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力、資源上的投入,都遠遠超出預期。
從原本的37家鱷魚恤門店中挑出10家位置最好的大店。
兩個製衣廠中,專門劃出一家,加班加點生產那些從歐洲“借鑒”來的設計。
還從原來的售貨員中挑選出一批精英,稍加訓練就投入前線。
不僅如此,秦迪在電視和報紙上也早早開始了宣傳預熱……
關佳慧的巨幅廣告照,早已鋪滿大街小巷。
她的形象本就出眾,穿上由港島團隊改良後的歐洲風格服裝,無疑是港島最新潮的穿搭。
廣告照也做了一些處理,更顯夢幻唯美,吸引了不少目光。
尤其在年輕人眼中,她那張青春洋溢又充滿個性的臉,簡直讓人移不開眼。
有人甚至隻是路過,也會不自覺停下來看上幾眼,然後就被她身上的衣服所吸引。
j精品開業當天雖然是周五,但還是湧入大量顧客。
每家店麵積都達數百平,開業不久就被擠得水泄不通,最熱鬨的時候幾乎要爆滿。
j以一種不張揚卻極具個性的設計風格,成功吸引了大眾的注意。
有趣的是,價格也親民。
幾十到上百港幣一件,在很多年輕人的預算範圍內。
當然,比起地攤上一二十塊的便宜貨,j貴了不少。
但那種衣服,真能和j比嗎?
不少人當場換上新衣,提著舊衣服就出門了。
街上多了這麼一群穿著新穎的年輕人,簡直就是行走的廣告。
再加上開業前有明星助陣、歌手熱唱。
粉絲和路人紛紛駐足圍觀,場麵熱鬨非凡。
羊群效應確實不容小覷,隨著人潮湧入,店內顧客絡繹不絕。
j服飾正式開業的消息,在港島引發不小轟動。
業內人都清楚,這是曾經的鱷魚恤公司、如今的ezu服裝集團打造的新品牌。
更重要的是,這背後站著的是港島風頭正勁的商界領袖——華商泰鬥秦迪。
自然吸引無數目光。
尤其是同行,港島從來不缺服裝和紡織業的從業者。
比如林白欣,麗新集團的掌舵人。
林白欣於1947年創立麗新集團,最初是成衣製造起家,之後逐步推出自有品牌。
1972年,麗新集團已在港島證券交易所上市,時間上甚至比鱷魚恤還早一年。
它同樣是港島服裝業的重量級玩家。
但在此之前,兩家公司從未正麵交鋒。
鱷魚恤聚焦本地中高端市場,麗新則主攻成衣出口與中低端消費。
一個紮根本地高端,一個主攻外貿和大眾市場。
彼此之間並無交集。
可j品牌的出現,打破了這份平衡。
想贏得先機,必須了解對手。
出身草根的林白欣,對ezu集團新推出的j品牌格外重視。
因為此時麗新仍以服裝為主業,尚未涉足地產領域。
一旦服裝市場被蠶食,影響將是巨大的。
於是j開業當天,林白欣親自到場,想看看這個新品牌到底走的是什麼路子。
地點在灣仔區的灣仔路。
這條街上人來人往,熱鬨非凡。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j專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