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我在報紙上看到一篇報道,說秦先生二十歲就成了億萬富翁。那時我才意識到,港島商界又冒出了一位不簡單的人物。”
沈粥一邊說著,一邊饒有興趣地看著秦迪。
一般人在第一次見他時,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拘謹,甚至緊張得不知所措。
但秦迪卻神情自若,完全不把他這位“彙豐大班”的身份當回事。
“‘了不起’不敢當。但在投資和商業運作上,我確實沒把誰放在眼裡。”秦迪語氣堅定,鋒芒儘露。
他的這份自信,甚至帶著一絲張揚,讓沈粥感到新鮮。
沈粥在港島見過的華商太多了。
從李超人一級的頂級富豪到初出茅廬的小老板,數不勝數。
這些華商大多低調內斂,講究中庸之道,處處顯示儒商風範,行事溫和、謹慎。
哪像眼前這個年輕人。
剛見麵就這樣無所顧忌,仿佛自己隻是個普通朋友似的。
回想起他之前收購鱷魚恤,以及在處理股東問題上的手段,似乎也的確如此。
年紀輕輕,就敢吞下鱷魚恤這樣一個老牌服裝企業,確實有張揚的底氣。
沈粥心中如此評價。
直到現在,所有對鱷魚恤被收購一事感興趣的人,都無法查清秦迪當時用來收購的資金到底來自哪裡。
連沈粥這樣的銀行界巨頭,也查不出絲毫線索。
沈粥滿臉笑意地說:“用你們華人的話講,秦先生真是後生可畏。”
秦迪淡淡一笑:“我覺得,藏在口袋裡的錐子,遲早會戳破袋子。是金子總會發光,躲也躲不掉。與其低調,不如展現真實的自己。我就是我,一個不一樣的華商。”
其實秦迪這種略帶鋒芒的態度,是專門為在沈粥麵前準備的。
要是換作在藿先生和郭先生這樣的前輩麵前,他不會這樣高調。
原因在於,穿越過時代的秦迪清楚,和洋人打交道,就該是這個態度。
直接、果斷、有衝勁,甚至帶點侵略性。這樣才能在洋人麵前站穩腳跟,讓對方產生敬畏。
沈粥在港島已經生活了三十多年,粵語說得很地道,幾乎聽不出口音,對華人社會的了解也不淺。
但從骨子裡講,他依舊是典型的西方人,思維方式和一般白人無異。
所以麵對他,必須用麵對西方人的那套方式來交流。
“……嗯。和我接觸過的其他華商相比,秦先生確實有點特彆,鋒芒畢露。”沈粥第一次在華商身上看到這種性格,一時之間有點摸不清底細。
以前這樣表現的,大多是那些英資大亨或跨國巨頭的代表,才會有這種氣場。
他也搞不清楚,是秦迪天生性格如此,還是他背後有什麼背景支撐。
但就算有再強的背景,在港島這片地界,又怎能比得上掌握港幣發行權的彙豐銀行?
沈粥一時有些困惑。
不過此時他對秦迪的印象,比剛見麵時更加深刻了。
年輕有為、手段果斷、不拘小節,這些特質在以往的華商群體中極少見到。
倒是有點像在英國本土遇到的那些頂級商人。
寒暄過後,兩人的話題終於轉到了正事上。
“沈先生,不知我向彙豐申請的抵押貸款,是否能獲得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