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22集:醫案為證_雙經問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雙經問渡 > 第22章 第22集:醫案為證

第22章 第22集:醫案為證(1 / 1)

第22集:醫案為證

長安城的晨霧還未散儘,太醫院後院的藥香已漫過青磚灰瓦。雙經渡董承)伏在案前,指尖撚著一枚剛曬乾的紫蘇葉,葉片邊緣的鋸齒在晨光裡泛著淺黃,像極了他此刻心緒——看似平靜,卻藏著不易察覺的鋒芒。

“師父,這黃芩的絨毛總也篩不乾淨。”小周蹲在竹篩旁,鼻尖沾了點土黃色的藥粉,活像隻剛偷嘗過蜜的小鬆鼠。他手裡的竹篩晃得太急,幾粒黃芩籽蹦到了雙經渡的醫案上。

雙經渡抬頭,眼底漾開一絲暖意。自半月前收下這孤童,後院便多了幾分活氣。小周雖年少,卻懂事得緊,碾藥時會記得按“春碾夏曬,秋晾冬藏”的古法來,記藥方時連他隨口提的“生薑解半夏毒”都一筆一畫抄在麻紙上。此刻見藥籽亂蹦,雙經渡沒責怪,隻拾起一粒塞進小周手裡:“你瞧這籽,外皮雖糙,裡頭卻藏著生芽的勁。做醫活就像孵這籽,急不得。”

小周攥緊藥籽,臉一紅,正想再說些什麼,院牆外突然傳來一陣細碎的腳步聲。那聲音極輕,卻在寂靜的清晨裡格外清晰,像有人踮著腳在青磚上挪步。雙經渡眉頭微蹙——太醫院的雜役送水、藥農送藥,腳步從不會這麼鬼祟。

他不動聲色地將案上的《黃帝內經》殘頁往書卷裡掖了掖,指尖觸到紙頁邊緣祖父寫的“心亂則脈亂,脈亂則藥難達”,心頭猛地一沉。前日為戶部尚書之子解毒後,尚書在朝堂上提了句“太醫院有位董醫官,醫術與心性皆難得”,當時他隻當是句尋常誇讚,如今想來,這話怕是已落進了某些人耳朵裡。

“小周,去把前院的曬藥架挪到簷下,看這天色,怕是要落雨。”雙經渡的聲音平穩如常,目光卻掃過院角那棵老槐樹——樹後影影綽綽,似乎藏著個人。

小周應了聲,抱起曬藥架往簷下走。經過槐樹時,他猛地抬頭,樹後那人慌忙縮了回去,衣角卻被枝椏勾住,露出半片青色的官服裡襯。小周心裡一緊,快步走到雙經渡身邊,壓低聲音:“師父,是……是王醫丞身邊的劉醫官。”

雙經渡筆尖一頓,墨滴在宣紙上暈開個小小的黑點,像顆沉甸甸的石子落進心湖。王醫丞對他的敵意,他早看在眼裡。從入太醫院第一天起,王醫丞就因他“非世家出身”處處刁難:讓他在寒冬臘月裡清洗藥材,故意將錯標藥性的醫書給他研讀,甚至在他為流民施藥時,暗中命人把藥桶打翻在泥水裡。可從前的刁難,多是擺在明麵上的輕視,像這般派人監視,還是頭一遭。

“莫慌。”雙經渡將那枚紫蘇葉放進藥臼,碾杵落下時發出沉穩的“咚咚”聲,“他想看,便讓他看。隻是咱們得把手裡的活計,做得更仔細些。”

他轉身從樟木箱裡取出一摞泛黃的紙卷,最上麵那卷的封皮寫著“長安行醫錄”,字跡是他慣用的小楷,工整卻不刻板,帶著幾分醫者特有的溫潤。這是他入太醫院後便開始整理的醫案,每一頁都記著患者的脈象、症狀、用藥,連施針的穴位、煎藥的火候都寫得清清楚楚。隻是從前記錄,多是為了複盤醫術,此刻再翻,他忽然明白——這些紙頁,或許會成為他日後自證清白的憑證。

“小周,取些新的宣紙來,再備些朱砂。”雙經渡將醫案攤開,指尖劃過其中一頁,“你看這則,城西張屠戶的‘積滯症’,當時用了‘保和丸’,卻因他嗜酒,不得不加三錢葛花解酒。這用藥的變通,得記明白。”

小周雖不解師父為何突然要重抄醫案,卻還是依言取來紙筆。朱砂研開時,空氣中飄來淡淡的礦物腥氣,與藥香混在一起,竟生出種奇特的安寧感。雙經渡提筆蘸墨,先寫下“患者:吏部侍郎,病症:鬱結成疾,脈象:沉而不暢,似有阻滯”,寫到“診治之法”時,他頓了頓,想起當時用的“疏肝理氣湯”,更想起那句勸侍郎放下執念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筆尖懸在半空,他忽然意識到,王醫丞若要發難,定會拿他“引佛經治病”說事。長安城裡的醫者,講究“醫道同源”,卻絕容不下“佛理摻醫”。王醫丞隻需一句“惑亂人心”,便能讓他在太醫院再無立足之地,甚至可能被扣上“借醫傳教”的罪名——那在當朝,可是足以掉腦袋的大罪。

