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第139集:藥缺智補_雙經問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雙經問渡 > 第139章 第139集:藥缺智補

第139章 第139集:藥缺智補(1 / 1)

第139集:藥缺智補

破廟的晨霧還沒散儘,雙經渡已蹲在藥碾子旁,指尖撚著幾株乾枯的柴胡。藥香混著潮濕的黴味在空氣裡彌漫,他眉頭微蹙——這是昨日最後一批能用的柴胡,再往後,連這種帶點黴斑的都尋不到了。

“先生,刺史府的人又來了。”隨安抱著捆乾草進來,褲腳沾著泥,“還是說藥材庫裡隻剩些陳艾和乾薑,彆的一概沒有。”

雙經渡沒抬頭,慢悠悠轉著藥碾子:“陳艾性溫,乾薑驅寒,原是治風寒的好物,可眼下是溫瘧,需得苦寒之藥清濕熱。”他頓了頓,碾子聲戛然而止,“刺史這是既想讓疫情好轉,又怕擔上耗損庫藥的罪名。”

老婦端著半盆清水從後殿出來,聞言往地上啐了口:“那狗官!前日見咱們粥棚能穩住人,臉笑得像朵花,轉臉就扣藥材,良心是被狗吃了?”她把水盆重重墩在石桌上,水花濺到剛曬好的青蒿上。

雙經渡起身拂去青蒿上的水珠:“張婆婆,氣則氣結,於身無益。《內經》說‘怒傷肝’,您這幾日剛見好轉,可不能動肝火。”他拿起株青蒿,葉片邊緣還帶著晨露,“你看這青蒿,生在石縫裡也能活,咱們遇著難處,也得學它尋個生機。”

張婆婆嘴硬心軟,嘟囔著轉身去翻曬藥渣:“我這不是替你急嘛……前日王屠戶家的小子燒得直說胡話,就等著這青蒿湯救命呢。”

正說著,廟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藥農之子阿竹背著個竹簍跌跌撞撞跑進來,簍子上的藤蔓還在滴水。“先生!先生!”他跑得臉紅脖子粗,把簍子往地上一放,裡麵滾出幾顆紫黑色的漿果,“我在後山溪澗邊見著這東西,葉紋像您說過的‘水蓼’,可結的果子從沒見過,您看看能不能用?”

雙經渡蹲下身,拾起顆漿果捏碎,紫色汁液染了指尖,帶著股辛辣氣。他又撥開葉片細看,葉脈呈羽狀,莖稈上有細小的絨毛。“這是水蓼的變種,”他指尖在莖稈上輕輕一劃,滲出的汁液帶著清苦,“《彆錄》裡記載水蓼‘主霍亂腹痛,療疥瘡’,其性苦寒,正好能清濕熱。隻是這果實……”

他將漿果湊近鼻尖輕嗅,忽然眼睛一亮:“阿竹,你嘗過這果子嗎?”

阿竹撓撓頭:“不敢嘗,怕有毒。山裡老人說紫色的果子多半帶毒。”

雙經渡取過片乾淨的陶片,將漿果碾成泥,又取來一小撮已知的水蓼葉碾碎,分彆滴上幾滴病患的尿液——這是他從《內經》“津液辨症”裡化出的法子,濕熱之症的尿液遇苦寒藥會泛起細沫。隻見陶片上兩處都泛起細密的泡沫,且漿果的泡沫更盛。

“有用!”雙經渡起身時帶倒了藥碾子,銅錢大的柴胡粒撒了一地,他卻顧不上撿,“這果實苦寒更甚,正好彌補柴胡不足。阿竹,這植物生長的地方,附近還有多少?”

阿竹眼睛瞪得溜圓:“溪澗邊一大片呢!我昨日砍柴見著的,當時隻當是野樹……”

“好!”雙經渡往廟外走,腳步輕快了許多,“隨安,取些麻布口袋來,張婆婆,您照看棚裡的病患,我帶阿竹去采摘。”

張婆婆在後麵喊:“帶上乾糧!那溪澗離這兒得走一個時辰!”

山路崎嶇,晨露打濕了草鞋,雙經渡卻走得穩當。阿竹跟在後麵,見他時不時彎腰翻看路邊的野草,忍不住問:“先生,您怎麼知道哪種草能治病?”

“《內經》說‘天地合氣,命之曰人’,草木也是天地之氣所化,各有性情。”雙經渡指著一株開小黃花的草,“比如這蒲公英,你看它種子能隨風飄,性子就輕揚,能清上焦的熱;而那蒼術,長在陰濕的石縫裡,性子就沉,能去下焦的濕。”

阿竹似懂非懂:“就像人,有的急躁,有的沉穩?”

