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山,深處。
秘密基地就建在山體內部,與周圍嶙峋的怪石和原始森林融為一體,若非有內部人員引導,絕難發現其蹤跡。整片山脈都已被封鎖,隻有基地內部燈火通明,充斥著一種臨戰前的緊張與肅穆。
在一間標著“備戰室”的寬敞房間裡,秦淵見到了他未來的隊友,探索者二號小隊的其餘三名成員。
高正陽站在四人麵前,神色嚴肅:“時間緊迫,長話短說。你們彼此認識一下,半小時後,開始裝備適應性訓練。”
他首先指向一位麵容黝黑、臉上刻滿風霜痕跡,眼神卻異常沉穩堅毅的中年漢子。“這位,老陳,陳建國,45歲,前國家登山隊成員,資深野外生存專家。曾獨自穿越羌塘無人區,在亞馬遜雨林深處生活過半年。他對任何地形的適應和生存能力,是我們這次任務的基礎。”
老陳話不多,隻是朝秦淵和其他兩人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呼,手裡還在習慣性地檢查著一捆特種傘繩的強度。
“這位,馬庫斯·李,35歲,前宇航員,擁有豐富的極端環境操作和精密儀器操控經驗。”高正陽介紹著第二位成員。這是一個身材保持得極好,神情冷靜,動作間帶著一種特有精準感的男人。
馬庫斯推了推鼻梁上的金絲眼鏡,露出一絲職業化的微笑:“叫我馬庫斯就好。希望我的經驗,能幫我們記錄下那個世界的‘星空’。”他的語氣帶著科研人員特有的嚴謹和一絲不易察覺的興奮。
“最後這位,蘇嵐,31歲,中醫世家出身,同時也是軍醫學院的高材生,精通中西醫結合急救,尤其擅長處理未知毒素和突發性生理紊亂。”高正陽指向最後一位成員。她是一位氣質溫婉卻目光堅定的女性,雖然穿著統一的作戰服,但身上似乎總縈繞著一股淡淡的草藥清香。
蘇嵐溫和地笑了笑,聲音清晰而沉穩:“我會儘力保障大家的健康。在完全未知的環境裡,傳統的經驗或許比高科技儀器更可靠。”
高正陽目光掃過四人,沉聲道:“分工明確。老陳和馬庫斯負責探路、地形判斷、環境數據采集以及設備架設。秦淵,你的戰鬥素養和臨場反應是最頂尖的,小隊的安全警戒和突發武力衝突,由你主導。蘇嵐,你的任務最重,所有人的健康,包括可能遭遇的未知病原或毒素,都由你負責。你們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明白嗎?”
“明白!”四人齊聲應道,聲音在準備室裡回蕩。
接下來的時間,是緊張而有序的準備工作。
老陳顯然是裝備方麵的行家,他仔細檢查著每個人的負重分配,將多功能工兵鍬、淨水器、高熱量壓縮口糧、隔熱睡袋等生存物資進行最優化整合。“東西不在多,在精,在順手。”他言簡意賅地提醒。
馬庫斯則一頭紮進了技術裝備區。他調試著特製的抗乾擾攝像機和環境參數記錄儀,檢查著那幾架經過特殊加固、試圖穿透結界屏障的小型無人機。“信號中繼器是關鍵,我們必須想辦法把哪怕一秒鐘的信息傳回來。”他喃喃自語,手指在各種按鈕上飛快操作。
蘇嵐的裝備則彆具一格。她除了攜帶一個標準軍用醫療包外,還有一個特製的多功能藥匣,裡麵分門彆類地裝滿了各種研磨好的中藥粉劑、急救針劑以及一套小巧的針灸用具。“有些情況,抗生素未必有用,但這些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往往有奇效。”她一邊清點,一邊向好奇的秦淵解釋道。
秦淵的準備工作相對純粹,卻最為關鍵。他隻選擇一把隨身的消音手槍,其餘的挑選了一支加裝了大量戰術配件的高精度弩弓和一把異常鋒利的特種合金格鬥軍刀。“動靜小,可靠,彈藥可以回收或自製。”他對高正陽解釋道。同時,他還攜帶了信號槍、煙霧彈、閃光彈等非致命但可用於戰術周旋的裝備。
四人各司其職,卻又相互配合。老陳會詢問馬庫斯某件電子設備的重量和體積,以便規劃背負;馬庫斯會向蘇嵐了解某些藥材是否可能對未知環境的氣體成分產生反應;而秦淵則在熟悉自己裝備的同時,默默觀察著每一位隊友的習慣和動作,這是在戰場上培養出的本能——了解你的戰友,才能更好地保護他們。
看著眼前這支快速磨合、專業性極強的四人小隊,高正陽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滿意。這已經是他能在短時間內,為這個未知任務拚湊出的最佳陣容了。
“裝備檢查完畢,明天這個時候,出發前往裂隙入口。”高正陽的聲音打破了準備室的忙碌,“最後一天把該交代的事情交代一下,祝你們好運。”
秦淵將弩弓整理好,軍刀插入腿側的刀鞘,手槍挎在腰間,深吸一口氣。法律的死刑已成過去,一場真正意義上的、生死未卜的“審判”,即將在那幽深的洞口之後展開,從到這的那一刻起,他已經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