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秦迪以各種名義往公司裡砸錢。
其他股東如果不跟著按比例投錢,股權就會被持續稀釋。
在鱷魚恤的話語權也會越來越小。
但如果選擇跟投。
由於秦迪是最大股東兼董事長,這些資金的實際用途仍由他掌控。
關鍵點還是那句——隻要秦迪不把錢裝進自己口袋。
哪怕資金被揮霍一空,造成巨額虧損。
他也不會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也就是說,即便其他股東不甘心被稀釋股份,選擇跟投。
這筆錢也很可能被秦迪隨便折騰,最終打了水漂。
如果接下來還要繼續注資呢?
不投,股份繼續縮水。
投,就是把錢扔進黑洞,連個水花都看不見。
簡單點說。
隻要秦迪不怕鱷魚恤虧損,不怕股價下跌。
那麼陳駿這個創始人,以及其他股東,就隻能乾瞪眼。
隻能看著秦迪一步步將鱷魚恤的股價壓低,手中的股份一天天縮水……
這段時間裡。
陳駿和幾位主要股東所能做的,隻有兩件事。
第一,盯緊秦迪,防止他私自轉移公司資金。
第二,借助輿論的力量,給他施加壓力。
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秦迪有所顧忌,不敢太過放肆。
陳駿沉思片刻。
理清了思路。
“先找媒體發聲,我不信這小子不怕名聲毀了。在港島做買賣,名聲可是金鐘罩。”
“再找人傳個話,讓他知道不是沒人敢動他!”
他迅速定下兩條應對策略。
雖然這兩條都無法奪回股份和控製權。
但至少能逼秦迪收斂些,彆把公司折騰垮。
陳駿向來雷厲風行。
當天就動身回家,安排聯絡報社,找人傳話。
《小賊入室,反奪家門,掏空上市公司!》
《三十年心血,一朝被人踩在腳下!》
《二十歲商場惡徒!》
《鱷魚恤,命懸一線!》
《……》
次日清晨。
秦迪從淺水灣的彆墅醒來,邊吃早飯邊翻閱報紙。
一眼就看到了陳駿在媒體上的“傑作”。
港島從上流社會到底層百姓,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讀報的習慣。
報紙,是這個年代最重要的信息來源之一。
秦家更是訂了幾十份報紙,每月光是訂閱費就得上萬。
他隨手翻看。
至少有十幾份報紙,頭版全是關於他的負麵報道。
全在指責他昨日讓梁安德威脅股東的事。
秦迪嘴角一揚,露出不屑的笑。
罵我?隨便。
當年港島有個叫劉欒雄的商人,做的事比他狠上百倍。
那人被罵得比秦迪還狠,外號一大堆:野蠻人、土豪、大鱷、妖精、害人精……
可幾十年過去,人快退休了。
在福布斯榜單上仍穩居港島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