / 1)

午後,老君觀後院一株巨大的古槐樹下,光影斑駁。高大道人一襲白袍,與目不能視、口不能言的張仁義師叔相對而坐,兩人仿佛兩尊沉默的石像。然而,在常人無法感知的層麵,一場活躍的“交談”正在進行。

高大道人以其無上神通,為張仁義黑暗沉寂的世界打開了一扇“窗”。張仁義的神魂雀躍得如同一個孩子,雖然他的肉身已是七老八十,形容枯槁,但此刻在他的感知裡,他“看”到了古槐搖曳的枝葉,“聽”到了山風的輕吟,甚至能“聞”到泥土和青草的氣息。他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話”通過神魂傳遞出去:

“先生!今天天氣真好啊!風吹在臉上癢癢的!”

“師兄劉仁勇)早上又偷偷給我塞了塊糖,嘿嘿,還以為我不知道。”

“後廚養的阿黃一條狗)好像又胖了,走路都晃悠……”

他的“話”又密又快,充滿了對生活細微之處的觀察和喜悅。對於一個在漫長黑暗和沉默中煎熬了數十年的人來說,這種能再次“感知”世界、能與人“交流”的時刻,無疑是灰暗生命中最璀璨的光亮。而這一切,都源於身邊這位神秘的存在。

高大道人靜靜地“聽”著,他那模糊的、看似年輕的麵容上,似乎流露出一絲極淡的、類似於長輩看待活潑晚輩的溫和笑意。他沒有多言,隻是偶爾傳遞過去一道簡短的意念,或是回應張仁義的發現,或是解答他的一些簡單疑問比如某種鳥叫聲的來源)。這種關愛,超越了年齡與外貌的差距,是一種源於更高生命層次對苦難者的慈悲與垂憐。劉仁勇對這位師弟不離不棄的照顧,是兄弟情深;而高大道人對張仁義的這份“神通”饋贈,則更像是一種神隻對虔誠信徒的恩澤,讓他能在絕望中品嘗到一絲甘甜。

張靜清和張之維師徒二人在老君觀盤桓了約莫一周,每日或與劉仁勇論道,或觀摩弟子修行,收獲頗豐。這一日,他們決定辭行,前往北邊,去拜訪另一個以剛猛刀法著稱的門派——戰刀門。

聽說楊錦天和他大師兄義舟也要跟隨師父劉仁勇一同前往,李莎拉頓時急了。她跑到觀門口,眼巴巴地看著正在收拾行裝的楊錦天,扯著他的袖子,語氣裡滿是委屈和不舍:“你要走?去多久啊?能不能帶上我?我保證不添亂!”

楊錦天看著她那雙泫然欲泣的眼睛,有些頭大,正想找借口安撫,一隻修長有力的手突然從後麵搭上了李莎拉的肩膀。

是那位高大道人。他不知何時出現在了李莎拉身後,聲音平靜無波,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意味:“你的‘煉體丹’藥力尚未完全吸收,基礎步法也錯漏百出。想去哪裡?”

李莎拉身體一僵,試圖掙紮,卻發現那隻手看似隨意,卻如同鐵箍般讓她動彈不得。她哭喪著臉回頭:“前輩……我就去幾天,很快就回來接著練……”

高大道人根本不為所動,隻是淡淡地道:“修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分鐘懈怠,便需十分努力彌補。”說完,也不管李莎拉如何哀求,像拎小雞一樣,輕輕一提,便將她從楊錦天身邊拎開,轉身就往回走。

“楊錦天!你個沒良心的!記得給我帶禮物!不然我跟你沒完!”李莎拉的聲音帶著哭腔,徒勞地揮舞著手腳,被高大道人麵無表情地“押”回了後院訓練場,那場麵頗有幾分滑稽。楊錦天看著這一幕,哭笑不得地鬆了口氣,同時又對李莎拉生出一絲同情——被這位“楊教授”盯上,她的“好日子”還在後頭。

劉仁勇看著這小插曲,搖了搖頭,對張靜清笑道:“讓道友見笑了。咱們這就出發吧。”他頓了頓,又感慨道:“這戰刀門,跟咱們這兒也差不多,喜歡把山門設在荒郊野嶺。沒辦法,異人修煉,動靜太大,放在鬨市區,沒幾天就得被普通人投訴擾民,說不定還會上新聞,那可就真天下大亂了。”

張靜清深以為然地點點頭:“確實如此。我龍滸山也分新舊兩觀,新觀對外開放,香火鼎盛,舊觀則隱於後山禁地,非門內弟子不得入內。如今這世道,各大門派若想傳承下去,光守著老祖宗那點基業是不行的,也得學著開拓些新產業。‘財侶法地’,這‘財’字排在前頭,修行也免不了俗啊。”

他的話道出了新時代對傳統異人門派的衝擊與改變。如同金剛門紮根蜀西群山,龍滸山新舊觀分立,戰刀門選擇北地百萬大山之地一樣,避世清修雖是傳統,但如何在保持傳承的同時,適應現代社會,獲取必要的資源維持門派運轉,已成為所有古老門派必須麵對的課題。這趟北行,不僅是技藝的交流,也將是對不同門派在時代洪流中如何自處的一次觀察。一行人辭彆觀中眾人,身影漸漸消失在下山的蜿蜒小徑上。

