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秦迪構建傳媒、金融、實業三位一體架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最終的怡和機器集團,是香江本土製造業的重要力量。
被秦迪退市並私有化後,名稱更改為晨星機器集團。
秦家原有的電風扇廠,以及秦迪接管後啟動但尚未投產的空調廠,均並入該企業。
如今晨星機械集團旗下的電器部門,已被分離出來,獨立設立為暴雪電子。
今後,晨星機械將專注於銷售專業建築設備、提供建造服務、建築技術支持及維護、鐵路與機場等貨運物流樞紐的係統和設備供應。
暴雪電子則負責家電產品的製造,以及未來計劃中的高科技電子產品,甚至包括半導體生產領域。
簡單來說。
晨星機械,是秦迪為自身實業版圖打造的類似三一重工、小鬆機械那樣的重工業製造企業。
暴雪電子,則是秦迪借鑒後世星星星電子模式而建立的輕工業高科技半導體公司。
兩者職責分明,但同屬一家集團。
秦迪此前在霓虹計劃收購的小鬆與川崎兩家機械公司,若能實現,或將與晨星機械合並或協作。
今日他前來視察的工廠,正是暴雪電子旗下剛竣工不久的衛星天線接收器生產基地。
衛星天線接收器在數十年後,已成為常見電子產品。
任何小型工廠,隻需簡單改裝,便能達成所需效果。
但在當前衛星電視尚未普及的時代,這種在後世看來簡單的設備,卻是一項不容小覷的高科技產品。
這裡的高科技,不在於衛星信號天線本身的製造難度,而在於其在當時的技術含量仍屬較高。
工廠坐落於荃灣,這裡是香江傳統工業區之一。
該工廠原本隸屬於怡和機器集團,主要生產收音機、錄音機等設備。
占地超過六百畝,是全港規模最大的同類工廠。
今年年初,秦迪決定成立暴雪電子後。
該工廠的部分廠房被重新設計、建設,改造為衛星信號接收器生產線。
正值七十九年十一月,工廠建設已完成,進入試生產階段。
今日即為試生產之日。
衛星信號接收器本身是一個價值數百億港元的產業,其推廣情況直接關係到秦迪旗下環球衛星台能否在亞洲占據主導地位。
因此,這項業務受到高度重視。
工廠內部。
一條流水線上。
秦迪手裡拿著一個剛下線的設備,外觀像是鍋蓋,頂部有幾根天線,看上去和他後世所知的同類產品幾乎一樣。
這件產品的部分難題,秦迪直接通過係統漏洞處理掉了。
與同期其他同類設備相比,這款產品優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