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包船王能成功立足,也少不了沈粥的出手相助。
這兩人是沈粥押中最成功的兩筆,也為彙豐帶來了巨額回報。
不管他是不是又盯上了自己,至少在貸款到賬前,秦迪的注意力已經轉移了。
他現在更關心的是《天天日報》的情況。
因為就在今天,報紙的10天免費試讀期結束,正式開始收費。
接下來的銷量,才是真正考驗實力的時候。
清晨。
秦迪坐在勞斯萊斯銀影後座,朝著彙豐銀行駛去。
而在《天天日報》報社那邊,發行部的張強已經早早到崗。
他領了一大摞報紙,興奮地綁上自行車,準備開始一天的派送。
“表叔,報紙來了。”
他騎著車來到表叔的報刊亭前。
打了聲招呼,便從後箱拿出一疊貼好標簽的報紙遞過去。
每家報刊亭送多少份,都是前一天老板們下單定好的。
一方麵是為了確定印刷量,提前安排生產;
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提升配送效率,爭取在大家出門前就把報紙送到。
這樣不影響銷售節奏。
“強仔啊,你們這報紙是真的好賣。我現在訂的300份,不知道夠不夠賣!”
報刊亭老板感慨地說道。
作為一線銷售終端,他們最清楚市場動向。
《天天日報》現在的熱度,不是一般的高。
賣報人每天的交流,讓報刊亭老板掌握了不少細節。他對《天天日報》迅速走紅的原因,也漸漸有了清晰的認知。
這種報刊亭生意,一做就是十幾年。閒下來的時候,老板最大的愛好就是讀報。
久而久之,他對港島所有報紙都熟悉得不得了。哪份報紙針對什麼人群,哪份報紙受歡迎,他心裡門兒清。
張強的表叔可以篤定地說,《天天日報》隻要不犯大錯,穩坐銷量榜首隻是時間問題。
這份判斷,是他多年看報積累出的直覺。
“不過,你們那報紙不讓我白賣了,確實少賺不少。”老板歎了口氣,語氣裡帶著點失落。
張強聽了笑了笑,說:
“表叔,你已經賺翻了。我們報紙一出來,你這報刊亭銷量翻倍。這十天你賺的錢,抵得上以前兩個月了。
再說了,要是還白送你賣,我們報社就真要喝西北風了。”
“哈哈!”老板沒接話,隻是笑了笑。
他當然明白,天上不可能一直掉餡餅。可人心就是這樣,剛嘗到甜頭,突然沒了,總有點不適應。
“行了,報紙點完了,沒問題。你趕緊去下一家吧。”
老板粗略翻了翻報紙,確認數量沒錯後,擺擺手對表侄說:
“你們公司待遇不錯,又有麵子又有裡子。你好好乾,給你弟弟掙學費。這麼好的工作,彆輕易丟了。”
“放心吧表叔,我會努力的。”張強點點頭,說完便騎上車,趕往下一家報刊亭。
類似的一幕,正在港島各個角落上演。
《天天日報》在短時間內,已經通過員工的手,送到了一個個報刊亭。
這一天,報社上下乾勁十足,每個人都像打了雞血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