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來到東跨院,在汽車修理廠的會客室坐下。
顏新給冷雙顯、張指柔沏上茶,侯一凡說:“汽修廠試營業了幾天,隻做了幾單業務,都是小打小鬨的單子,客戶都是過路的,一筆大業務都接不到。”
他又說:“據我了解,武漢三鎮加上周邊地區,有大幾百輛轎車,一兩千輛貨車,汽船汽艇也有一百多艘。這些車船,大多數歸屬政府、軍隊、富豪和洋人,維修事宜,全部掛鉤在中南汽車修理廠。中南汽車修理廠做不了的生意,或者吃力不討好的生意,才輪到幾個小修理廠來做。”
顏新接著說:“汽修這一行,不像堆場和倉庫,隻要市口好,生意說來就來,講究的是口碑和關係。”
她又說:“在汽修技藝上,有杜問廉師傅主持,加上薛耿秋老師給我們當顧問,以及進口的汽車維修設備和零配件,相信做出好口碑來,是沒有問題的。”
她接著說:“在汽修客戶上,我們人生地不熟,沒有關係,實在沒有辦法拓展,隻能請你們幫忙了。”
張指柔聽了說:“我一下能想到的,就是帶你們去省府、市府和火藥廠走一圈,借助師傅和職校的影響力,建立些關係。”
冷雙顯笑道:“中央農業實驗所駐鄂基地也可以跑一下,建材商方麵,相信你們已經聯係了。”侯一凡聽了,點頭笑道:“能幫我們聯係上麵幾個方向,已經很好了。”
顏新也笑:“真不知道怎麼感謝你們!我們倆家隻是萍水相逢,能得到你們真心的幫助,真是我們的福氣啊!”
張指柔笑道:“顏新姐,快彆這樣說,在豆豆的教育問題上,我們也在借鑒你們的家族教育經驗。”
她又說:“如果真要感謝,我們都要感謝這三個孩子,是他們把我們緊密地聯係在了一起。從測旗杆、做鄰居、驅惡道、找銷售,一直到助典禮、做表演、燒畫報、挖黃鱔,孩子們越來越親熱,我們也就越走越親近。”
冷雙顯笑道:“侯張兩家都是教育世家,三個孩子又各具特色,把各自的教育理念和經驗優化組合,對他們因材施教,相信他們一定有更好的未來。”
顏新點頭笑道:“的確如此,我們發現,對佳川,就不能套用一凡的模式。一凡走的是國內私教、出國留學、回國創業的路,佳川才走到國內私教的初中部分,就表現出對汽修的特彆興趣,估計讓他出國留學是不可能的了。”
她又說:“佳川堅持去職校汽修班蹭課,蹭得還十分認真,連薛耿秋老師都說:這個孩子一點就通,是乾汽修的材料。”
“誰說我一點就通啦?”侯佳川不知什麼時候走進會客室,偎著顏新問。
張指柔見了,笑道:“我們在表揚你呢!佳川,告訴阿姨,汽修專業難不難學?”侯佳川說:“喜歡就不難!我們班有四個哥哥,比我先學了十天,薛老師說,我已經趕上他們了。”
侯一凡聽了,誇道:“佳川還非常懂事,那四個同學,一個是省府官員的侄子,一個是火藥廠銷售科長的兒子,還有兩個是武昌火車站的職工子弟。佳川讓他們介紹人來修車,價格優惠。”
顏新看著侯一凡,笑道:“他念的生意經,有一半是你教的。”侯一凡笑而不語。
冷雙顯說:“佳川對佳佳和豆豆,像個大哥哥的樣子,知道關心和保護他們。今天往後,還要再加上一點,也非常關心這個家。”
顏新點頭,撫著侯佳川說:“佳川從小就有責任感,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妹妹都很關心,等長大了,不知道哪個姑娘那麼有福氣,能嫁給他做老婆!”
大家聽了都笑,佳川被說得不好意思,和張指柔、冷雙顯打了招呼,就出門去了。
望著兒子的背影,顏新說:“一個省心,一個就費心,佳佳的教育,讓我和一凡頭疼不已。除了常規教育,針對她的特長,應該進行特彆的輔導,在這方麵,我們就束手無策。”
侯一凡點頭說:“為了這件事,我們去請教家父家母,他們說:梁前輩臨走前,想讓佳佳和你們去南京,說那裡的教育環境,更加適合佳佳。”
冷雙顯點頭說:“是的,老師說過這件事!我和指柔一直擔心,佳佳那麼可愛,你們一定舍不得她離開家,畢竟一走就要很多年。”
張指柔也說:“師傅說過,佳佳是個奇才,需要獨特的教育環境,來因材施教。帶佳佳去南京,師傅與侯前輩、陳前輩說過,他們也支持師傅的想法。”
顏新聽了,拉住張指柔說:“指柔妹妹,作為媽媽,我當然希望女兒留在身邊,看著她慢慢長大,親自培養她、關愛她。不過,對於佳佳這樣特彆的孩子,她的前途和我的感受相比,前途更為重要。隻是,怕麻煩你和雙顯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