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11集:怪病溯源_雙經問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雙經問渡 > 第11章 第11集:怪病溯源

第11章 第11集:怪病溯源(1 / 2)

第11集:怪病溯源

長安的秋意總帶著幾分肅殺,太醫院的藥香也掩不住青磚縫裡滲出來的寒氣。董承——如今已被西市百姓喚作“雙經渡”,卻仍在太醫院做著最基礎的診務——正對著一盞搖曳的油燈,指尖撚著三指寬的醫案紙,紙上墨跡因反複摩挲而微微發皺。案上堆疊的卷宗足有半尺高,都是王醫丞今早“特意”送來的,說是“院判有令,讓雙經渡大夫挑幾個棘手的案子,顯顯本事”。

這話聽著是抬舉,董承卻從王醫丞那撇向鼻尖的眼神裡,讀出了毫不掩飾的惡意。他隨手翻了幾本,不是陳年舊案裡語焉不詳的“暴斃”,便是權貴家眷諱莫如深的“隱疾”,顯然是想讓他要麼查不出所以然,要麼觸了哪位大人的忌諱。直到翻到最底下一本,泛黃的封皮上寫著“京兆府監牢,重犯劉三,夜驚症三月”,他才停住了手。

“夜驚症?”旁邊碾藥的小周湊過臉來,鼻尖沾著點蒼術粉末,“師父,這病不算難治吧?《內經》裡說‘胃不和則臥不安’,多半是飲食積滯,或是心膽氣虛,調調就好了。”

董承沒應聲,指尖叩了叩卷宗上的批注:“每夜三更驚厥,如見鬼魅,脈沉似石,忽又浮如飛絮,諸醫束手。”他抬眼看向窗外,太醫院的高牆將月光切得支離破碎,像極了那忽沉忽浮的脈象。“尋常夜驚,脈雖亂卻有根。這‘沉似石、浮如飛絮’,倒像是……”他話沒說完,門外傳來靴底碾過碎石的聲響,王醫丞的聲音帶著假笑飄進來:“雙經渡大夫,這案子可還合心意?劉三是戶部侍郎親審的貪腐重犯,據說贓款數目驚人,若能治好他的怪病,侍郎大人定會記你一功啊。”

董承起身拱手,語氣平靜:“醫病不分貴賤,既是病患,自當儘力。”

王醫丞皮笑肉不笑地掃了眼案上的醫案:“聽說你治那些流民,總愛念些‘無人無我’的經文,不知對這朝廷欽犯,也打算用這法子?”

“醫理為體,禪意為用。”董承目光坦然,“《內經》言‘心者,君主之官’,心亂則脈亂。若能讓患者心定,藥效自會加倍。”

王醫丞撇了撇嘴,甩下句“彆耽誤了時辰,明日一早京兆府就來接人”,轉身離去時,袍角帶起的風卷走了案上一片藥渣。

小周望著他的背影,小聲道:“師父,這王醫丞明擺著挖坑呢。那劉三是重犯,要是治不好,或是治出點岔子,咱們都得受牽連。”

董承拿起那本卷宗,指尖在“脈沉似石,忽又浮如飛絮”上輕輕劃過:“越是古怪的病症,越藏著被忽略的根源。你還記得《內經·靈樞》裡說的‘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嗎?脈象亂,是因為氣血亂;氣血亂,未必全是臟腑的緣故。”他看向小周,“去把祖父留下的那套銀針取來,再備上安神的酸棗仁、茯神,明日隨我去監牢。”

小周雖仍有顧慮,卻還是應聲去了。油燈下,董承翻開祖父批注的《黃帝內經》,在“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那頁,祖父用朱筆寫著:“七情所傷,非藥能全解,需尋其‘恐’之根源,解鈴還須係鈴人。”他指尖點在“恐”字上,若有所思。

次日天未亮,京兆府的馬車便停在了太醫院門口。兩名衙役麵色肅穆,見了董承也隻是略一點頭,語氣生硬:“董大夫,請吧,劉三昨夜又鬨了半宿,牢頭快按不住了。”

