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上午,秦迪在聖塔芭芭拉的一家高檔餐廳吃午飯。
他對麵坐著一位打扮乾練、頭發一絲不苟的中年男人。
“您好,秦先生。我是亞伯·塞弗羅薩,目前是雷曼兄弟銀行的d之一。感謝您給我這次機會……”d,是董事總經理的意思。
雷曼兄弟銀行在米國的地位,和高盛齊名,是當年那家在08年金融危機中倒閉的投行。
這樣一家頂級投行的董事總經理,居然來見秦迪?
秦迪運氣這麼好?
其實並不是。
在投資銀行體係裡,“董事總經理”這個頭銜,多少有點水分。
比如,如果有人告訴你他是某投行的副總裁,你可能覺得他很厲害。
但現實是,像高盛這種投行,副總裁這個職位有上萬人。d的情況也差不多。d的數量可能達到幾千人。
道理就像貸款公司或房地產中介裡的“經理”頭銜一樣普遍。d或副總裁的人,也大多是有真本事的。
因為沒有實力,根本進不來,更彆提坐上這個位置了。d,已是公司中層裡的佼佼者。
眼前的亞伯·塞弗羅薩,幾乎滿足人們對精英的所有想象。
他從紐約風風火火趕到聖塔芭芭拉,卻依舊神采奕奕,沒有半點倦意。
像一台永動機,始終保持著高效運轉的狀態。
“雷曼兄弟那邊,能升到董事總經理已經很厲害了。”
秦迪笑著開口。
亞伯擺擺手,“公司裡比我強的多了,我能上去,靠的是年頭。”
“說說你期望的報酬吧。”
亞伯沒料到談話推進得這麼快,原以為還會寒暄一陣。
平日裡對客戶都要兜幾個圈子,聊上幾小時也是常事。
“秦先生,我在雷曼兄弟的底薪不高,每年32萬美元。”
“但獎金很高,去年拿了45萬。”
“還有一些附加福利,比如餐飲補貼、頭等艙出行之類的。”
亞伯說完自己的待遇,也有些好奇,秦迪打算開什麼價碼來打動他。
“這些我都能給。你在雷曼兄弟,還有上升空間嗎?”
亞伯苦笑,“合夥人這層門檻,我恐怕夠不到。”
在美國,投行的最頂點職位是合夥人。
那是所有人夢寐以求的目標。
合夥人製度,從投行在米國誕生之日起,一直延續到1970年代。
後來隨著投行陸續上市,這種製度也逐漸被股份製取代。
到了1999年,連最堅持的高·盛,也正式取消了合夥人製度,改為股份製。
不過,私下裡仍保留類似合夥人激勵的機製。
而現在,大多數尚未上市的投行,依然將“成為合夥人”視為終極目標。
雷曼兄弟和高·盛一樣,正處在這一階段。
再過幾年,隨著上市潮來臨,這套製度也將退出曆史舞台。
像懷特·黑特與懷特·溫伯格,就是高·盛的合夥人,在業內地位極高。
“關於米國投行的合夥人製度,有句廣為流傳的話,您聽過沒有?”
“雖然現在多用來形容高·盛,但放在其他堅持合夥人製度的銀行也一樣成立。”
“成為合夥人,就像是騎士被亞瑟guo王親自加冕,無比榮耀。”
“隻不過,這裡的戰場不是沙場,而是全球資本市場,而‘榮譽’,變成了實實在在的‘金錢’。”
亞伯臉上帶著一絲苦笑。
秦迪嘴角微揚,沒直接回應:“全球都差不多。我們華人的老話也講,有錢能使鬼推磨,大家都明白。”
“沒錯,我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