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5集:流民藥香_雙經問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雙經問渡 > 第5章 第5集:流民藥香

第5章 第5集:流民藥香(1 / 1)

第5集:流民藥香

暮色像一塊浸了墨的絨布,悄無聲息地漫過長安的城牆。太醫院的銅鈴剛敲過亥時,董承——不,如今長安城的百姓已開始喚他“雙經渡”——攥著油紙包好的藥包,身影一閃,沒入了西市旁那條堆滿雜物的窄巷。

油紙包裡的藥味混著艾草的清香,是他白天特意留出來的。三日前西市痘疹初定,王醫丞便以“太醫院藥材需供內廷”為由,封了對外施藥的棚子,那些還沒完全痊愈的患兒、城外流民,就此斷了藥路。白日裡他在太醫院整理醫案,案牘上“權貴夜宴中風,急調人參三兩”的記載刺眼得很,手邊那本祖父遺留的《金剛經》被風吹得嘩嘩作響,“眾生平等”四個字仿佛從紙頁裡跳出來,撞得他心口發悶。

“雙經渡先生?”

巷口忽然傳來一聲怯怯的呼喚,董承腳步一頓,借著月光看去,是個約莫十歲的孩童,穿著打滿補丁的短褐,懷裡緊緊抱著個破陶碗。是前幾日在痘疹棚子外,總蹲在角落看他施針的那個孩子,好像叫小石頭。

“你怎麼在這兒?”董承壓低聲音,往左右瞥了瞥。太醫院有規矩,醫官不得私自在外行醫,更彆說接觸這些被視為“賤籍”的流民,若是被王醫丞的人撞見,少不了又是一場刁難。

小石頭往後縮了縮,指了指巷尾那片低矮的窩棚:“俺娘說,您可能會來……她說您是活菩薩。”他仰起臉,鼻尖凍得通紅,“俺妹妹今天又發熱了,身上的疹子也沒消,您能不能……”

話沒說完,巷尾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咳嗽,像破風箱似的,一下下拽著人的耳朵。董承心頭一緊,沒再多問,跟著小石頭往窩棚走。

越往裡走,空氣裡的味道就越複雜。潮濕的泥土味、腐爛的菜葉味,還有隱隱約約的藥味——那是他前幾日留下的藥渣子,被人仔細收著,大概是想再煮一遍。窩棚是用茅草和破布搭的,風一吹就搖搖晃晃,幾十戶流民擠在裡麵,男女老少蜷縮在草堆上,見有人來,都警惕地抬起頭,眼裡卻又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期盼。

“是雙經渡先生!”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原本沉寂的窩棚忽然活泛起來,幾個婦人連忙把孩子往懷裡按了按,怕驚擾了他;幾個老漢拄著拐杖想站起來,卻被董承按住了。

“都坐著吧,彆驚動了巡夜的兵丁。”他聲音壓得極低,目光掃過眾人。白日裡在太醫院見慣了綾羅綢緞、膏粱厚味,此刻再看這些人的模樣,隻覺得心口像被什麼東西堵著。有個老婆婆懷裡抱著個嬰兒,那孩子小臉蠟黃,呼吸微弱,嘴唇上起了層乾皮;牆角有個壯漢,腿上生了凍瘡,潰爛處結著黑痂,卻還在幫旁邊的人補破鞋。

“先生,您快看看俺妹妹。”小石頭拉著他的衣袖,往最裡頭的窩棚走。那窩棚更矮,隻能彎腰進去,裡麵鋪著一層稻草,一個婦人半躺著,懷裡摟著個小姑娘,孩子眉頭皺得緊緊的,小臉燒得通紅,身上的紅疹比前幾日更密了些。

董承解開藥包,拿出隨身攜帶的脈枕,剛要伸手,婦人卻忽然按住了他的手,眼裡滿是惶恐:“先生,俺們……俺們沒錢。”她從懷裡掏出個布包,一層層打開,裡麵隻有幾枚磨得發亮的銅錢,“這些……夠嗎?”

董承喉頭動了動,想起《黃帝內經》裡“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的話,又想起《金剛經》裡“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的句子。他搖了搖頭,把銅錢推了回去:“治病不要錢。”

說著,他輕輕搭上小姑娘的手腕。脈象浮數,是餘熱未清之象。前幾日用的“溫邪透發”方本有效,隻是斷藥太早,邪氣又卷土重來了。他從藥包裡取出連翹、金銀花,又摸出幾塊冰糖:“這藥得用砂鍋煎,你們有嗎?”

旁邊一個老漢連忙應聲:“俺有!前幾日撿的破砂鍋,洗乾淨了還能用!”說著就顛顛地跑出去,不多時端著個豁了口的砂鍋回來,裡麵盛著半鍋渾濁的水——大概是從附近水溝裡接的。

“這水不行。”董承皺眉,“得用井水,燒開了晾溫再煎藥。”

“井……井在巷子口,被兵丁看著呢。”一個婦人囁嚅道,“說俺們這些人臟,不讓靠近。”

董承沉默片刻,起身往外走:“我去打水。”

“先生彆去!”小石頭拉住他,“兵丁凶得很,前幾天二柱哥去打水,被他們用鞭子抽了!”

