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九年的夏日的陽光,毫無保留地傾瀉在襄陽城頭,將每一塊牆磚都烤得滾燙。然而,比陽光更熾熱的,是整座城市幾乎要沸騰的人心。從幾天前開始,官府就貼出告示,北伐鮮卑、大獲全勝的主公林羽,即將在今日凱旋。天剛蒙蒙亮,城中萬人空巷,男女老幼簞食壺漿,湧上清掃得一塵不染的街道,翹首以盼。商賈們自發地掛出紅綢,小販的貨擔裡堆滿了應時的瓜果和解渴的涼茶,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節慶般的喧囂與期待。
辰時剛過,遠方的地平線上,傳來了低沉而富有節奏的戰鼓聲。先是如遠雷隱隱,旋即越來越響,震得人心口發麻。緊接著,一麵玄色金邊的“林”字大纛率先出現在官道的儘頭,在夏日微風中獵獵招展。隨後,是如林的槍戟,反射著刺眼的陽光,如同一片移動的金屬森林。盔明甲亮的騎兵隊伍率先入城,戰馬噴著響鼻,蹄聲鏗鏘,馬上的騎士雖然麵帶征塵,但眼神銳利,腰杆挺得筆直,帶著一股百戰餘生的煞氣與驕傲。緊隨其後的是步伐整齊、刀盾森然的步兵方陣,沉重的腳步踏在青石板上,發出悶雷般的回響,引得道路兩旁的百姓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
“主公萬歲!荊襄萬勝!”
歡呼聲如同潮水,一波高過一波。孩子們騎在父親的肩頭,揮舞著小小的旗幟;老人們抹著激動的眼淚,喃喃念著祖宗保佑;年輕的女子們則踮著腳尖,努力想看清那位傳說中戰無不勝的年輕主君的模樣。
林羽端坐在八匹神駿牽引的金根車上,並未身著戎裝,而是一身象征最高權力的玄色冕服,十二章紋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他麵容平靜,目光緩緩掃過歡呼的人群,時而微微頷首,舉手投足間,已是一派威加海內的雄主氣度。諸葛亮乘馬隨行在車駕之側,依舊是那身素淨的文士袍,羽扇輕搖,仿佛周遭的喧囂與他無關,唯有那雙深邃的眼眸,在掠過某些細節時,會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思量。得勝還朝,榮光萬丈,但他們二人都清楚,這喧鬨的背後,是更加複雜和嚴峻的天下棋局。
盛大的凱旋儀式持續了整整一個上午。直到午時,林羽的車駕才在親衛的簇擁下,緩緩駛入戒備森嚴的州牧府。
翌日,承運殿內,鐘鼓齊鳴,文武百官依序而立,氣氛莊嚴肅穆。大朝會開始,林羽首先頒布了對北疆之戰有功將士的封賞詔令。他的聲音沉穩有力,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
“北疆大捷,賴將士用命,謀臣運籌。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此乃立國之本!”他目光如電,掃過階下眾臣,“張飛聽封!”
“末將在!”張飛聲若洪鐘,出列抱拳。
“加封汝為車騎將軍,假節鉞,仍領並州都督,總攬北疆軍事,賜金千斤,帛萬匹!”
“謝主公!”張飛虎目含光,轟然應諾。
“黃忠聽封!加封衛將軍,賜爵關內侯,增邑千戶!”
“趙雲聽封!加封鎮東將軍,賜爵亭侯!”
“馬超聽封!加封征西將軍,賜爵亭侯!”
