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小股東代表也附和:“是啊,現在股價這麼高,您這時候選擇私有化,代價太高,不劃算。”
秦迪沒直接回應,隻是淡淡一笑,然後把目光投向坐在他左右兩邊的兩位股東代表。
在場的兩位股東代表,一位來自第二大股東祁德家族,另一位則是第三大股東彙豐銀行的代表。
彙豐銀行的代表名叫沈粥。
“兩位對這次的兩項合並有沒有什麼看法?不過投票已經開始了,有意見也得等結果出來再說。”
沈粥聳了聳肩,語氣輕鬆地說:
“我沒意見。被合並的兩家企業都很優質。完成整合之後,隻會提升和記黃埔的價值,沒有壞處。”
他心裡其實還存著一個念頭,希望借此機會把秦迪這位重量級客戶重新拉回彙豐。
因此,從那天起,他對秦迪的態度不僅沒有變化,反而更加熱情了。
在這樣既能賺錢,又不會對彙豐造成損失的事情上,沈粥當然第一個舉雙手讚成。
另一邊,祁德家族的代表祁德尊臉色卻不太好。
這位年長的外籍代表,曾是和記黃埔走向規模化的重要推手,但同時也是導致祁德家族失去對這家巨頭控製權的始作俑者。
當年他擔任董事長期間,和記黃埔如日中天,與怡和一道,在港島展開了大規模擴張。
三年內,完成並購100多家公司,入股300多家企業,聲勢浩大。
可惜,擴張過快導致資金鏈斷裂,公司瀕臨破產,最後隻能求助彙豐接盤。
從此,祁德家族失去了對和記黃埔的掌控。
沈粥自然支持秦迪對和記黃埔的一切決策。
一方麵是為了鞏固與秦迪的關係,另一方麵,這些舉措確實對彙豐這家被動股東有利。
合並後,公司市值提升,雖然彙豐和其他股東的持股比例會有所稀釋,但實際持股數量沒變,股價反而可能上漲。
對於沒有控製權野心的股東來說,這樣的安排沒什麼可反對的。
而在所有股東中,唯一對集團控製權仍有想法的,就是祁德家族。
所以,祁德尊臉色難看。
“您這樣的做法,是不是有點太不體麵了?”這位年近古稀的老者語氣不善。
“祁德家族可以選擇把股份賣給我,我願意按市價收購。不賣也沒關係,和記黃埔是一家好公司,長期持有對你們隻有好處。”
說完這話,他不再理會祁德尊難看的臉色,直接高聲宣布:
“投票結束。反對票未過半數,兩項合並通過。即日起,董事會須立即執行相關安排。”
其他股東心裡想:反對有什麼用?誰也沒法湊出比你更多的票。這提議,純屬多餘!
秦迪其實更想直接動手,不開這次股東大會。
太耗時了。
可法律不允許。
哪怕明知道因為股權結構,議案百分之百會通過,但不開股東大會就屬於違法。
所以秦迪才不得不走這道程序。
開完會,秦迪直接上了和記中芯大廈的頂層,那是董事長的辦公室。
和記中芯全稱是和記黃埔中芯大廈,四十六層,比秦迪的晨星中環大廈還要高大一些。
地段也很好,就在中環金融區,靠近維多利亞海港。
和以前的鱷魚恤大廈不同,那時的鱷魚大廈很多樓層都租給了外人。
因為用不了那麼多。
而和記黃埔中芯這邊,四十幾層樓全被和記黃埔自己的子公司占滿,根本沒有對外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