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五月,襄陽。
董卓伏誅的消息,如同一聲驚雷,炸響了看似平靜的天下局勢。這消息比任何軍情都快,通過商旅、流民、乃至各方細作,以驚人的速度傳遞四方,自然也第一時間擺在了荊州之主林羽的案頭。
州牧府議事堂內,燭火通明,核心文武齊聚,氣氛卻與往日商討內政時截然不同,充滿了山雨欲來的緊繃感。
林羽端坐主位,手中那份由“諦聽營”死士拚死送出的密報已被傳閱一圈。堂下,蒯良、蒯越、韓嵩、周芷、周猛、張渾、馬岱等人,麵色各異,但眼中都閃爍著震驚與思索的光芒。
“董卓…竟真的死了…”韓嵩撫著長須,語氣中帶著難以置信的感慨,“王允王子師,真乃社稷之臣!呂布…唉,勇則勇矣,其行不足論也。”他對呂布的背主行為顯然不齒。
蒯越目光銳利,迅速分析道:“主公,董卓暴斃,看似大快人心,然關中局勢,恐將急轉直下!王允雖忠,然性剛直,未必能駕馭住驕兵悍將。西涼餘部李傕、郭汜等人,豈肯坐以待斃?長安…必有大亂!”
蒯良點頭附和:“二弟所言極是。且天子蒙塵久矣,如今脫得桎梏,關東諸侯,誰不欲迎奉天子,挾之以令諸侯?中原之地,恐將再起波瀾!”
周猛性子急,聞言立刻抱拳:“主公!這可是天賜良機!董卓一死,群龍無首,咱們正好出兵北上,或取關中,或圖中原,總不能落在曹操、袁紹後頭!”
張渾較為持重,搖頭道:“周將軍莫急。關中路遠,且有潼關之險,我軍鞭長莫及。中原諸侯環伺,我軍貿然北上,恐成眾矢之的。還需從長計議。”
馬岱則道:“末將以為,或可西向圖之?益州劉璋暗弱,漢中張魯割據,若能取之,則據長江上遊,可成鼎足之勢!”
眾人各抒己見,爭論不休。唯有周芷靜立林羽身側,目光始終落在林羽身上,觀察著他的反應。
林羽沉默地聽著,手指無意識地在案幾上輕輕敲擊。他心中遠比武將們想的更為複雜。他深知曆史走向:王允掌權後因處置失當,逼反李傕、郭汜,二人攻入長安,王允被殺,呂布敗逃,漢室再遭劫難,天下進入更混亂的軍閥混戰時期。而曹操,將在此亂中迎來最大機遇——迎奉天子!
這是一個巨大的曆史拐點!一步走錯,滿盤皆輸。
【觸發重大曆史拐點“董卓之死後的戰略抉擇”。係統提供基於曆史走向的推演分析高風險)。】
他深吸一口氣,抬手止住眾人的爭論。堂內瞬間安靜下來,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諸位,”林羽聲音沉穩,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董卓之死,確為巨變。然,福兮禍之所伏。此刻貿然行動,非為智舉。”
他站起身,走到懸掛的巨幅地圖前,手指點向長安:“關中,確為形勝之地。然,西涼軍餘部尚在,其必反撲。王允能否穩住局麵,猶未可知。我軍若此時西進,必與驚弓之鳥般的西涼軍死戰,勝負難料,即便勝,亦傷亡慘重,且遠離根基,易為他人所乘。”
手指移向中原:“中原,四戰之地,袁紹、曹操、陶謙、袁術,乃至新近得勢的呂布,犬牙交錯。我軍北上,以何名目?勤王?諸侯皆可勤王!屆時,非但迎不到天子,反可能陷入混戰泥潭,消耗實力。”
最後,他手指重重落在荊州:“荊州,乃我等根本!經年經營,方有今日氣象。當此亂世,穩守根本,靜觀其變,方為上策!”
他環視眾人,目光深邃:“然,靜觀非坐視!我等需做三件事!”
“其一,嚴密監控關中、中原動向!‘諦聽營’需傾儘全力,我要知道長安每時每刻的變化,要知道曹操、袁紹等人的一舉一動!”他看向周芷。
周芷鄭重點頭:“妾身明白,已加派人手。”
“其二,整軍經武,以備不虞!各軍加緊操練,儲備糧草軍械,水陸軍皆需保持臨戰狀態!一旦時機出現,我要能迅速出擊!”他看向周猛、張渾、馬岱。
“末將遵命!”三將轟然應諾。
“其三,廣布恩信,結交四方!以劉荊州劉琦)名義,遣使往長安,向王允、天子道賀,表明荊州擁戴之心!同時,加強與益州劉璋、交州士燮的聯係,穩固後方!對曹操、袁紹,亦需遣使通好,暫穩其心!”他看向蒯良、韓嵩。
“臣等領命!”蒯良、韓嵩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