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房容易備料難,料一旦備齊,諸事順遂。十五天一晃而過,新職校已經拔地而起。
這段時間,大人們一直在有條不紊地忙著,三個孩子,經過驅道士、數麥種、救銷售後,名聲大噪,周圍十裡八村的人,一有空就過來看他們的異能表演。
三人見了,也樂得顯擺。每天除了完成學習任務,晚上睡覺前最重要的事,就是商量第二天的表演內容。
職校先期開辦的三個專業,短訓班名額已經報滿,按計劃,準備在十二月上旬試行開班。
張指柔接連給北平發了兩封電報,把籌備情況向張百葉作了介紹,張百葉回電:任命香山職校的鄭明樓教務長兼任武昌三好職校校長,委派他帶著汽車修理專業的薛耿秋老師、農業專業的任葵老師和林業專業的衛屬理老師來武昌,主持三好職校的日常事務,同時讓張指柔在當地招聘一些專業人才,加強師資力量。
中央農業實驗所駐鄂基地的項攬春主任從天津回來,給梁有餘帶來了紅木匣子,梁有餘隨手交給了周嫻香保管。
職校建設後期,漢陽火藥廠副廠長派人看望梁有餘,梁有餘給他們介紹了一個機械結構專家、一個化學合成領域的學者。廠裡的來人臨走之前說,鑲白邊的黑禮帽最大的買主,是日本駐漢口領事館。
冷雙顯聽了,私下對梁有餘說了侯一凡的情況,梁有餘點頭囑咐:“考慮到侯守平夫婦的態度,要謹慎處理這件事情。”冷雙顯點頭。
梁有餘又說:“我準備把汽車贈給了職校,在開學典禮後,和簡步一起回北平,留下周媽媽,照顧張指柔和豆豆。”
說完,他拿出手槍,遞給冷雙顯說:“等職校走上了正軌,你就帶柔兒、周媽媽、豆豆去南京,明年有機會,我也會去。”冷雙顯點頭,接過手槍。
不久,侯守平主導的汽車修理廠、堆場和倉庫的建設工程也全部完工,隻等相關設備和配件進場了。
堆場和倉庫已經承接了不少業務,侯一凡、顏新每天忙著處理業務。
陳撫與張指柔算清了兩家的賬目:工程費用,侯家出三分之一,張家出三分之二,小賬不算;將來的水電、夥食等日常費用,按人頭計算;學校農林用地的租金,由張家承擔;地道裡備用物資費用,由兩家分擔;未儘事宜,友好協商。
與此同時,他們還理順了三件事:曲水長是教育局委派的監事,同時擔任職校門衛工作,由職校發門衛薪資;把農林產品展示門麵房布置一新,北平來的任葵、衛屬理,以及武仲年介紹的蔣進許老師,主持專業招生、農林谘詢、種子銷售工作,同時承擔農林職業教育的教學課程;汽車修理廠的門麵房暫時空著,一部分用來承接堆場、倉庫業務,另一部分,暫時讓三個孩子表演節目。
學校正大門兩邊的洋灰立柱上,保留了存誌小學的洋灰對聯。大門上,是梁有餘用隸書題寫的“三好職業學校”六個大字,落款是“自然佳”。
大門左右邊的門麵房,分彆是“三好汽車機械修理廠”和“三好農林產品展示館”,門頭由侯守平用隸書題寫。
典禮前幾天,張指柔向湖北省府教育廳、建設廳、武漢市教育局、建設局、漢陽火藥廠、中央農業實驗所駐鄂基地、國立武漢大學等單位發出了典禮邀請函,同時,還通過曲水長、何有時邀請了附近的鄉鄰代表參加典禮。
為讓典禮喜慶熱鬨,他們特地安排了漢劇、楚劇演出,應大家強烈要求,還安排了三個孩子表演節目。
職校落成典禮當天,冷雙顯起了個大早,看著滿目綻放的芙蓉花、菊花,想到籌備工作終於告一段落,心情大好,輕輕地吟誦起來:
“晴窗蚤覺愛朝曦,
竹外秋聲漸作威。
命仆安排新暖閣,
呼童熨帖舊寒衣。
葉浮嫩綠酒初熟,
橙切香黃蟹正肥。
蓉菊滿園皆可羨,
賞心從此莫相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