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著秦迪一臉淡定的樣子,有些不解。
這麼大的訂單,大家又喜又憂。可老板倒好,一副輕鬆自在的模樣。
“你們真的沒辦法了?我來點刺激的,誰能想到解決辦法,我願意拿出十萬港幣獎金,怎麼樣?”
秦迪一邊說著,一邊觀察團隊的反應。
他在培養人,也在等一個能打破僵局的創意。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話雖說得過去,可現實擺在眼前——再厲害的人也做不了沒材料的事!
150萬台的產量,這可是兩家工廠拚儘全力三個月才拿得出手的數字。
那還是日夜不停、輪班倒、連軸轉的情況下才做到的。
而且,這還沒算上港島市場所需要的份額呢。
雖說港島這邊利潤不高,但也不能說扔就扔吧?
把港島的需求加進去,三個月要出200萬台電風扇……
晨星就靠那兩家工廠,實在吃不消!
更彆提歐美那邊的分公司,每天都有新訂單傳回來。150萬台遠遠不是終點。
照現在訂單增長的速度,一天能多出十幾萬台甚至二十幾萬台。
預計今年整體產量得上千萬台才能應付得了這批訂單。
要是現在去買設備、擴大產能,至少得一個多月後才能真正投入生產。
根本等不起!
這正是大夥兒頭疼的地方。
眼看大家都不說話,秦迪心裡明白。
這些人能力有限,隻守著自己那一攤子事還行。
再加上他們所處的環境和眼界,注定看不遠。
秦迪是穿越過來的,又有係統幫忙,當然不能用他們的思路去想問題。
“彆愁了。”他終於開口,“你們想不出來,我倒是有辦法。”
見大家沒反應,他繼續說道:
“現在港島不都在興辦各種商會嗎?像什麼房地產商會、紡織商會、出口商會……”
“我們要不要搞個電風扇商會?”
“隻要是通過我們審核的廠家,我們就提供技術支持。”
“符合我們標準的,就幫我們代工。”
“現在我們給歐美市場出貨的價格,是每台130到150港幣之間,看訂單量浮動。”
“我們自己的成本大概在50到60港幣,其中材料大概占了40塊。”
“我的打算是,材料由我們來提供,然後給他們加工費,每台給25到30港幣。”
“港島大大小小的電風扇廠家,少說也有七八十家,多的話能有上百家。”
“每家一個月代工5萬台,加上我們自己的產能,一個月能出四五百萬台。”
“還怕產能跟不上?”
“最關鍵的是,這些代工廠也不敢亂來。訂單都在我們手裡攥著,規則自然由我們定。”
“這樣一來,眼下的問題是不是就解決了?”
秦迪這番話說完,管理層一個個眼神都亮了。
陳總第一個反應過來,帶頭鼓起了掌。
原本壓在心頭的大山,竟然被秦迪三言兩語就化解了。
哎,不是大家沒腦子,而是老板這思路實在超前!
再說,一個多月前,秦迪突然堅持要全力生產舊款風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