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這些產品波動大,有時還會虧本,因此接受度不高。
相比之下,彙豐的基金雖然賺得少,但穩,大家把它當硬通貨看待。
怡和的企業債利率6.6厘,雖然略低於市場平均,但以怡和的實力來說,這點利息也不算低。
如果不是現在正值英資與華資矛盾加劇,不少華商其實願意把錢借給他們。
但現在……
“八厘!一年期企業債,怡和財團願意出八厘利息!”紐壁間高聲喊道。
現場氣氛頓時被點燃!
怡和財團,年化收益率8。
這兩個詞單獨看沒什麼特彆。
但組合在一起,卻讓不少華商開始動搖。
稍微有點家國情懷,或者目光放得更遠的商人,早在先前就陸續離場。
留下來的人,基本都是像沈粥一樣的純粹資本玩家,或者隻想賺錢、不看立場的那一類。
什麼華資英資,能帶來利潤的就是好資金!
這些中小華商,根本不在乎秦迪和怡和之間的較量。
秦迪贏了,他們得不到什麼好處。
怡和贏了,隻要投了錢,就能穩拿8的回報。
立刻有人心動。
“真的嗎?年利率8?由怡和擔保?”
“當然!怡和在港島紮根百年,信用無可質疑!”紐壁間打起情感牌,“不是某個突然冒出來的暴發戶,能輕易撼動的!”
不少被八厘利息吸引的華商紛紛點頭,尤其是那些買不到聚金一號,又嫌彙眾一號太難搶的人。
從體量和曆史來看,剛剛崛起的秦迪,確實沒法跟怡和比。
今天這場股市拉鋸戰,秦迪早有準備,怡和臨時應戰。
結果雙方你來我往,打得勢均力敵,也說明怡和依然有實力。
秦迪未必真能贏過怡和。
所以借錢給怡和,風險不大,以他們的規模和信用,不可能賴賬。
一些動心的華商,已經在心裡給自己找好了理由。
人群中的李跑跑卻悄悄往後退了幾步。
他沒走,是想看看有沒有機會,而不是眼光不夠長遠!
但在一眾身家上億的商人中,他這個大亨太顯眼了。
紐壁間注意到了他,熱情地喊:“李生!八厘的利息,您不動心?您不考慮買個幾千萬?”
買你個鬼!
我可是買了千萬級彆的聚金一號,那基金保證至少20的年化收益,比你這8香多了!
李跑跑對秦迪雖然有嫉妒,但對其賺錢能力,卻十分認可。
他也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得罪秦迪。
這時候還跑去借錢給怡和,那就真是腦子進水了。
可現在被紐壁間盯上了,想溜也溜不掉。
他心裡已經開始後悔。
早知道剛才就該跟鄭裕桐一起離開,何必留下來?
結果機會沒撈著,反倒可能惹上麻煩。
正在自責時。
忽然,視力變好的李跑跑眼睛一亮,指向遠處——
“咦,秦生來了!”
李跑跑喊了一嗓子:秦生到了!
總算替他解了尷尬局麵。
周圍人,包括兩個洋人都紛紛朝那個方向望去。
華商們頓時議論紛紛。
“跟秦生一起來的,還有包生!鄭生、李生、郭生、藿生也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