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天天日報》的宣傳優勢,《漫威日報》前三期平均銷量達到8.5萬份。
剛上線就衝進港島日報銷量前十,剛好排在第十位。
也就是說,秦迪收購報社僅一個多月,手裡已有兩份銷量前十的報紙。
第一和第十,都被他拿下。
《天天日報》麵向大眾,內容涵蓋小說、財經、賽馬,以及各類重要社會新聞。
《漫威日報》則更輕量,直接瞄準年輕人市場。
《漫威日報》第一期發布於9月13日。
報頭左上角印著“漫威”ogo,頭版標題寫著:港島群星恭祝全港市民一帆風順!
頭條位置放著一張合影。照片裡,30多位港島當下最火的明星齊聚一堂,統一穿著印有“漫威日報”ogo的紅色t恤。
幾乎你能想到的當紅人物都來了。
電影圈最火的許冠聞、許冠捷兄弟和程龍。
歌壇的羅聞、徐小鳳、夏韶聲、關正傑、關菊英。
電視劇圈的鄭邵秋、趙亞芝等人也在其中。
每個人都笑容滿麵,雙手抱拳,像是在送上祝福。
秦迪粗略數了數,來了三十多人。基本上涵蓋了港島目前所有一線明星。
時間是1978年,娛樂圈就是他們的天下。
這些明星跟《天天日報》或者秦迪本人,其實沒什麼交集。
他們願意來,是因為韋建邦給了每人5000塊的出場費。
那時候,哪怕是鄭邵秋這種電視劇天王,一個月工資也就幾千塊,拍戲才有獎金。
5000塊已經算是高價了。
程龍今年拍了兩部賣座片,《蛇形刁手》和《醉拳》,加起來的片酬也才6萬。
拍個照,半小時搞定,就有5000塊拿。
剛冒頭的程龍自然樂於前來。
港島明星真正片酬暴漲,要到1980年後,特彆是1981年《最佳拍檔》票房破千萬之後。
那時候電影市場才全麵起飛。
而且《天天日報》畢竟是港島銷量第一的報紙,這些明星也需要媒體幫他們宣傳造勢。
這種小忙,大家自然願意配合。
《漫威日報》頭版全是娛樂新聞,尤其是電影明星的動態,為的就是吸引粉絲買報。
許氏兄弟天天上頭條,他們正是風頭最勁的時候。
程龍這時還隻是個動作新人,還沒真正站上舞台中心。
韋建邦在電影板塊也下了不少功夫。
最近上映的影片,他請來多位知名導演和監製撰寫影評,還開了個“每日票房排行榜”的欄目。
雖然內容不算多,但專業性在港島媒體裡算是頭一份。
《漫威日報》前幾頁圍繞娛樂圈,後幾頁全是漫畫。
《天天日報》改版後,秦迪就讓韋建邦開始招攬漫畫人才。
現在這些新人畫手已經入職,負責連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