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的使者到了!
這個消息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一塊巨石,在剛剛稍顯安定的宛城官場掀起了新的波瀾。
郡丞王敏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額頭滲出細汗。蔡和、黃衍等士族代表也收起了之前的客套,眼神閃爍,彼此交換著意味深長的目光。
荊州刺史,名義上的最高長官!他的態度,將直接決定南陽未來的格局,也決定他們這些地方勢力的站隊和利益。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羽身上,等待著他的反應。
林羽麵色平靜,心中卻飛速權衡。劉表此時派使者前來,絕非簡單的“宣撫”,更像是嗅到血腥味的禿鷲,前來摘取勝利果實,或是試探、甚至是威懾!
他緩緩放下密報,目光掃過廳內眾人,忽然微微一笑,語氣輕鬆卻帶著不容置疑的自信:“劉荊州心係南陽百姓,遣使撫慰,此乃好事。我等掃平逆亂,正需向州牧大人稟明情況,請示方略。”
他這話說得滴水不漏,既承認劉表的上級權威,又暗示“亂已平定”,功勞在手。
王敏等人聞言,神色稍緩。
林羽繼續道:“然宛城初定,百廢待興,羽職責在身,不便遠離。便請使者移步宛城,我等在此設宴相迎,共商大計,如何?”
他根本不去古堡見使者,反而要對方來宛城見他!此舉看似恭敬,實則是在爭奪主動權,暗示誰才是南陽地麵的實際控製者。
【選擇確認:虛與委蛇,表麵順從,實則拖延,加緊整合南陽勢力。獎勵:爭取發展時間,但可能激怒劉表,引發後續製裁。】
“周猛。”
“末將在!”
“持我名帖,帶一隊精銳騎兵,‘護送’使者前來宛城。務必…確保使者一路安全,莫要讓城外亂匪驚擾了貴客。”林羽特意加重了“護送”和“安全”二字。
周猛心領神會,抱拳獰笑:“末將明白!定讓使者感受到我軍…熱情!”
周猛領命而去,馬蹄聲如雷,帶著一股不容拒絕的煞氣。
廳內眾人心中凜然,這位林都尉,看似年輕,手段卻老辣得很呐!
林羽又看向王敏、蔡和等人,笑道:“諸位,且隨我一同準備,迎接州牧使者吧。南陽未來,還需我等同心協力,共度時艱。”
他這話既是安撫,也是提醒——現在大家是同一條船上的人。
王敏等人連忙點頭稱是。
使者到來的消息,暫時壓下了宛城內部的諸多心思,所有人都在觀望,等待看清風向。
兩日後,在周猛“熱情”的“護送”下,劉表的使者團隊抵達宛城。
使者名為蒯良,乃是荊州大族蒯氏子弟,劉表的心腹謀士之一。此人年約三旬,麵容清瘦,三縷長須,眼神銳利中帶著文人特有的矜持與傲氣。一路行來,他看到城外軍容嚴整的林軍大營,又見宛城秩序已然恢複,眼中不禁閃過驚異之色。
郡守府內,宴席早已備下。林羽居於主位,王敏、蔡和、黃衍等陪坐一側,周芷作為書記官侍立於林羽身後,周猛、張渾、馬岱等將領則按劍立於堂下,軍威肅然。
蒯良步入大廳,見到這番陣仗,眉頭微不可查地一皺。這哪裡是迎接上官使者,分明是諸侯會盟、展示肌肉的架勢!尤其那主位上的年輕將領,目光沉靜,不怒自威,竟讓他感到一絲壓力。
“荊州彆駕蒯良,奉劉荊州之命,撫慰南陽,宣示州牧鈞旨。”蒯良拱手,語氣平淡,卻帶著居高臨下的意味,“聞南陽變亂,褚府君不幸罹難,劉荊州悲慟不已。特命良前來,一則吊唁褚公,二則查問亂由,三則…重整南陽吏治,以安民心。”
他話語中,直接將林羽等人視為需要被“查問”和“重整”的對象,試圖奪回主導權。
王敏等人頓時有些緊張。
林羽卻哈哈一笑,起身相迎:“蒯彆駕遠來辛苦!劉荊州掛念,我等感激不儘!褚公之仇,我等已報!郡尉趙拓勾結黃巾,刺殺上官,圖謀不軌,已被我軍平定,首級在此!南陽亂局已定,餘寇正在清剿,不敢勞州牧大人過分憂心。”
他一開口,就先聲奪人,點明亂已平、仇已報,功勞在手!同時一揮手,親兵端上一個木盒,裡麵正是趙拓的首級!
濃重的血腥味彌漫開來,帶著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蒯良臉色微變,沒想到林羽如此直接強硬!他強忍不適,掃了一眼首級,沉聲道:“林…將軍忠勇,為國除害,劉荊州聞之,必感欣慰。然,南陽乃荊州重郡,不可一日無主。郡守人選,吏治整飭,仍需州牧府定奪。將軍雖有功,然畢竟…名位未正,恐難服眾啊。”
他開始施壓,暗示林羽出身低微,缺乏官方正式任命。
廳內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周芷見狀,上前一步,柔聲道:“蒯彆駕所言極是。然,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林將軍應王郡丞及宛城士民所請,臨危受命,平定叛亂,保境安民,此乃大義所在。如今南陽初定,百廢待興,亟需穩定。若驟然更迭,恐再生波折,反負劉荊州愛民之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話語柔和,卻句句在理,點出林羽是“受請”而出,合乎情理,且暗示穩定高於一切。
蔡和、黃衍等人也紛紛附和:“周書記官所言極是!”“林將軍乃眾望所歸!”“還請蒯彆駕回稟劉荊州,體諒南陽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