董承看了看窩棚裡那些渴得直舔嘴唇的孩子,又看了看砂鍋裡那碗渾水,終究還是撥開小石頭的手:“沒事,我穿著太醫院的衣服,他們不敢怎樣。”

他剛走出窩棚,就聽見巷口傳來嗬斥聲。兩個巡夜的兵丁正用腳踹一個蜷縮在地上的少年,那少年懷裡還抱著個破碗,碗裡的稀粥灑了一地。

“哪來的叫花子!敢在這兒討食,活膩了?”兵丁的鞭子揚得高高的。

董承快步上前,擋在少年身前:“住手,他是我帶來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兵丁見他穿著太醫院的青色官服,愣了一下,隨即換上諂媚的笑:“原來是太醫官大人,您怎麼跟這些賤民混在一起?”

“他們是病患,我來送藥。”董承語氣平淡,“我要打些井水,煎藥用。”

兵丁臉上的笑僵了僵,皮笑肉不笑地說:“大人有所不知,這些流民身上帶著瘟氣,這井水是給城裡百姓用的,可不能讓他們玷汙了……”

“《禮記》有雲,‘醫不三世,不服其藥’,醫者眼中,隻有病患,無分貴賤。”董承打斷他,目光沉靜,“這井水若連病患都不能滋養,留著又有何用?”他頓了頓,從袖中摸出幾枚銅錢,“這些,算我買水的錢。”

兵丁見他語氣堅決,又有銅錢可拿,嘟囔了幾句,終究還是讓開了路。董承打了水,回來時,那被踹的少年正蹲在窩棚門口,用袖子擦著臉上的泥,見他過來,連忙站起來,怯生生地說:“謝……謝謝先生。”

“進去吧,裡麵有藥。”董承拍了拍他的肩膀,這才發現少年的胳膊上滿是青紫的傷痕。

砂鍋放在臨時搭起的土灶上,柴火劈啪地燒著,藥香漸漸彌漫開來。董承坐在草堆上,看著眾人小心翼翼地圍著砂鍋,像守護著什麼珍寶。他忽然想起祖父手注的《黃帝內經》裡有句話:“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便對眾人說:“光吃藥不行,得填飽肚子。你們要是能弄到些粗糧,我教你們煮粥,既能養胃,又能強身。”

“粗糧?”一個老漢苦笑,“能有口米湯就不錯了。”

“城西磨坊每天關門時,會有漏掉的麩皮,你們去撿些回來,洗乾淨了,和野菜一起煮,也是好的。”董承說,“《內經》上講,‘脾胃為後天之本’,把脾胃養好了,病才好得快。”

眾人聽得認真,有個年輕些的漢子忍不住問:“先生,您說……這日子,會好起來嗎?”

董承看向他,這漢子臉上有一道疤,從眉骨延伸到下巴,大概是以前打仗留下的。他想起《金剛經》裡“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卻沒直接說,隻是道:“難的時候,就想想春天。再冷的冬天,也會有花開的時候。”

藥煎好了,董承先給那個發熱的小姑娘喂了藥,又給其他人分了剩下的藥渣——能多煮一遍是一遍。忙到後半夜,他才收拾好東西準備離開。剛走出窩棚,小石頭忽然追了上來,把一個用布包著的東西塞進他手裡。

“先生,這個給您。”說完,不等董承反應,就跑回了窩棚。

董承打開布包,裡麵是半塊麥餅,硬邦邦的,上麵還留著幾個小小的牙印,大概是小石頭沒舍得吃完的。他捏著那半塊麥餅,隻覺得沉甸甸的。方才在窩棚裡,他看見小石頭啃著一塊樹皮,原來省下來的麥餅,是給他留的。

夜風更涼了,吹得他衣角翻飛。他抬頭望了望長安城的方向,宮牆巍峨,燈火璀璨,那裡住著錦衣玉食的權貴,也藏著數不清的“心病”。而這城牆之外,是掙紮求生的百姓,他們的病,在權貴眼裡或許不值一提,卻實實在在地痛在身上、刻在心上。

他把那半塊麥餅小心翼翼地揣進懷裡,仿佛揣著一團火。《黃帝內經》教他如何療愈身體的疾苦,《金剛經》教他如何安頓惶惑的心靈,而此刻,這半塊麥餅讓他明白,所謂“渡人”,從來不是高高在上的施舍,而是低下頭,看見每一個生命的重量。

往太醫院走的路上,他聽見巷子裡傳來隱約的歌聲,是那些流民在哼著不知名的調子,雖然沙啞,卻帶著一絲活氣。董承嘴角輕輕揚了揚,腳步也輕快了些。

隻是他沒注意,巷口那棵老槐樹下,有個黑影一閃而過,那雙眼睛,正死死盯著他的背影,像極了夜間覓食的狼。

這深夜的藥香,暖了流民的身,卻不知會引來怎樣的風波。雙經渡的善舉,又將把他推向何方?且看下集。

喜歡雙經問渡請大家收藏:()雙經問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愛助人為樂 我的大辮子生涯 林薇 六零軍嫂養娃:她嘎嘎亂殺 瘋批總裁,天價債,她帶球跑了 捉奸渣夫後,夫人轉嫁大佬顯懷了 風起京華,攜手一生 回到聯姻當天,我改嫁渣男小舅 熾野侵占 哈?五歲萌寶竟是隱藏小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