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報社對彼此動向都很關注。為了不被同行甩開太遠,多數報社都會訂閱競爭對手的報紙,以便第一時間掌握最新動態。
同行之間最懂彼此,也最警惕彼此。不僅是網絡小說圈如此,1978年的港島報界同樣如此。
所以,《天天日報》這篇文章很快被同行們讀到。
說起《天天日報》的曆史,大家多少都有所耳聞。
儘管它如今風光不再,但當年可是港島第一份彩色報紙,為本地新聞業立下過汗馬功勞。
至於這份“新版”《天天日報》,大多數人還是持懷疑態度。
畢竟港島每年都有新報紙冒頭,也總能看到老報紙關門大吉。
他們早已習以為常。
隻因《天天日報》曾經輝煌過,才讓他們願意多看一眼。
至於這次改版到底是涅盤重生,還是徹底完蛋,他們心裡都有一個想法:先看看情況。
這一天。
秦迪在公司處理了些日常事務,了解了各個部門的進展。
晨星公司依舊運行平穩。隨著產品陸續抵達歐美市場,古典吊扇的銷量正逐日上升。
晨星投資則在股市裡持續活躍。依靠秦迪那近乎作弊的投資眼光,每天收益都不俗。
就像他在《天天日報》報社裡低調炫過的那樣:多的時候一天賺七八百萬,少的時候也有一兩百萬,單位是港幣。
從收購鱷魚恤至今才半個月,他已經賺了七百多萬港幣。
目前港島股市受限於經濟發展水平和交易所技術條件,每天成交額不過五六億港幣。
除非是特殊行情,否則資金一旦稍有波動,就會引起整個市場的關注。
就算有“外掛”,每天也隻能使用三次。
秦迪也得按規則行事,慢慢在市場裡“收割”。
鱷魚恤完成收購後。
秦迪隻處理過鱷魚恤大廈,安排了財務經理和人事主管。
至於服裝業務方麵,他還沒真正插手。
這讓陳駿以及原班高管稍微鬆了口氣。
不過沒過多久,林國棟和秦迪安排的人事主管就向他彙報:鱷魚恤那幫人已經開始搞小動作了。
秦迪讓他們繼續觀察,同時收集證據。他答應過兩天一定讓這些人後悔莫及。
處理完手頭事務後,秦迪開始思考如何解決鱷魚恤的問題。
還真讓他找到了一個辦法。
而且完全沒動用係統。
要知道,原本的秦迪,可是英國留學回來的高材生。
可能確實帶點水分。
可對於港島的法律條文與經濟政策,秦迪同樣熟悉得很。
這些記憶和知識,被重生後的秦迪完整地吸收了。
他忽然想到一個主意,拿起電話撥通了樓下的梁安德。
“安德,上來一趟,有點事交代你。”
晨星投資成立不到一個月,除了每天靠著秦迪的特殊能力炒股之外,
梁安德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搜集港島各個行業的商業情報。
各行各業都要覆蓋。
這麼折騰下來,梁安德在投資方麵的進步沒見著,倒成了港島商界的活地圖。
“老板,我到了。”
梁安德走進來。
鱷魚恤大廈總共有42層。
40、41、42這三層,在秦迪收購鱷魚恤之後,被他“租”給了晨星投資。
原公司高管們隻能忍氣吞聲。
於是,這間隻有二十幾人的晨星投資,硬生生占據了三層樓。
辦公區域寬敞得有些誇張。
地點是中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