戰刀門所在的區域,緊鄰著連綿起伏、瘴氣彌漫的百萬大山,是出了名的人煙罕至、鳥獸難近的蠻荒之地。選擇將山門設立於此,背後是門主楊程軍一段不願回首的往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程軍,生於1937年,其師門“拔劍門”原本紮根於富庶的蜀中大地。然而,當年因為烈陽會的事情,導致拔劍門受到了整個蜀中異人勢力的排擠,最終隻能作為敢死隊自證清白,最終偌大的門派,隻剩他這一根獨苗孤懸於世。想起當年師門所受的屈辱和冷眼,楊程軍心中始終憋著一股勁。成年後,他毅然決然地將門派根基遷出了蜀中,選擇了這片與世隔絕的百萬大山。此地雖荒涼,卻有一個好處——離“浪浪山”不遠。浪浪山中隱居著一些輩分極高、實力深不可測的老怪物,與楊家頗有淵源,真若遇到滅頂之災,也算有個求救的去處。

時間的車輪滾過,楊程軍親身經曆了60年代的風雲激蕩,在戰場上浴血拚殺,從槍林彈雨中幸存下來。戰爭結束後,他退伍歸來,心中那份重建師門的火焰從未熄滅。他收養了犧牲戰友的遺孤,給了他們一個家,也為自己未來的門派積累了最初的人手。回首“拔劍門”這個名字,總讓他想起那段不愉快的過去,於是萌生了改換門庭的想法。

恰逢其時,在連年戰亂和時代變遷的衝擊下,許多古老的異人門派傳承瀕臨斷絕。這些門派,大多曆史上與楊家關係密切,或是曾受過楊家大恩。此時,楊程軍的堂兄楊程光已然登頂“天下第一”的寶座,威震異人界,無人敢輕易招惹楊家勢力。楊程軍看準時機,以自身為核心,以拔劍門尚未斷絕的傳承為號召,向這些瀕危門派伸出了橄欖枝。

他成功地召集了十幾個同病相憐的門派,共同組建了一個新的聯盟——戰刀門。之所以取名“戰刀”,意在紀念那段烽火歲月,也象征著新門派剛猛直接、勇於開拓的風格。這些加盟的門派,各自都有著輝煌的過去和獨特的傳承:

蜀中劍仙門:曾以玄妙無比的“禦劍術”和“禦劍飛行”之術名動天下,劍仙風采,令人神往。如今雖人才凋零,但禦劍的傳承猶在,是戰刀門中靈動與遠程打擊的代表。

關中鐵劍門:劍法風格平實無華,大巧不工。門人善用數十斤重的鐵劍,招式看似簡單,卻蘊含千鈞之力,一劍劈下,有開山裂石之威。是戰刀門攻堅破防的中堅力量。

原)魔門補天宗:曾是魔門巨擘,掌握詭異莫測的十絕技之一“分身魔影”。可惜這門絕技早已失傳,導致宗門迅速衰落。如今門人隻能修煉當年“亞聖”楊長恒留下的十幾套高深劍法維持傳承,奈何此劍法對天賦要求極高,難有成就者,不得已,大部分弟子轉而修煉與老君觀的入門打根基的“龍蛇劍法”,以求存續。

迅影門:這是一個令人扼腕的門派。在第二次“絕望之戰”中,其門人憑借極致的身法和速度驚豔天下,來去如風,攻敵不備。當時門派的天驕楊長生亞聖楊長恒的親弟弟)更是光芒萬丈,可惜英年早逝。楊長生的死,不僅給其兄楊長恒帶來巨大打擊,更直接抽走了迅影門的脊梁,導致門派一蹶不振。如今,其速度傳承雖在,卻難複當年之勇。

其他加盟門派:如擅長鍛造和重兵器運用的鐵錘門、精於兵器鑄造的鍛武門、傳承大槍術的大槍門、以身法輕靈著稱的燕子門、鑽研輕功和空中技法的飛天派、精通近距離快速搏殺劍術的顧應劍派、以及擅長長柄兵器的長兵門等等。這些門派都曾在各自領域閃耀過,如今彙聚於戰刀門下,形成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麵。

楊程軍以強大的個人實力曆經戰火洗禮,修為深不可測)和堂兄楊程光的威望為後盾,將這些各有特色卻同樣落魄的門派擰成一股繩。戰刀門與其說是一個單一門派,不如說是一個以楊程軍為領袖、保留各自傳承的異人門派聯盟。他們在這百萬大山之畔,遠離塵囂,一方麵休養生息,傳承技藝,另一方麵也在摸索著在新時代下,古老異人門派的生存與發展之道。這裡的空氣中,既彌漫著蠻荒的原始氣息,也沉澱著無數失落輝煌的曆史塵埃。

喜歡影綜:我在韓劇做有錢人請大家收藏:()影綜:我在韓劇做有錢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大明洗冤錄之十二奇案 痞子1 無極仙帝! 抗戰,還是自己單乾吧 亮劍之團長到兵團司令 原來廣告不是騙人的 赤腳醫生筆記:1979重啟人生 每日一卦,我搜山打獵糧滿倉 夢境國王 玄幻世界之全係靈根團寵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