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嫻香四人回到旅館,侯守平領著眾人已經拿出了改建方案,見他們帶回了農事方案,十分高興,正問這問那,梁有餘和張指柔笑著進了門。
梁有餘說:“宣布三件事:第一,租賃手續已經辦好,除了小學校舍,在校舍左右兩側,又批租了兩塊同樣大小的房基地,租賃期限三十年。三塊房基地的後麵,規劃了二十畝地,其中包括一個小水塘,租金和租期,需要與地主另行商量。”周嫻香聽了,拍著手說:“好啊,這下可以種菜養殖,省點錢了!”
梁有餘看了看她,笑道:“第二,除了菜地的租金、租期需要進一步洽談,學校的三塊房基地租金,免除三年,從第四年開始,按照職校年收入的百分之十收取。市府委派了存誌小學校長曲水長,作為駐校代表,監理此事。”
周嫻香聽了,還要說話,豆豆學著她的腔調,笑道:“好啊,這下又可以省錢了!”周嫻香聽了,笑著去唬他。
梁有餘接著說:“第三,從現在開始,我們就可以進駐學校,學校名稱暫定為‘三好職校’,等批文下來,才可以掛牌。”大家聽了,都誇三個孩子校名起得好。
張指柔補充道:“今天下午,香山職校的部分物資可以運到漢口,師傅決定,先開辦三個專業,分彆是汽車修理、農技和林木,相關專業的老師,已經向家父求援。”
侯守平聽了說:“我來說說改建方麵的事,我們準備了三個方案,其中一個,和梁先生的租地情況比較吻合。”
他又說:“這套改建方案,其實是改擴建方案:以存誌小學為中心,緊靠路邊建三個大院,每個院子,長寬各四十米,合計占地七八畝,院子間相互溝通。院後有二十畝農林地,可以建設多用途的教輔設施,設施有魚塘兼泳池、操場兼會場、菜地兼農技基地、茶場兼林木基地等等。”
他接著說:“為確保教學、種養、經營和生活的正常進行,水源方麵,準備打三口水井,一口用來生活,兩口用來澆灌。同時,連通附近的水係,乾旱季節,梯級抽取備用水源,內澇季節,用作排除積水出口;電力方麵,除了依靠武昌市區的電力供應,再準備一部發電機,以確保需恒溫保存的種子、倉儲物資、給排水等的電力供給。”
侯佳川說:“停電的時候,學習上可以用蠟燭,保證職校和倉儲用電。”侯佳佳笑道:“有本事,你自己做蠟燭,不要買。”
侯佳川說:“當然!”豆豆見了問:“佳川哥哥,你能教我做蠟燭嗎?”侯佳川點頭。
冷雙顯衝三人一笑,接著侯守平的話題說:“院子的布局,以小學為藍本,采用簡潔、低成本的單層結構,不蓋樓房。院子裡,迎麵蓋三間大開間,左右各蓋兩間,除了學校大門,左右兩個院子,需要在迎街麵,蓋七架梁的三間連體門麵房,一個作汽車修理廠門市部,一個作農林產品展示間。”
他又說:“為兼顧民風和費用,院子的建築風格,采取‘大一統、小個性’的原則,不管是汽車修理廠,還是職校,在主體架構完成以後,統一采用當地民居的建築風格,適當修飾簷壁,種植樹木,至於花鳥魚蟲、果木盆景,就各顯身手了。”眾人聽了點頭。
他接著說:“有筆費用不能省!鑒於東三省淪陷,華北局勢緊張,租賃地的地形地勢,一定要挖出通往洪山的地道,以便廠校人員、物資的疏散隱蔽,地道兩側,還要挖出一塊場地,用來儲藏食物和水,儲藏量要支撐幾十個人使用半年。”
聽到這兒,梁有餘沉吟著說:“地道和隱蔽場所的設計,我特彆讚成,想當年在天津,百葉、普禮、我和老師,就是靠著山洞才逃過一劫。”
周嫻香聽了,突然說:“明天,有個道士要過來,要你命,我看你還怎麼逃!”梁有餘聽了,急忙問:“你看到畫麵啦?”周嫻香點頭說:“一大堆人,荷鋤執斧圍著你!”梁有餘、冷雙顯聽了,麵露憂色。
侯佳佳看了看豆豆,笑道:“梁爺爺,不用擔心,馬上去準備些雜交麥種,到時候,我和豆豆能幫你。”說完,和豆豆嘀咕了幾句,豆豆聽了大笑。
大家見他們神態自若,將信將疑,梁有餘遲疑著說:“多一種準備,也沒有壞處。”於是,吩咐張指柔聯係湖北省農林廳,調些雜交麥種來,一來給侯佳佳用,二來免費濟農。
接著,周嫻香把去小學的情況說了一下,眾人聽了,都笑豆豆和佳佳把曲水長嚇得不輕。
