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操作速度與執行能力,讓秦迪非常動心——
他認為,如果換作自己的團隊來操作。
可能要一個月,才能做到高·盛今天一天內完成的成果。
僅憑這一點,就能看出頂級投行和普通機構之間的差距。
不管秦迪這筆交易是賺是虧,高·盛銀行靠著利息和各類服務費,每天從他身上拿到的收入都可能高達萬美元。
單憑這一筆像賭局一樣的大單,秦迪就已經被這家頂級私人投行列為重點客戶。
他抵達紐約的第一天晚上,哪兒都沒去。
他獨自留在酒店房間裡。
先跟關佳慧通了電話。因為時差的關係,那邊是清晨。
接著又撥通了陸鴻旋的電話,人還在洛杉磯。
然後,他接到了一通國際長途。
電話來自梁安德。
對方說,發現了有陌生資金在悄悄吃進青州英泥的股票。
秦迪沒繞彎子,直接問:“什麼情況?”
“老板,因為您的布局,我們一直在盯這隻股票。之前雖然也有資金進場,但都是零星買入,沒太在意。
但從昨天開始,情況有點不太對勁。我安排人盯了整整一天的數據。
今天早上一看,情況還在繼續,而且節奏非常規律。
我判斷,是有彆的機構入場了,而且采取的是和我們一樣的隱蔽方式。
如果不是專人盯著,幾乎不可能察覺他們的動作。
目前還不知道是哪一路人馬,也不敢貿然打聽,怕打草驚蛇。”
梁安德說得詳儘,不希望漏掉任何可能影響計劃的細節。
秦迪聽著,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後繼續問:
“我們有沒有暴露?”
梁安德明顯思考了一下,才開口,語氣堅定:
“沒有!”
他接著解釋道:
“我們是十天前就進場的,操作也很克製,儘量不引起注意。
後來者即使盯盤,也會把我們的交易歸為正常波動,不會起疑。”
秦迪聽完,腦中浮現出一個名字——李跑跑。
這個可能性越想越像真的。
係統發布的任務裡說過,青州英泥是李跑跑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他不會輕易放手。
秦迪接著問:“九龍倉那邊有沒有類似情況?”
梁安德回答:“沒有異常。我們進場前,那隻股票幾乎沒什麼成交量,現在隻有我們一家在吃貨。”
這個回答讓秦迪稍稍安心。
相比青州英泥,九龍倉才是重點,是計劃中最關鍵的籌碼。
距離正式行動還有一段時間,目前手裡握的股票份額也還不算多。
想到這裡,秦迪問出了下一個問題:“目前我們手裡,四家公司的股票各有多少?”
“對了,現在我們整體買入的情況怎麼樣了?”
“老板,稍等,我這邊有詳細記錄。”梁安德略顯歉意地說道,轉身便去整理數據。
片刻後,他回來彙報:
“目前我們在四大交易所開設了100個賬戶,編號從1到100。”
“1號賬戶持有青州英泥公司股,公司總股本為1億股,占比0.081。當前每股價格0.8港幣,買入總花費6.48萬港幣。”
“該賬戶還持有九龍倉股,占該公司總股本9800萬股的0.0408。現價每股13.3港幣,共花費53.2萬港幣……”
聽他準備一個賬戶一個賬戶地報下去,秦迪立刻擺手打斷,讓他直接彙報整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