“師父,怎麼不寫了?”小周見他停筆,忍不住問道。

雙經渡望向窗外,晨霧已散,日頭爬上屋脊,將槐樹葉的影子投在地上,忽明忽暗,像極了人心的變幻。他想起祖父臨終前,將那本《金剛經》交給他時說的話:“經書是渡人的舟,卻不是撐船的篙。醫人的,終究是你的手,你的心。”

他深吸一口氣,將筆從墨碟裡抽出,在宣紙上寫下:“用藥:柴胡三錢,白芍五錢,枳殼三錢……”寫完藥方,他換了支蘸朱砂的筆,在旁邊另起一行,卻沒有寫佛經,隻記下“患者憂思過度,需囑其‘減思慮,寬心胸’,每日晨起散步半個時辰,忌生冷油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小周看得發愣:“師父,你從前說的‘如夢幻泡影’,不記下來嗎?那話對張侍郎可管用了。”

雙經渡放下筆,摸了摸小周的頭:“醫案是給同行看的,得讓他們明白‘為何用藥’;而勸人寬心的話,是給患者聽的,得讓他們懂得‘為何要好好活著’。這兩樣,得分開記才清楚。”他轉身從樟木箱底層取出個新的藍布冊子,封麵題著“渡心雜記”,“那些開解人心的話,咱們記在這裡。”

他翻開冊子,提筆寫下“侍郎憂升遷,執於‘得失’二字。可世事如脈,有浮有沉,若一味求浮,反會滯澀。當學水之性,遇方則方,遇圓則圓,雖曲而能達。”這段話裡,沒有半句佛經,卻藏著《金剛經》“應無所住”的道理。

小周看著師父一邊寫醫案,一邊記雜記,忽然懂了:師父是在做防備。他想起前幾日劉醫官在藥庫門口,故意向其他醫官念叨“董承給人看病,不先號脈,倒先講些‘空啊虛啊’的渾話”,當時他隻當是劉醫官胡言,此刻才明白,那些話怕是早已傳到王醫丞耳裡,正被一筆一筆記在“黑賬”上。

“師父,我幫你抄。”小周拿起筆,學著雙經渡的樣子,先在醫案上記下“城南李寡婦,產後血虛,脈細如絲”,又在雜記裡寫“勸其莫念亡夫,念則心傷,心傷則血難生。當惜眼前稚子,母愛若春陽,自能暖己暖人”。他字雖稚嫩,心意卻真,寫著寫著,鼻尖又開始冒汗。

碾藥的“咚咚”聲,寫字的“沙沙”聲,偶爾夾雜著小周的提問“師父,‘梅核氣’是不是得加些桔梗?”,讓後院的時光變得格外踏實。樹後的劉醫官起初還支棱著耳朵,想聽到些“借佛經惑眾”的證據,可聽來聽去,隻有嚴謹的醫理、細致的醫囑,連半個“佛”字都沒聽見。他蹲得腿麻,又怕被發現,隻好悄悄溜走,臨走時還在心裡犯嘀咕:這董承,難道轉性了?

日頭爬到正中時,雙經渡已抄完三十則醫案,“渡心雜記”也記滿了五頁。他將醫案按時間順序理好,放進樟木箱的上格,又把“渡心雜記”鎖進箱底的小抽屜裡。做完這一切,他才發現手心竟有些汗濕——不是怕,而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清醒。

他忽然想起蘇伯前幾日送來的那包“防風”,蘇伯當時說:“這藥能祛風,更能固表。人在世間,就像這藥,既要能驅散外邪,又得守住自己的根本。”那時他隻當是說藥材,此刻才懂,蘇伯是在教他如何在風波裡立足。

“師父,劉醫官走了。”小周趴在牆頭望了望,回頭時眼睛亮晶晶的,“他走的時候,臉拉得老長,像吞了黃連似的。”

雙經渡笑了,拿起那枚紫蘇葉,放進小周手裡:“你瞧,這葉子能解表散寒,可若沒人識得它的用處,跟枯草也沒兩樣。咱們做醫人,既要懂藥的性子,更得懂人的心思。”他望向太醫院的朱紅大門,門內是權貴的爭鬥,門外是百姓的疾苦,而他夾在中間,能依靠的,或許就是這些一筆一劃寫下的醫案,和那顆始終向著“眾生平等”的心。

忽然,前院傳來一陣喧嘩,有人高聲喊著“王醫丞到”。雙經渡握著小周的手緊了緊,指尖觸到那枚紫蘇葉的鋸齒,冰涼卻紮實。

王醫丞此刻前來,是為了什麼?他是否已經布好了針對雙經渡的羅網?且看下集。

喜歡雙經問渡請大家收藏:()雙經問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破爛戰神 修仙:從肝熟練度開始證道長生 掌控本源雷靈根,無敵才剛剛開始 玄幻:築基?不,是詭蟲在開飯 破封修凡錄 煙火人家,廢徒老公逆襲記 HP白眼給你頂級魔藥天賦 重生秦建國 穿成惡毒雌性被全星際覬覦 直播忽悠異界,你管這叫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