馬車碾過朱雀大街的青石板,董承撩開布簾,見街旁已有早起的商販支起攤子,西市的方向隱約傳來孩童的嬉鬨聲。三日前,他在西市用《內經》的“溫邪透發”方救下那批痘疹患兒時,百姓自發喊出的“雙經渡”三個字,此刻仿佛還在耳邊回響。他輕輕合上簾,心中默念:眾生平等,無論是街頭流民,還是監牢重犯,其病痛皆是真實,醫者豈能因身份而分厚薄?

到了京兆府監牢,一股黴味與血腥氣混雜著撲麵而來。穿過層層鐵門,儘頭的牢房裡,一個形容枯槁的漢子正蜷縮在草堆上,頭發像亂草般糾結,眼窩深陷,顴骨高聳,明明才三十多歲,看著卻像五十許人。聽到腳步聲,他猛地抬起頭,雙眼布滿血絲,喉嚨裡發出嗬嗬的聲響,像受驚的野獸般往牆角縮去。

“就是他,”牢頭抹著額頭的汗,“每到三更就這樣,又哭又笑,說看到滿地金銀變成了毒蛇,還說有人拿著刀要割他的舌頭。綁都綁不住,昨夜把自己胳膊都撓出血了。”

董承示意牢頭打開牢門,衙役立刻警惕地按住腰間的刀:“董大夫,這劉三是重犯,您可得當心。”

董承點頭,獨自走進牢房,將藥箱放在地上,緩緩蹲下。劉三見他靠近,突然尖叫一聲,雙手抱頭:“彆過來!我沒貪!那些銀子不是我的!是它們自己跑我家裡來的!”

董承沒有再靠近,隻是輕聲道:“我是來給你看病的,不審案子。”他從藥箱裡取出脈枕,“能否讓我看看你的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三眼神渙散,嘴裡胡亂念叨著:“銀子是毒蛇……會咬人的……都怪那李掌櫃,非要塞給我……”

董承耐心等他情緒稍緩,慢慢將脈枕遞過去。劉三盯著脈枕看了半晌,忽然像是想起了什麼,顫抖著伸出手。那隻手布滿老繭,指縫裡還嵌著泥垢,手腕上有幾道新的抓痕。

董承三指搭脈,隻覺脈象沉澀如石,仿佛有千斤重物壓著氣血流通;片刻後,又猛地浮起,快得像斷線的風箏,毫無根基。他眉頭微蹙,這脈象與卷宗記載絲毫不差,確實是“沉似石,忽又浮如飛絮”。他收回手,又看了看劉三的舌苔,舌質紫暗,苔厚膩,顯然是有鬱積。

“你發病前,是不是受過驚嚇?”董承聲音平緩,像在說家常。

劉三猛地一哆嗦,眼神裡閃過恐懼:“沒……沒有……我什麼都沒看見……”

“《內經》說‘恐則氣下’,恐懼會讓氣血往下沉,像石頭一樣堵在丹田;可若是恐懼到了極致,又會讓氣亂往上衝,像飛絮一樣無根無據。”董承語氣不變,“你的脈,就是又怕又亂,所以才忽沉忽浮。”

劉三的嘴唇哆嗦著,額頭上滲出冷汗:“我……我真的不知道……那天我隻是去李掌櫃的綢緞莊收賬,他突然塞給我一個箱子,說……說讓我幫他存幾天……”

“箱子裡是什麼?”董承追問。


最新小说: 長生修仙:從煉器師開始肝滿修仙百藝 我愛助人為樂 我的大辮子生涯 林薇 六零軍嫂養娃:她嘎嘎亂殺 瘋批總裁,天價債,她帶球跑了 捉奸渣夫後,夫人轉嫁大佬顯懷了 風起京華,攜手一生 回到聯姻當天,我改嫁渣男小舅 熾野侵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