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
他們現在這麼高興,秦迪也沒打算掃興。
畢竟前期他撐一撐,後麵還是要靠韋建邦帶人把錢賺了,把事辦妥。
想到這裡,秦迪眼神一動,抬手示意大家安靜。
等到眾人安靜下來,他笑著開口:
“我說過,隻要成績讓我滿意,獎金一定不會少。”
說完,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全場。
咕嚕!
大家眼睛發亮,忍不住咽了口水,盯著笑眯眯的老板。
像一群等著投喂的小狗。
“這個月,所有人的工資都翻一倍。如果在正式銷售的前三天,每天的銷量能突破十萬份,我再額外發一個月工資的紅包!”
秦迪話音剛落,辦公室裡瞬間炸開了鍋。
“老板萬歲!”
“謝謝老板!”
“秦總威武!”
大家歡呼雀躍,情緒高漲。在這個年代的港島,人從來不是問題,真正稀缺的是願意多給錢的老板。大多數公司能按時發工資就不錯了,更彆提什麼獎金。而現在,他們不僅漲了工資,還可能拿到一個月的額外紅包,這怎能不讓人心動?
雖然這個目標是十天後的事,但沒人覺得遙不可及。照目前的趨勢來看,完成任務幾乎是板上釘釘。那份紅包仿佛已經擺在他們眼前,隻等伸手去拿。
要知道,他們原本的工資已經上調了20,如今又翻倍,再加上可能到手的一個月獎金,這個月的總收入差不多是之前的三倍。這樣的驚喜,誰能不激動?
秦迪沒動用洞察眼,但要是開了,他會看到,這三十多號人的忠誠值正一路飆升。若是此刻有人想對他不利,恐怕還沒靠近,就已經被這群人當場製服。
麵對鋪天蓋地的讚美,即便是秦迪也有些飄然。這種被人簇擁、被仰望的感覺,確實太令人上癮了。難怪那麼多人渴望成為人上人。
《天天日報》上線第四天。
秦迪沒再去報社,韋建邦卻主動打電話過來,彙報第三天的成績:十八萬份!
這天,報社共送出了十八萬份報紙。如果這些全是付費銷量,它已經是港島日報銷量第一。但因是免費派送,數字便顯得沒那麼實在。
不過,一旦開始正式銷售,哪怕隻有一半銷量,九萬份也能穩居港島日報前五。甚至前十都不是問題。
而且,這十八萬份中,有十五萬份是送到書店和報刊亭的。也就是說,至少有十五萬人真正拿到了《天天日報》。浪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三天下來,總共送出的報紙數量達到了四十七萬份!
這個成績,連秦迪都不禁多看了幾眼數據。
隻要保持下去,《天天日報》成為港島銷量第一,隻是時間問題。
他鼓勵了韋建邦幾句,表示接下來的獎勵不會少。
而這三天的成績,也通過員工的嘴,傳到了同行耳中。
當《天天日報》改版第一天上線時,其他報社並沒當回事。
到了第二天,開始關注。
第三天,各大報社已經拿著前三期報紙,翻來覆去地研究,試圖找出它的成功密碼。
第四天,《天天日報》直接把三期的銷售數據印在了報紙頭版。整個港島報業圈瞬間安靜了,沒人敢出聲。
新版《天天日報》殺瘋了。像《東方日報》《星島日報》《信報》《明報》這些大報,全都坐不住了。
他們盯著《天天日報》的一舉一動,瘋狂分析,想搞清楚那份曾經快倒閉的報紙,怎麼突然就成了爆款。
這些大報的消息很靈通,其實第一天晚上就意識到了不對勁。
但他們絕不會幫《天天日報》造勢。
於是,在這些報紙上,你根本看不到任何關於《天天日報》的報道。
一些小報船小好調頭,沒什麼底線,但消息渠道也不如大報快。
直到第三天晚上,他們才聽說《天天日報》的銷售數據有多離譜。
為了蹭熱度,這些小報連夜改稿,第二天一早就在報紙上開始各種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