諸事議定,眾人去大中華酒樓吃午飯,席間,梁有餘安排了五件事:自己帶著侯守平去小學,與曲水長辦理租賃對接事宜;冷雙顯和張指柔去農林廳準備麥種,采買第一批改擴建物資;簡步帶侯一凡去接收北平托運來的物資;陳撫和顏新負責接受存放,並準備第二批的采買清單;周嫻香負責打掃校舍,安排十二個人的宿舍,三個孩子協助。最後,他宣布:“明天正式入住新學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飯後,梁有餘、侯一凡開著汽車,帶著周嫻香等人去了學校。
冷雙顯和張指柔先到了省府,找到汪宜早,提出雜交小麥良種的需求,汪宜早推薦了中央農業實驗所駐鄂基地,並開了張介紹信。
分手前,冷雙顯把職校籌備的水電、建材和租地上可能遇到的問題,詳細地向他介紹了一遍,請他幫忙介紹建築設計師,汪宜早點頭答應,馬上去作彙報。
從省府出來,兩人采買完第一批物資,讓店家直接送去學校。又打聽中央農業實驗所駐鄂基地的地址,知道在武昌的珞珈山腳下。於是,叫了一輛人力車,準備前往。
沒等坐上人力車,就聽到有人叫張指柔,兩人回頭,見是漢陽火藥廠副廠長,與他見禮,副廠長說:“有三個情況,要通知你們:第一,廠保衛科查到,假梁有餘離開後,在漢陽西門碼頭坐渡輪來了武昌;第二,假梁有餘帶的兩人,戴的是鑲白邊黑禮帽,那是一種剛剛在武漢流行的款式,經銷商不多;第三,廠方已經派員排查經銷商,一旦有消息,會立即通知你們。”
說完,他又問:“是否需要派人保護梁先生?”張指柔和冷雙顯商量了一下,覺得暫時沒有必要,便說:“需要的時候與你們聯係。”接著,把三好學校的地址告訴了他,三人就分手了。
張指柔和冷雙顯坐著人力車,很快到了中央農業實驗所駐鄂基地,聯係好了雜交小麥良種。
兩人正準備離開,冷雙顯指著實驗室,問道:“柔兒,那是孫耕奇吧?”張指柔一看,果然是孫耕奇帶著兩人,正在和一個洋人說話。
冷雙顯見他在忙,不想去打攪,張指柔擺手說:“記得周媽媽說的道士,還有荷鋤執斧畫麵嗎?佳佳又讓我們準備雜交小麥,說明明天發生的事,應該和農業有關。我們這些人中間,隻有師傅和周媽媽懂點皮毛,沒有行家,孫師哥有空,就請他去幫忙。”
冷雙顯點頭,等孫耕奇把洋人送走,張指柔叫道:“師哥!”孫耕奇見是張指柔和冷雙顯,忙過來說話。
孫耕奇說,他這次專門來漢口,是帶基地學生與美國育種專家洛夫進行交流。接著,介紹起身邊的兩個學生,一個是中央農業實驗所駐鄂基地的負責人、育種專家項覽春主任,一個是基地研究員武仲年。
張指柔見項覽春四十多歲,居然做著孫耕奇的學生,對他們不拘泥年齡的師生關係由衷敬佩。
接著,她說了梁有餘籌備職校的情況,希望孫耕奇能介紹專業老師去職校授課。
孫耕奇聽了一笑,指著武仲年說:“小武是本地人,專業知識很出色,相信他一定不辱使命。”他又說:“我們馬上就去見師傅,之後,我和項主任要趕回天津。”張指柔聽了點頭。
說完,項覽春安排一部汽車,帶上麥種,趕到了三好職校。
職校裡,梁有餘正和曲水長正在琢磨水井位置,孫耕奇上前叫他,梁有餘見了,讓他參謀,一旁的武仲年插話道:“武漢人挖水井,主要講究四點:一是井口附近不宜有大樹,可以在水井邊種些竹子、花草等根須發達且短小的植物;二是水井口不宜太深,忌與地麵持平,最好高於地麵,且有磚石砌欄,加上井蓋更好,以防止汙物落入井中;三是不宜在河邊挖井,否則,河水會滲入井中,有可能汙染井水,就是俗話說的‘井水不犯河水’;四是,井水五行為陰,爐灶為陽,忌陰陽相對立,不宜在灶位直接看見水井。”
梁有餘聽了,覺得有理,拋開孫耕奇,盯著武仲年聊起來。
張指柔見了說:“師傅,孫師哥馬上要走,他安排了武先生幫我們。”梁有餘翻了翻眼睛,看著孫耕奇問:“有事?”
孫耕奇點頭,介紹了項覽春和武仲年,又說了去天津的事,梁有餘和項覽春打了招呼,對孫耕奇說:“我床頭有個紅木匣子,請項主任幫我帶過來。”說完,留下武仲年吃晚飯,催孫耕奇和項覽春卸了麥種先走。
剛安排完,曲水長走來,對梁有餘說:“地主來了。”
喜歡門西雙榜請大家收藏:()門西雙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