“正是這個理。”雙經渡笑著點頭,“辨藥如識人,得看它生在何處,長什麼模樣,有什麼氣味,久了自然能摸清性子。”

到了溪澗邊,果然見沿岸長滿了那種水蓼變種,紫黑色的果實垂在枝頭,像一串串小葡萄。雙經渡教阿竹隻摘果實和嫩葉,莖稈留著讓它再長,又囑咐采摘時避開根莖處的毒刺——方才他已發現這植物根須帶刺,想必是自我保護的性子。

“先生,這果子真的沒毒嗎?”阿竹摘了半袋,還是有些犯怵。

雙經渡摘下顆果實放進嘴裡,細細咀嚼,眉頭先是皺起,隨即舒展:“苦中帶澀,澀能固津,正好能止病患的腹瀉。你看,”他吐出果核,“若是有毒,我此刻該唇舌發麻了。”

阿竹這才放了心,手腳麻利起來。兩人采到日頭偏午,裝了滿滿三袋,沉甸甸壓得麻布口袋直往下墜。往回走時,阿竹忽然想起什麼:“先生,這野果能治病,要是被山裡的藥販子知道,定會來采了賣錢,到時候咱們又沒藥材了。”

雙經渡腳步一頓,望著遠處連綿的山巒:“《金剛經》說‘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這藥材是天地給眾生的,不該被誰獨占。”他想了想,“回去後,你教棚裡的病患家屬辨認這植物,讓他們自己去采,采來的藥材,一半留著自用,一半送醫棚,如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阿竹眼睛一亮:“這樣一來,大家既得了藥,又能幫著醫棚,還不用怕被藥販子搶了!先生想得真周全!”

回到破廟時,醫棚裡已排起長隊,幾個病患家屬正圍著隨安爭吵,見雙經渡回來,立刻湧了上來。

“雙經先生,我家男人燒得直哆嗦,藥呢?”

“我兒子上吐下瀉,再沒藥就撐不住了!”

隨安急得滿臉通紅:“大家彆急,先生這就配藥……”

雙經渡放下藥袋,朗聲說:“諸位鄉親,藥材雖缺,但天地有好生之德,後山溪澗邊有種野果能治病。阿竹,你現在就帶大家去認藥,願意自己采的,采回來我教你們怎麼用;采得多的,送醫棚一些,也算幫了其他鄉親。”

眾人先是一愣,隨即有人喊:“隻要能治病,我們願意去采!”

“阿竹小哥,快帶我們去!”

阿竹胸脯一挺,領著十幾個青壯年往後山去。張婆婆看著他們的背影,抹了把眼角:“還是先生有辦法,這法子既解了藥荒,又讓大家心裡有了指望。”

雙經渡開始分揀帶回的果實,隨安在一旁幫忙清洗。“先生,”隨安忽然問,“刺史要是知道我們用野果治病,會不會說我們胡鬨?”

雙經渡將果實倒進陶甕:“《內經》講‘知常達變’,尋常時候當用正經藥材,可眼下是急變之時,就得尋變通之法。他若問起,我自會給他解釋藥理。”他舀起瓢清水倒進甕裡,“你看這水,平時能解渴,渴極了,雪水、露水也能救命,道理是一樣的。”

傍晚時分,采藥的人陸續回來,個個背著鼓鼓囊囊的口袋。阿竹還帶回來個驚喜——幾個山民聽說是雙經渡要用藥,把家裡藏的幾捆乾葛藤也送來了。

“這葛藤能解肌退熱,正好配著野果用。”雙經渡喜出望外,當即領著眾人在廟前支起三口大鐵鍋,將野果、葛藤、青蒿按比例配好,加水煮沸。

藥香飄出半裡地,連守在城門口的衙役都聞著了,探頭往破廟這邊望。

張婆婆給排隊領藥的人挨個遞陶碗,見著王屠戶家的小子喝下藥湯,額頭漸漸冒出汗珠,忍不住對雙經渡道:“先生,您這哪是治病,是在渡人啊。”

雙經渡望著跳動的火光,火苗映在他眼底,像兩簇溫暖的星子:“渡人先渡己,能讓大家信得過這野果,信得過自己能扛過這場疫,才算真的渡了一半。”

夜色漸深,藥湯還在咕嘟咕嘟地煮著,破廟前的火光映著一張張期盼的臉。誰也沒注意,城牆拐角處,一個衙役正踮著腳張望,隨即轉身匆匆往刺史府跑去——他要告訴刺史,那個遊方僧人,竟用野果子治好了人。

想知道刺史聽聞此事會作何反應?且看下集分解。

喜歡雙經問渡請大家收藏:()雙經問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禁區之外:開局解鎖文明火種 唯一真神 我以抄經得長生,一字一句皆神通 祭壇獸武 我在三國當鍵盤俠 快穿:當心機女配拿了攻略劇本 魔門聖女懷身孕,爹是百歲老雜役? 全員攻略:是誰老婆還不一定呢! 穿越60我的簽到係統能爆肉 退休滿級大佬的養崽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