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嘉公司本身具備街機生產線,采購好芯片後,組裝主板即可,操作難度不大。
在遊戲設計完成的前提下,中村隼雄心中已規劃出一個時間節點,那就是全力以赴,在一個月內將五款街機投入量產。
秦迪滿意地點了點頭,對中村隼雄說道:“中村隼雄,根據公司現狀,同步推進人員招聘與補充工作。”
“明白!”
“老板,我有幾個問題想向您請教……”
隨後,以中村隼雄為首的幾位技術部門負責人圍住秦迪進行詢問。
憑借秦迪的見識與積澱,為中村隼雄等人解答問題毫不費力。
經過一番交流,秦迪明顯感受到,中村隼雄等人對他徹底信服。
人心已穩,世嘉公司大局已定。
臨彆時,秦迪對梁安邦交代道:“安邦,港島那邊儘快招募人員,然後派往世嘉公司學習培訓,把技術帶回港島,我們的根基終究在港島。”
梁安邦重重地點頭回應:“董事長,我記住了。”
正因為暴雪集團尚處於初創階段,各類人才和硬件資源都緊缺,想要完成這五款遊戲,任務艱巨。
因此才授權世嘉公司進行生產。
但這隻是臨時措施,等暴雪具備能力後,與世嘉公司的主次關係將不再隻是表麵。
想到這裡,梁安邦暗暗下定決心,回去後要加快建設步伐。
此次收購世嘉公司,是秦迪首次踏足霓虹這片土地。
1979年的霓虹,正處在戰後黃金時代的前夜,經濟開始騰飛。
整個70年代,霓虹經濟以驚人的速度持續增長。
尤其在汽車、機械、造船、特殊金屬、半導體、家用電器等領域,已經開始與米國比肩,甚至超越粑粑國。
以半導體行業為例。
1975年前,霓虹半導體產值僅為米國的七分之一。
到了1979年,短短四年間,霓虹在該領域的產值已超過米國的八成。
在平行時空中,霓虹將在明年全麵超越他們的粑粑國,讓米國蓬勃發展的半導體產業陷入困境。
就像幾年前的霓虹汽車,曾將米國汽車工業打得節節敗退。
結果,幾年後,事實證明了這一切。
霓虹的行動毫無章法,采取降準手段施壓,動用除軍事以外的一切方式,迅速壓製了霓虹的半導體產業。
同時推出guang場協定,並在八年之後,一舉擊穿霓虹龐大的經濟泡沫,讓霓虹經濟倒退三十年,從此失去與他們主子抗衡的能力。
這是另一個時間線中可能發生的事。
但如今是1979年,霓虹的經濟和民生確實已追趕上來,去年甚至超越法.蘭西,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在這般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一切問題都被掩蓋。
霓虹正處於他們輝煌時代的前一個階段,這個時期的霓虹人,幾乎個個都是拚命三郎。
在這種社會風氣之下,經濟不繁榮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