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過幾個方案,但都不太實際,資金規模也不夠。”
“我這邊倒是有個辦法,或許能緩解英君目前的財務問題。”秦迪緩緩說道。
來了!
陸英石和一旁的陸三金,同時精神一振。
這是要談條件、送聘禮的節奏啊!
給個幾億當彩禮就行!
幾個億拿不出來,幾千萬也成。
父子倆幾乎同時冒出了這個念頭。
“說說看。”陸英石開口。
“我對英君集團的情況做過一些研究,也看過貴公司的資產清單。目前來看,公司真正的盈利點隻有富豪酒店,其他業務都在虧錢,是不是這樣?”秦迪問。
陸英石點了點頭。
這正是英君集團的症結所在。
過去十年,港島經濟火熱,公司順勢擴張,像很多本地企業一樣,四處鋪攤子。
但到了今年,除了富豪酒店年年賺錢,其他投資紛紛拖後腿。
左支右絀,越補越空,資金鏈終於繃不住了。
看到陸英石認可這個說法,秦迪接著說:
“既然如此,不如乾脆把富豪酒店從集團中拆出來,單獨上市。”
“現在港島股市形勢很好,每天交易量都在漲。而富豪酒店財務狀況漂亮,利潤穩定。”
“這樣的資產一上市,肯定會被市場熱捧,股價不會低。”
“隻要操作得當,富豪酒店就能從股市拿到大筆資金,英君集團的資金問題自然緩解。”
“而且隻要保留足夠的股份,酒店依然掌握在您手裡。既能融資,又能控盤,好處不少。”
“您可以認真考慮一下。”
聽完整個方案,陸英石起初有些失落。
原以為對方會直接掏錢。
不對,是直接送彩禮。
但很快他意識到,秦迪的建議,其實挺有操作空間的。
秦迪剛重生那會兒,商業行動基本靠係統推動。
任務來了,他就完成,沒任務就等。
那時他還沒什麼主動意識。
可隨著實力不斷上升,他的眼界也在拓展。
地位變了,想法也跟著變了。
如今他已經不再甘於被動等待任務,而是開始主動出擊。
從兩天前收購金東超市,到今天上門提親,都是他主動安排。
重生兩個月,他已經想清楚了自己接下來的方向。
在商業布局上,他為自己定了三條主線:
金融、實業、傳媒。
金融打新,實業為基,傳媒為翼。
用金融控製財富流向,用實業掌控物理世界,再用傳媒影響人的思想。
這才是真正的資本運作方式。
這種模式,在現實中早就有成功範例。
比如大洋彼岸的那個超級大國——米利堅。
那個國家的民眾,口袋被華爾街掌控,身體被實業巨頭牽動,思想則被媒體大亨塑造。
而在這三者背後,
往往是同一撥人。
如今,秦迪也想成為這樣的人物。
喜歡港片:78年,我先賺它一億!請大家收藏:()港片:78年,我先賺它一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