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吉感歎:
“我一直覺得自己在金融投資這塊算是頂尖高手。靠炒金起家,港島股市從沒失手過。但看到秦先生這筆回報,才知道什麼叫小巫見大巫。以前那些得意,現在想想真是慚愧。”
藿一東接著說:
“難怪沈粥那個老外對秦先生這麼重視。原來他已經在彙豐抵押了十三億美金……十三億美金啊……”
這個數字讓藿一東想起一件事。
一個月前,他帶隊去內陸考察時,一位高層領導告訴他:
1978年,國家確定改革開放時,全國的外彙儲備才隻有兩億美元。
而秦迪一個人的外彙資金,就相當於當時六個內陸!
這份實力,讓在場的華人富豪震撼不已。
看完文件後,眾人心裡百感交集。
李兆吉、李跑跑、藿一東先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隨後,郭锝勝開口了:
“我覺得不是紐約股市好賺,而是秦先生太厲害。華爾街那些人,一個個精得像狼。秦先生能在他們地盤上贏錢,這份本事,真是讓人佩服。”
包玉港點頭讚同。
他最近一直想著登陸發展,心裡憋著一股勁。
“我去過很多國家,在世界各地都有投資。紐約股市也玩過幾次,結果賠了幾百萬美金……秦先生這份能力,稱得上是股神了。”
其他人紛紛點頭,低聲交談,最後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微笑中的秦迪身上。
沒人再說話,氣氛靜了下來。
最後,大家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與秦迪關係最親近的藿一東。意思是,該由他繼續開口了。
“秦生,你讓我們看這份資料,難道是想展示你的資本布局能力?如果你是想讓我們佩服,那我們確實佩服。”
“這份資料一旦曝光,不隻是港島,全球商界恐怕都要震動。”
“但我知道,你不會做這麼表麵的事。”
“秦生,說說你的用意吧。為什麼要請我們過來,為什麼要讓我們看這份資料。”
藿一東問完後,秦迪才笑著開口:
“各位都是華商裡的領頭人物,都是我尊重的人。”
“這話我們可不敢接。”
“在你麵前,誰敢自稱前輩。”
“秦生你太抬舉我們了,和你的財富操作相比,我們的生意都是小打小鬨。”
“……”
秦迪抬手笑了笑,示意大家聽他說完。
在座的富豪竟真的安靜下來。
可見,秦迪特意準備的這些資金流水,確實起到了作用——
鎮住了這群華商。
他繼續說:
“我請各位來,不是為了顯擺。而是想用事實說明,我們華人的能力,不輸洋人。”
“在洋人最拿手的領域——金融運作上,我們照樣能玩得轉。”
“我的成績就是例子。”
“我一直相信,無論在哪方麵,我們華人都不比洋人差。”
“甚至在吃苦、守紀和合作上,我們比他們強得多。”
“洋人之所以現在掌握主動權,是因為他們的祖先更早走出去,占了那些沒人管的地方。”
他這番話,在座的頂級華商聽來,格外有感觸——
被秦迪請來的這些人,包括李跑跑,心裡都有些民族情感。
簡單說,他們不是那種隻認錢不認根的人。
站在內地的角度,二十年後,他們都是愛國商人。
最差也是友好的海外華人。
所以,秦迪這種為華人出頭、不喜洋人的情緒,很容易引起他們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