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第120集:移心結漸解_雙經問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雙經問渡 > 第120章 第120集:移心結漸解

第120章 第120集:移心結漸解(1 / 1)

第120集:移心結漸解

破廟的梁上還掛著半串風乾的艾草,是前日石生趁著晴日掛上去的。風從破損的窗欞鑽進來,帶著巷外腐爛菜葉的氣息,吹動艾草發出細碎的沙沙聲,倒像是誰在低聲絮語。

雙經渡正蹲在灶台邊,看著陶鍋裡翻騰的藥湯。黃芩與板藍根的苦味混著蘆根的清冽,在蒸騰的熱氣裡彌漫開來,壓過了廟中若有若無的穢氣。他伸手在鍋沿上方懸了懸,感受著熱氣的溫度,指尖微顫——這鍋藥要熬足三炷香,火候差一分,藥效便弱一分。《黃帝內經》裡說“藥有君臣佐使,火有文武緩急”,治病如治國,半點急躁不得。

“先生,周婆婆又坐在那石頭上了。”石生的聲音從廟門方向傳來,帶著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卻又藏著幾分猶豫。

雙經渡回頭時,正看見石生搓著衣角,目光瞟向廟角那堆新壘的石塊。周老婦就坐在那塊最大的青石上,背脊佝僂得像株被霜打蔫的蘆葦。三天前,她兒子的骨灰就是用那塊破布裹著,埋在廟後那片剛翻過的土裡。自那以後,她便日日守在這堆石頭旁,像尊不會說話的石像。

藥湯在鍋裡“咕嘟”冒泡,雙經渡用木勺輕輕攪了攪,沉在鍋底的藥渣打著旋兒浮起,又緩緩落下。“去,把那碗溫好的米湯端給她。”他的聲音很輕,像落在水麵的羽毛,“就說,是今早剛碾的新米,村裡王大嬸送來的。”

石生應了聲,轉身去取牆角的粗瓷碗。那碗米湯確實是王大嬸給的——王大嬸的小孫子前幾日高熱不退,是雙經渡用刺絡放血救回來的,如今病好了,便總想著往廟這邊送些吃食。石生捧著碗走到周老婦身邊時,看見她膝頭放著半塊撕碎的麻布,是從她兒子生前穿的那件補丁衣服上拆下來的,布角都被摩挲得起了毛邊。

“周婆婆,喝點米湯吧。”石生把碗遞過去,手腕不自覺地繃緊了。這三天,他試過給她送藥、送水、送乾糧,換來的不是沉默,就是被狠狠推開的手臂。有一次他急了,說“您不吃東西,怎麼有力氣給您兒子上墳”,換來的是周老婦突然紅著眼罵他“毛頭小子懂什麼”。

周老婦這次沒推,也沒說話,隻是眼珠動了動,目光落在石生捧著的碗上。米湯的熱氣在她眼前凝成薄薄的霧,她眼角的皺紋裡還沾著些塵土,像是許久沒好好洗過臉。石生想起自己爹進山采藥前,總愛用熱毛巾給娘擦臉,說“人活著,就得乾乾淨淨的”,心裡忽然有點發酸。

“我爹……我爹也不知道在哪。”石生蹲下來,把碗往她麵前又遞了遞,聲音低了些,“前兒個去山裡采藥,遇見個老爺爺,他說我爹可能去鄰縣了,那邊也有瘟疫,缺郎中。我想著,我多幫先生做點事,等爹回來,準誇我長大了。”

周老婦的手指動了動,那隻枯瘦的手背上還留著前日抓撓泥土的指甲印。她盯著石生被藥汁染黃的指尖,忽然開口,聲音啞得像被砂紙磨過:“你爹……還能回來?”

石生愣了一下,隨即用力點頭:“能!肯定能!我爹識得百草,本事大著呢,什麼疫氣都近不了他的身。”他說得急,臉頰都漲紅了,像是怕自己說慢了,這話就不靈驗了。

周老婦的目光慢慢移到廟後那片土地上,那裡新翻的泥土還沒被雨水壓實,隱約能看出一個小小的土堆。她兒子是染了疫的第三天走的,走的時候眼睛還睜著,像是有什麼沒說的話卡在喉嚨裡。她總覺得,是自己沒看好他,要是那天不讓他去街口買米,他就不會被染了疫的貨郎撞上。這念頭像根毒刺,日夜紮在她心口,連呼吸都帶著疼。

“先生說,人這一輩子,就像這藥草。”石生見她不說話,又撿起旁邊一根乾枯的艾草,“有的能活三季,有的隻能活一季,不是誰能說了算的。但隻要好好長過,就不算白來。”他說這話時,眼睛亮晶晶的,像是把雙經渡教他的話全刻在了心裡。

周老婦的喉結動了動,忽然抬手,接過了石生手裡的碗。米湯已經不那麼燙了,她捧著碗,指尖觸到瓷碗的涼意,竟覺得那點涼絲絲的感覺順著指尖往上爬,爬到心口,壓下了些許灼人的疼。她慢慢舀了一勺,送到嘴邊,米湯的米香混著淡淡的甜味在舌尖散開,這是她兒子走後,她第一次嘗到食物的味道。

