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為何選擇位於墨西哥灣畔的休斯敦,韋建邦在收購方案中也作出說明。
原因是米國第二大城市洛杉磯的《洛杉磯時報》占據絕對優勢,銷量位居全美第四,且由加利福尼亞財團掌控。
即便星世界報業公司購入一份排名靠前的報紙,也難以站穩腳跟。
米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的《芝加哥論壇報》,銷量排在全美第六,背後是上市報業巨頭芝加哥論壇集團,同樣難以與之抗衡。
反觀米國第四大城市休斯敦,《休斯敦紀事報》是德克薩斯州銷量最高,日銷五十一萬份,位列全美二十名左右。
這份報紙從未落入德州大亨德克薩斯財團之手,早在1974年就換了主人。現任擁有者道格拉斯上個月遭遇車禍身亡,其子女正在爭奪遺產,在休斯敦鬨得沸沸揚揚。
這其中存在不少變數。
在米國紐約,有諸多發行量超過五十萬份的報紙,比如《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紐約郵報》、《新聞日報》、《明星紀事報》和《紐約每日新聞》等。
《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眼下絕無可能被收購。
《紐約郵報》屬於羅伯特·默多克的新聞集團。1976年該報因虧損五千萬瀕臨倒閉,被羅伯特·默多克趁機買下。此後改變風格,增加暴力和性相關的報道,以及醜聞和案件內容,利用誇張的語言吸引讀者,並通過與《每日新聞》競爭提高曝光度,成功扭轉局麵,如今日發行量大約七十八萬份。
《論壇日報》也不可觸及,掌握在芝加哥論壇集團手中。
《明星紀事報》則由赫斯特報業集團掌控,同樣難以染指。
唯有《紐約每日新聞》不同,它不屬於任何大型傳媒公司,而是地產富豪莫特·祖克曼的私人資產,目前日發行量大約七十萬份。
韋建邦判斷,這份報紙最有可能被拿下,隻要出價足夠高。
至於華盛頓的另一家備選報紙,是原名《華盛頓每日新聞》的《華盛頓明星報》。
這份報紙深受米國多數非洲裔群體喜愛,在華盛頓地區影響力排名第三,僅次於《華盛頓郵報》和《華盛頓新聞報》。
《華盛頓每日新聞報》創建於1921年,1972年時,掌管五十年的e.v.斯克裡普斯公司將報紙轉手,隨後於1973年與競爭對手《華盛頓明星晚報》合並,更名為《華盛頓明星新聞》,發行量迅速躍居華盛頓第三位。
之後再次更名,成為現在的《華盛頓明星報》,日發行量約四十六萬份。
然而,如今《華盛頓明星報》經營困難,這源於幾年前合並埋下的隱患,人員過多,開支龐大,且因合並導致風格混亂,用戶數量逐年下降,廣告收入也相應減少,今年已經出現虧損。
若不加以乾預,按前世的發展軌跡,《華盛頓明星報》將在1981年破產倒閉。
但眼下情況不同,這份報紙正麵臨困境,正好提供收購機會。
人員冗餘並非問題,可以在收購後將部分員工調往即將進軍北美的夏宇宙文化公司,為該公司在北美打下堅實基礎。
華.夏.星傳媒文化集團,自1979年後,由秦迪主導重新命名。此次調整涉及三個主要子公司。
華天下影視公司,核心業務涵蓋電影、電視劇製作,以及藝人經紀、明星培養等全方位傳媒服務。
夏宇宙文化公司,則專注於小說與漫畫出版,同時進行各類文化ip的開發,並運營卡通動畫片相關業務。
星世界報業公司,名稱直接表明其主營業務,包括報紙、雜誌等傳統紙質媒體的發行與管理。
除此之外,環球電視公司也加入體係,專注電視行業的發展。
隨著集團不斷擴張,未來可能會新增更多大型子公司。
目前結構為三大核心子公司,再加環球電視公司。
閱讀完韋建邦提交的方案後,秦迪將文件放下,對他的規劃表示認可,並說道:
“這個方向不錯,若能成功收購這三份報紙,星世界報業公司日發行量有望突破一百五十萬份,足以站穩腳跟。”
“之後在全美各大城市再收購一些中小型報紙,與赫斯特傳媒合作,成為米國報業龍頭並非沒有可能。”
韋建邦微笑著詢問:“董事長,您的意思是?”
秦迪堅定地回答:“按你計劃執行,資金方麵我會全力保障,務必拿下這三份報紙……”
“尤其是最難的一份,《紐約每日新聞》,不惜代價,哪怕溢價一倍甚至兩倍,也必須拿下來!”
在傳媒布局上,秦迪從不吝嗇投入。他始終把澳洲新聞集團視為勁敵,而魯伯特·默多克早在兩年前已在紐約站穩腳跟,成功收購了日銷量七十八萬份的《紐約郵報》。
新聞集團在米國其他地區也有大量報紙,早已在傳媒領域占據重要位置,秦迪意識到自己已經落後,必須加速追趕。
即便為此多花幾千萬美元,對他而言也不算什麼。
隻要掌握《紐約每日新聞》,就能穩固星世界報業公司的地位,進而為夏宇宙與華天下開拓北美市場創造條件。
了解秦迪的決心後,韋建邦情緒高漲,鄭重承諾:“請董事長放心,任務一定完成!”
秦迪稍作思考,叮囑道:
“現在先著手準備接手後的各項工作,同時加快收購進程,實在不行就多出點錢,拖得越久變數越多,米國畢竟不是我們的地盤,這點費用就當是交的入場費。”
他擔心時間拖久了,會引來魯伯特·默多克的注意,尤其是《華盛頓明星報》,極有可能成為對方的目標。
魯伯特·默多克辦報極為固執,為了吸引讀者不惜采取極端手段,但不可否認他是個新聞界的天才。
哪怕是一份瀕臨倒閉的報紙到了他手中,也能另辟蹊徑將其挽救過來。
他曾接手一家快要破產的《紐約郵報》,最終成功扭轉局勢。
無法排除他會一時興起,再次嘗試同樣的方法,將這套手法用在《華盛頓明星報》上。
韋建邦臉色變得異常凝重,認真地點頭回應:“總裁,我明白了!”
喜歡港片:78年,我先賺它一億!請大家收藏:()港片:78年,我先賺它一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