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好奇,您為什麼會選擇棉花?這種商品通常波動不大,全年價格變動一般都不會超過100個點。”
實際上,期貨市場中的多數大宗商品,除了黃金和原油這兩個主要品種外,大多數的波動幅度都不算大。
除非出現極端行情,否則很少有品種能一次性波動超過100點。從40.69美分磅上漲到42.69美分磅,等於上漲了200個點,這樣的波動幅度實在罕見。
這200個點意味著,每手棉花期貨的利潤可以達到2000美金!
麵對約翰·傑遜的善意提醒,秦迪笑著回應道:“我看了不少報紙和行情數據,我認為這是一次機會,一個可以賺錢的機會。
所以我決定進場,事情就這麼直接。”真的如此嗎?您確定您已經認真研究過了?剛才您似乎隻是匆匆掃了一眼報價,連我的分析和其他人的觀點都沒參考。“呃……”約翰·傑遜心裡有些無語。
看著秦迪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約翰·傑遜還是想再勸一句。
他見過太多這樣的人,剛接觸市場,僅看了幾眼數據,就覺得自己能贏,急急忙忙進場,最後往往虧得一塌糊塗。“彆勸了。”秦迪察覺到他的遲疑,主動回應,“我有我的判斷。”
對方既然是有錢人,又如此自信,約翰還能說什麼?他隻能無奈一笑:“沒問題,秦先生,錢是您的,您自己決定就好。”“那就棉花吧,買入!”“好,那您打算投入多少資金?或者說,您準備用多少錢來操作?”秦迪望向一旁始終保持沉默的彙豐財務人員,那人立刻回應:“秦先生在我們紐約彙豐的賬戶裡,目前可用資金為4億港幣。
按當前彙率——6.63港幣兌1美元計算,您可用資金為6033萬美元。”說到港元與其他貨幣的彙率問題——起初,港元是與英鎊掛鉤的。
二戰結束之後,大英帝國經濟實力大幅衰退,貨幣曾劇烈貶值,嚴重衝擊了港島的經濟發展。
港府於1972年6月,在英鎊脫離固定彙率之後,決定將港元與美元掛鉤。初期彙率定為5.65港元兌換1美元。
到了1973年2月,彙率調整為5.085港元兌1美元。
1974年11月起,港元轉為自由浮動彙率製度。
此後港元持續走弱,至1978年,已跌至6.63港元兌1美元。
“6033萬美金?那就投6000萬吧!用最高杠杆!”
“呃……”約翰·傑遜先是愣了一下。
秦迪這筆6000萬美元的投資,是他職業生涯中見過最大的一筆。不管盈虧,他和高·盛都能從中收取超過50萬美元的服務費。
這讓他頗為激動。
但接下來秦迪提到的“最高杠杆”,又讓他愣住了。
“怎麼了?”
約翰·傑遜小心翼翼地問:“秦先生,您真打算用最高杠杆?您知道最高杠杆是多少嗎?”
“是50倍?還是100倍?”
“呃……”
看到秦迪語氣輕鬆,約翰·傑遜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緩緩答道:
“這要看平台。如果是行業裡最高的杠杆……是四百倍。”
400倍?!
秦迪也愣了一下。
他第一次聽說炒期貨竟然有這麼高的杠杆。6000萬美元乘以400倍,就是240億美元!
我天!
這比當時的世界首富資產還多。
秦迪不了解的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美利堅本土正規期貨公司確實提供過高達400倍的杠杆。
直到2008年後,監管收緊,杠杆才被限製在200倍以內。
並且從那時起,美股做空的杠杆也從最高500倍,被壓到隻能用50倍。
使用400倍杠杆,幾乎等同於賭博。
這意味著價格稍有波動,秦迪就會損失上千萬美元。
若波動十幾個點,那6000萬美元本金,可能轉眼就沒了。
更關鍵的是,棉花期貨市場規模有限。如果真砸進240億美元,華爾街的巨鱷們會立刻圍上來。
後果難以預料。
最值得注意的是,投資條款裡明確寫著,投資金額不得超過1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