石生看得眼睛一亮,剛想說話,卻見雙經渡從灶台那邊走過來,衝他輕輕搖了搖頭。雙經渡手裡拿著塊乾淨的麻布,是他從自己行囊裡翻出來的,布角還繡著半朵褪色的蓮花——那是他早年在寺裡時,一位師太送他的。

“石生,你去把那邊幾個空藥罐洗了。”雙經渡的聲音很穩,目光落在周老婦身上時,帶著種沉靜的溫和,“記得用沸水煮一煮,《內經》說‘穢濁所聚,必以烈火清之’,罐子乾淨了,熬出來的藥才管用。”

石生應聲跑開了,廟角隻剩下雙經渡和周老婦。風又起了,吹得周老婦鬢角的白發貼在臉上,她抬手想把頭發捋開,動作卻慢得像生鏽的零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那孩子,爹娘都沒了。”雙經渡在她身邊坐下,沒看她,隻是望著廟門外來來往往的人影——那些都是這幾日被疫情逼得走投無路,投奔到破廟來的百姓,“他爹是個藥農,前陣子進山采藥,遇上山洪,再也沒回來。他娘去年染了風寒,沒錢治,也走了。”

周老婦舀米湯的手頓住了。她想起這幾日總看見石生跑前跑後,給病人喂藥、燒火、打掃,累得滿頭大汗也不吭聲,原來這孩子……比她還苦。

“他每天天不亮就去山裡采藥,說多采點,就能多救幾個人。”雙經渡撿起地上一根小石子,在泥地上畫了個簡單的圓圈,“我問他怕不怕,他說不怕,他爹教過他,救人的時候,鬼神都得繞著走。”

周老婦的眼眶忽然熱了。她想起自己兒子小時候,也總愛跟在她身後,說“娘,等我長大了,掙了錢,就給你買新棉襖”。那時候的日子雖苦,卻總覺得有盼頭,不像現在,心裡空落落的,像是被掏走了一塊。

“《金剛經》裡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雙經渡的聲音很輕,卻像敲在銅鐘上,帶著悠長的回響,“不是說讓你忘了,是說彆被這念想困住。你兒子若在天有靈,見你這樣糟踐自己,怕是也不安心。”

周老婦的肩膀開始微微發抖,手裡的碗晃了晃,幾滴米湯濺在衣襟上,她卻渾然不覺。這些天,她總覺得自己的世界塌了,活著也沒什麼意思,可聽著雙經渡的話,看著石生忙碌的背影,心裡那根緊繃的弦,好像忽然鬆了些。

“那邊有幾個輕症的,昨天剛退了燒,手腳還軟著。”雙經渡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塵土,“石生一個人忙不過來,你要是有力氣,幫著遞遞水、換換布巾?”他沒說“你該振作起來”,也沒說“你要好好活著”,隻是像托付一件平常事那樣,把一個小小的差事放在她麵前。

周老婦抬頭看著他,見他眉眼溫和,眼神裡沒有憐憫,也沒有催促,就像在說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她低頭看了看手裡的空碗,又看了看廟中間那些躺臥的病患,有老人,有孩子,一個個都跟她前些日子一樣,眼裡帶著惶恐和絕望。

“我……我能行嗎?”她的聲音還是啞的,卻比剛才多了點活氣。

雙經渡笑了笑,眼角的紋路舒展開來:“怎麼不行?你兒子小時候生病,你不是也整夜守著嗎?照顧人這回事,你比我們都懂。”

周老婦慢慢站起身,腿有些麻,踉蹌了一下。雙經渡伸手想扶,她卻擺了擺手,自己穩住了腳步。她把空碗放在石頭上,拍了拍衣襟上的塵土,動作雖然緩慢,卻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堅定。

走到廟中間時,一個約莫五六歲的孩童正哭鬨著不肯喝藥,藥汁灑了一身,旁邊他娘急得直掉眼淚。孩童看見周老婦走過來,哭得更凶了,大概是被她憔悴的樣子嚇到了。

周老婦停下腳步,蹲在孩童麵前。她沒說話,隻是伸出枯瘦的手,輕輕擦掉孩童嘴角的藥漬。那動作很輕,帶著一種近乎本能的溫柔,就像當年給自家兒子擦嘴一樣。

“這藥不苦的。”她啞著嗓子說,聲音裡帶著點自己都沒察覺的暖意,“喝了藥,病就好了,就能跟你娘回家了。”

孩童愣愣地看著她,哭聲漸漸小了。他娘趁機端起藥碗,這次,孩童沒再掙紮,乖乖地張開了嘴。

周老婦看著孩童喝下藥,心裡忽然覺得,好像有什麼東西,從空落落的地方慢慢長了出來。她抬起頭,看見雙經渡站在灶台邊,衝她點了點頭,陽光從他身後的窗欞照進來,在他身上鍍上一層淡淡的金光。

風還在吹,艾草還在響,破廟裡的藥香,似乎比剛才更濃了些。

想知道周老婦能否徹底走出陰霾?且看下集分解。

喜歡雙經問渡請大家收藏:()雙經問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愛助人為樂 我的大辮子生涯 林薇 六零軍嫂養娃:她嘎嘎亂殺 瘋批總裁,天價債,她帶球跑了 捉奸渣夫後,夫人轉嫁大佬顯懷了 風起京華,攜手一生 回到聯姻當天,我改嫁渣男小舅 熾野侵占 哈?五歲萌寶竟是隱藏小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