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現在才是一九七九年,中銀大廈還未成形,李跑跑的長江實業中芯更是遙不可及。這塊地皮已經被秦迪圈定為未來總部的落址。
彙豐銀行的新總部……也正準備動工。
想起這個傳聞,秦迪依舊低頭翻閱文件,“四千萬港幣,買下來吧。到時候邀請貝津名大師參與設計,如果條件允許,直接做成兩棟雙子塔樓!”
彆人忌憚風水煞地,中銀無所畏懼。
因為它背後有著強大的組織支撐,肩負特定的曆史使命。
即便真有什麼不祥之氣,這點煞氣對肩負重任的中銀而言,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小麻煩。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就算真是風水凶地,也奈何不了中銀。
秦迪本身也不怕什麼風水問題。
他有係統!
“好的,我這就聯係港府相關官員,儘快完成這塊地的過戶手續。”李澤言說道。
他看著專注研究草圖的老板,越發覺得這位老板是真有財神命格。
不是財神下凡,誰敢接手這種人人避之不及的地方?
就連世界船王包玉港這種風水命格極強的人,都不敢碰這塊地。
也隻有老板這種真正的“財神爺”,才鎮得住這樣的地方。
或許有人會覺得,李澤言這種受過高等教育的華人精英,怎麼會相信這些,這不是封建迷信又是什麼?
但現實就是——
在港島,從港府總督,到李澤言這類精英,再到市井小民,幾乎沒人不信這套。
“港島所有高樓裡,風水最好的就是彙豐總行大廈!”
這句話,你相信出自一個耶魯商學院畢業、哈佛金融博士、後來成為彙豐亞太總裁的金融精英之口?
但他就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信的。
正是這樣的文化背景,讓港島不少人開始相信,秦迪是傳說中的財神爺轉世,也就是李澤言說的“財神命格”。
這並非壞事。
因為這個傳言,港島很多人開始願意跟秦老板合作,普通打工者也願意進他的公司。
因為大家覺得,這是在和財神做生意,是給財神打工。
雖然有些迷信,但這反而成了秦迪的“光環”。至少在這個城市裡,他做什麼事,總有人願意追隨、支持。
就在李澤言滿腦子胡思亂想的時候,秦迪已經翻完了由貝津名帶領團隊設計的總部大廈初版藍圖。
貝津名,這位罕見的華裔建築設計大師,偏愛在作品中融入濃厚的華夏傳統風格。
眼前這份設計草案,極具東方韻味。總部大樓的外形靈感來自竹子,造型優雅,視覺效果極佳。
整棟大樓規劃108層,高度達468米,總建築麵積約為435,860平方米。
草圖內容主要包括基礎數據與建築外觀的簡單勾勒。
隻要秦迪確認滿意,設計團隊便會進駐現場,進一步完善最終方案。
之後便進入建設階段。
“貝大師那邊提到,超過四百米的建築,目前港島本地公司技術上可能難以實現。”貝津名的團隊有此反饋。
李澤言補充:“他們建議,考慮從北美或歐洲引進專業團隊協助技術部分。”
“那就引進。不管是技術還是公司,直接收購都可以。終有一天,我們要擁有自己的能力去完成這樣的建築!”
“錢不是問題。”
秦迪對設計方案非常認可。
至於技術難題,隻要能用資金解決,就不算難題。
1930年,美國人就能建成高約320米的克萊斯勒大廈。近五十年過去,四百米的技術門檻早已被突破。
甚至未來,千米高樓也將成為現實。
“把設計草案交給貝大師團隊吧。讓他們儘快啟動工作。我希望,五年後我們能搬進新的總部大樓。”秦迪果斷做出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