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一句批評,可能讓一部作品遭遇滑鐵盧;它的一句誇讚,也能讓藝人一夜爆紅。
商界與政界也在密切留意,因為它的報道可以直接影響政策走向與市場風向。
更關鍵的是,所有人都清楚,《天天日報》背後站著秦迪。
這位港島知名華商的實力,又一次被重新評估。
他掌握的不僅是一家報紙,而是一個輿論平台,一個能左右公眾意見的工具。
同行們感受最為深刻,也最為不安。
就在秦迪前往上島酒店的路上,《東方日報》的會議室裡氣氛壓抑。
一圈人圍坐在會議桌旁,低頭不語,不敢輕舉妄動。
會議室上首坐著馬城坤,臉色陰沉。他是《東方日報》的實際掌控者,也是馬家傳媒戰略的核心人物。
這家報紙是他多年苦心經營的成果,背後也有不少不可言說的手段。
馬家不是正經人家,他們的每一步擴張都伴隨著刀光劍影。
而《東方日報》正是他們布局中的盾牌與利劍。
如今,《天天日報》的崛起讓他們第一次感受到威脅,一種前所未有的壓迫感。
事情的發展,誰也無法預料。
原本默默無聞的《天天日報》在被收購後,仿佛換了身筋骨,迅速在港島的媒體圈裡掀起波瀾。
短短半個月,銷量接連打破紀錄,現在已經是令人難以接受的數字。
這一變化,對原本穩坐頭把交椅的《東方日報》來說,無疑是巨大衝擊。
原本就有《星島日報》、《明報》等對手虎視眈眈,《東方日報》如今被拉下榜首已是事實。
更讓人無奈的是,想要重回巔峰,目前看來幾乎遙不可及。
再加上《天天日報》的受眾覆蓋麵更廣,目標人群與《東方日報》有不少重合。
這就導致《東方日報》的銷量開始持續下滑。
最初還不明顯,每天隻是減少兩千份左右,但第二天就開始讓人擔憂。
之後的情況,越來越不容樂觀。
在《天天日報》改版之前,《東方日報》的銷量一直維持在十五萬到十七萬份之間。
而現在,半個多月過去,《東方日報》最近的日銷量已經掉到十一萬份左右!
這個數字,連原來的老二《星島日報》都超過了。
昨天《星島日報》因為迅速轉載了《天天日報》的一條大新聞,銷量反而回升了一些,達到十二萬份!
如果還不采取行動,《東方日報》這個昔日的龍頭地位,恐怕很快就會被《星島日報》取代。
馬城坤當然不願看到這樣的局麵。他必須找到應對之策。
於是,一大早他便召集《東方日報》的核心成員開會,分析問題,希望找出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