徐晃、魏延等將領也依次出列,各有升遷厚賞。輪到文臣謀士,林羽的語氣多了幾分敬重:“諸葛亮總攬全局,算無遺策,加封光祿勳,錄尚書事!”這意味著諸葛亮的權柄更進一步,真正成為了文官之首。龐統、法正、陸遜等人亦獲重賞。整個封賞過程持續了近一個時辰,殿內氣氛熱烈,受賞者感激涕零,未得重賞者亦感振奮,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封賞既畢,林羽話鋒一轉,不再談論戰事,而是落在了內政根本之上。“北疆雖安,然天下未定。內修政理,強基固本,方為征伐之資。”他隨即頒布了一係列政令:頒布《勸農令》,減免並、涼、益等新定邊州三年賦稅,由官府提供糧種耕牛,大力招募流民墾荒;命諸葛亮與徐庶主持,嚴格考核各級官吏,擢廉黜貪,尤其要簡拔寒門中有才學的士子;擴建襄陽太學及各州郡學官,廣納士子,修纂典籍;降低關市之稅,疏通南北商路,甚至在江陵等地設“市舶司”管理貿易。這一係列舉措,旨在將軍事勝利轉化為穩固的統治根基,展現出林羽不僅善戰,更善治的雄主之姿。
朝會散去,已是午後。林羽回到內府,凱旋的喧囂之外,另一重微妙的波瀾正在蕩漾。他攜鮮卑貴女蘇娜與烏蘭珠返回的消息,早已傳遍內苑。周芷作為正室,展現出主母的大氣與沉穩,早已命人將新建的“胡璿苑”打理妥當,一應用度皆按高標準配備,還派了得力的嬤嬤和侍女前去教習漢禮漢語。當林羽前去探望時,周芷溫言道:“夫君放心,二位妹妹初來乍到,妾身已安排妥當,斷不會讓她們受了委屈。”言語間,既儘了主母之責,也微妙地定了“妹妹”的名分。
孫尚香性子率真,在自家院落裡舞了一回劍,對陪練的侍女嘟囔道:“打勝仗自是好事,怎又帶回來兩個?”但見林羽隨後便來探望她和女兒林瓔,言語間對吳國太和她依舊尊重關懷,那點不快也就散了,反而覺得夫君念舊情。大喬和小喬聽聞消息後,隻是在所居的椒蘭殿對坐品茗,小喬撫琴一曲,琴音幽微,大喬輕歎一聲:“身在局中,身不由己。我等姐妹,但求安穩度日罷了。”她們深知此事關乎政治,沉默是最好的應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特彆的當屬張春華。她產後一直在秋梧院靜養,深居簡出。聽聞此事時,她正抱著繈褓中的女兒林玥在窗邊曬太陽。她麵無表情地聽著貼身老嬤嬤的低聲稟報,隻是將懷中的女兒抱得更緊了些,手指無意識地拂過孩子細嫩的臉頰,眼神深處,是化不開的冰冷與一種近乎決絕的沉寂。複仇之念與借力之思,在她心中交織得更深。
林羽自然清楚內府的這些心思。他偶爾會在傍晚信步至胡璿苑,蘇娜和烏蘭珠起初驚懼不安,行禮時連頭都不敢抬。林羽並不急切,隻是溫言詢問些草原上的風土人情,牛羊如何放牧,部落如何遷徙,偶爾賞賜些江南的絲綢和精巧玩物。他態度威嚴卻並不暴戾,讓二女稍稍安心,但身處異鄉,言語不通,未來命運如何,依舊是一片茫然。對林羽而言,納胡女實為政治羈縻,遠勝十萬雄兵。
林羽強勢崛起與北疆大捷的消息,如同巨石投入池塘,激起的漣漪迅速擴散至天下每一個角落。
鄴城,魏王府內,曹丕將那份詳細描述雁門之戰的密報狠狠摔在地上,臉色鐵青。“十萬控弦之士!竟如此不堪一擊!林羽……林羽!”他低聲咆哮,殿內近臣噤若寒蟬。謀士劉曄出列,沉聲道:“大王息怒。林羽雖勝,然其力戰之餘,損耗必巨。並州新附,百廢待興,其主力需鎮守北疆,短期內無力大舉南下。此乃天賜良機於我!”他提出三策:上策,遣使攜重金秘密前往遼東,遊說公孫度襲擾林羽後方;中策,命曹真、張合在官渡一線增兵佯動,震懾關羽、趙雲;下策,嘗試與孫權暗中聯絡,共謀喘息。曹丕壓下怒火,冷然道:“公孫度,貪婪野人,或可一試。曹真、張合即刻陳兵邊境!至於孫權……哼,塚中枯骨,不足與謀,但可遣使試探。”他心中盤算,必須利用林羽暫時無暇南顧的時機,為曹魏爭取最大的生存空間,同時,他也沒忘記詢問逃入烏桓的袁尚、袁熙兄弟的近況,得知他們似有異動,隻冷笑著下令幽州嚴密監視。
