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迪立刻接道:“沒錯,就是這個意思。”
瑪利亞不滿地看了丈夫一眼,遲疑地開口:“就算解決了資金和師資問題,在陰國辦一所新大學也許還有可能成功。”
“但如果是在港島,我覺得希望不大。因為這裡沒有足夠多的優質學生。對一所好大學來說,生源是關鍵。”
“這恰恰不是問題!”秦迪立刻回應:“港島雖然隻是一座城市,卻有400多萬人口,而且人數還在持續增長。更重要的是,它旁邊可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那個國家現在快有7億人了!這就是最寶貴的生源基礎!”
瑪利亞和伯德互相看了一眼。
“我們需要再考慮一下……”凱拉的母親最後這樣說道。
接下來的幾天,秦迪將精力集中在歐羅八基金上。
受到整體經濟環境影響,金融行業陷入低迷,許多從業者都在尋找新的出路。因此,當歐羅八基金開出豐厚待遇時,吸引了大量人才前來應聘。
再加上市場環境寬鬆,秦迪委托的四家獵頭公司進展順利,不少金融和投資領域的高手願意接受邀請。
於是,秦迪每天都在麵試新人,同時指揮已經組建的收購團隊,加緊收集勞斯萊斯集團的相關資料。
轉眼就到了5月4日。
明天,就是陰國大選揭曉的日子。
秦迪剛在大會議室結束一場關於勞斯萊斯收購計劃的會議,回到辦公室坐下,就看到威廉·馬克漢斯笑盈盈地走了進來。
秦迪嘴角上揚,眼中閃過一絲滿意。他知道,這次交易穩了。
清晨時分,威廉·馬克漢斯便率隊趕往培生集團,為這場收購做最後衝刺。
由於對方態度開放,整個談判過程順暢得超出預期。
威廉·馬克漢斯清楚秦迪的意圖,因此在對方態度友好的前提下,順勢一步步推高報價。
這幾日裡,價格從最初試探性的數字,逐漸上升至1650萬英鎊,而培生集團的心理底線也從1750萬英鎊緩緩下調。
收購小組判斷形勢樂觀,便整理好全部資料,正式前往培生集團簽署協議。
“成了?”
秦迪輕聲問,語氣中透出一絲按捺不住的期待。
“老板,股權轉讓協議已經簽署,成交價1700萬英鎊,我們買下了培生集團持有的金融時報公司71的股份。隻要資金到賬,就能完成交割。”
“這是簽署完畢的合同,請您確認。”
威廉·馬克漢斯將一袋密封好的文件遞給秦迪,神情激動,掩飾不住成功的喜悅。
秦迪接過文件袋,抽出合同快速瀏覽,目光在幾個關鍵數據上停留片刻,心中已有數。
正如所料,轉讓金額為1700萬英鎊,轉讓的是整個金融時報集團的股權,而非僅限於《金融時報》雜誌本身。
他清楚,金融時報集團旗下除了這份知名媒體外,還擁有《經濟學人》母公司50的股份,以及經濟研究院等資源。
喜歡港片:78年,我先賺它一億!請大家收藏:()港片:78年,我先賺它一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