與此同時,建業的孫權,接到了林羽那份言辭客氣卻充滿耀武揚威意味的國書,以及其納鮮卑貴女的消息。他氣得當場砸了心愛的硯台,在殿內來回疾走。“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張昭、魯肅力主隱忍,勸他鞏固內部,開發山越。而呂蒙等少壯派將領則慷慨陳詞,認為荊州空虛,是天賜良機。孫權內心矛盾至極,既懼林羽兵威,又極度不甘,江東的戰略方向陷入了激烈的爭論,遲遲無法決斷。
南中方麵,陸遜與法正的配合愈發默契。陸遜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法正則奇謀迭出,不斷分化孟獲的盟友。最新戰報顯示,孟獲已被困在禿龍洞一帶,內無糧草,外無援軍,其部下離心離德,連其妻祝融夫人也暗中從襄陽傳來消息,憂心忡忡地為丈夫求情。南中的徹底平定,似乎隻是時間問題。
夜幕降臨,州牧府書房內,燭火通明,隻剩下林羽與諸葛亮二人。窗外蟬鳴陣陣,更襯得室內寂靜。
“孔明,北疆暫安,然天下之勢,依舊三分。下一步,棋該如何落子?”林羽輕叩案幾,目光落在巨大的山河輿圖上。
諸葛亮羽扇輕搖,從容應道:“主公,今我大勢已成,北驅胡虜,西撫羌氐,南鎮諸蠻,坐擁荊、益、雍、秦、涼、並六州之地,確可堂堂之陣,步步為營。亮有上中下三策,供主公決斷。”他起身指向地圖上的中原腹地,緩緩道來,“上策,鞏固根本,東出函穀。主公現已全據關中形勝之地,成高屋建瓴之勢。當務之急,是穩固雍、秦,積糧練兵,結好關中士族,修繕潼關、武關之險。待中原有變,則可命一上將軍自潼關東出,席卷豫、兗;另遣一軍自荊州北上,兵鋒直指宛、洛。兩路並進,使曹丕首尾難顧,則中原可圖,天下之勢定矣。”
他羽扇微移,指向東南:“中策,威壓江東,迫其臣服。利用我水軍優勢,陳兵大江,不斷施壓,同時離間其內部。孫權新敗,內部不穩,待其內亂或勢衰,或可傳檄而定,不戰而屈人之兵。”
最後,他指向河北:“下策,即刻北伐,與曹丕決戰於河北。此策雖快,然我軍方定關中,根基未固,且千裡遠征,補給艱難。若孫權背盟來襲,或關中豪強有變,則恐腹背受敵,非萬全之策也。”
林羽凝視著地圖上那猶如巨獅匍匐的關中平原,以及東麵一馬平川的中原大地,沉默良久。關中,強秦、盛漢的龍興之地,如今已在他掌中,東出的門戶已然洞開。他終於開口,聲音堅定:“孤意,取上策!先固關中根本,安撫民情,積蓄力量。對江東,以威懾、分化為主,暫不逼其狗急跳牆。待雍秦穩固,南中平定,再東出函穀,觀曹、孫之變,尋機而動!”
“主公英明!”諸葛亮躬身,眼中儘是讚許。一幅以雍容氣度席卷天下的戰略藍圖,已然在君臣心中繪就。
夏夜的襄陽,燈火闌珊,看似平靜的州牧府內,決定著天下命運的決策已然做出。林羽享受著勝利的果實,也規劃著統一的宏圖。然而,北方的曹丕絕不會坐以待斃,東方的孫權仍在掙紮,南中的殘局尚需收拾,乃至內府微妙的平衡也需時刻維係。霸業之路,如逆水行舟,下一步是西望關中,還是東瞰江淮,天下的焦點,再次彙聚於襄陽,彙聚於林羽的抉擇之上。
喜歡神話三國:開局獲得神級選擇請大家收藏:()神話三國:開局獲得神級選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