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左良耳又被黑衣人帶進來,他再次拿出昨天的電文,又問了幾個問題。
豆豆仔細一看,見他們破譯了每一個假名對應的阿拉伯數字,而左良耳今天問的問題都很敏感,豆豆不想回答,便裝模作樣地想了一會兒,對他說想不出來。
左良耳見了,也沒追問,拿出份新電報遞給豆豆,笑嘻嘻地說:“過段時間,老爺爺就要來,他見你幫了忙,一定會給你獎勵。你現在就要想好,想讓他獎勵你什麼。”
豆豆一邊看,一邊聽,假裝高興地說:“太好了,我要他教我順風耳!”左良耳聽了,點頭說:“我幫你去跟老爺爺說。”
豆豆看著電報,發現上麵寫的是武漢道路水毀和恢複情況,沒有特彆的價值,於是,對左良耳說了部分水毀數據,但是,對道路的恢複情況一概不說。
左良耳聽了,十分高興,又問了一些問題,就去敲了門。
開門進來的,仍然是鳩山首夫和一個黑衣人,除了昨天的幾本書,還帶了一本筆記本和一封信。
鳩山首夫讓黑衣人帶走左良耳,自己在桌邊坐下,他先提高聲音,問了一些昨天學過的知識。豆豆明白他這樣做,是給監聽人聽的,如果一上來就筆聊,房間裡沒發出一點聲音,會引起監聽人的懷疑。
豆豆配合著鳩山首夫,說了一會兒知識點,接著,鳩山首夫讓他看書,自己在紙上寫到:“記得我說過的‘看哪打哪,過了回點’嗎?”豆豆點頭,他接著寫道:“這是我和蒙自然的故事,今天講給你聽。”豆豆點頭。
他們就這樣聊著,鳩山首夫寫得多,豆豆偶爾寫上幾句。時不時,他們會說幾句學習上的事,有意讓監聽人聽到,寫字的時間則更多。鳩山首夫用了半天時間,寫出了他和蒙自然的故事。
明治維新後,日本根據西方的兵役製度,推出自己的兵役法,把征兵範圍擴大,不再局限於武士階層,而是二十歲以上所有的健康男子。一旦進入軍隊,這些人要在七年之內,為戰爭做準備,前三年在軍營,第四年和第五年在第一後備軍,最後兩年在第二後備軍。但是,出於保留戰後社會活力的考慮,有三種人除外:理科生、女生和師範生。
鳩山首夫不想服役,選擇了數學專業的密碼學方向,數學屬於理科生,不用服兵役。就這樣,他和蒙自然在大學裡相知相識了。一年後,兩人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鳩山首夫家境比較富裕,有一輛福特汽車,他經常開車來學校,接蒙自然出去玩。沒人的時候,也會教蒙自然開上一段。蒙自然悟性高,沒開幾次就學會了,隻是倒車、停車還不熟練。
鳩山首夫見了,讓他記住日文口訣“看哪打哪,過了回點”。蒙自然按照口訣開多了,不用想口訣也能開好。
在學習上,鳩山首夫成績一般,經常逃課出去玩,蒙自然對密碼學感興趣,悟性也高,平時不怎麼學,考出來,總是名列前茅。
鳩山首夫喜歡拉蒙自然去逃課,蒙自然也是年輕人性情,逃了幾次課,見不影響自己的成績,還有吃有玩,當然一拉就走。
他們密碼課的老師叫佐藤八木,對學生管理很嚴格。兩人逃課的次數多,引起了佐藤八木的注意。
有一天,鳩山首夫和蒙自然在校門口悄悄商量,準備課上到一半,逃課去采金銀花。沒想到,他們的悄悄話,被遠在一百多米外的佐藤八木聽到。
密碼課上,佐藤八木一直站在鳩山首夫和蒙自然身邊講課,沒給他們機會逃課。
上完課,佐藤八木把他們叫到辦公室,說自己會順風耳,警示他們以後少逃課,不然的話,不會讓他們畢業。
佐藤八木還說,現在不好好學習,以後上了戰場,會吃大敗仗。鳩山首夫對他說,理科生不用上戰場,他微微一笑,說道:“那也不一定。”
鳩山首夫給佐藤八木一說,心裡犯疑,回去問家裡人,第二天,找到蒙自然說,下學期他要轉專業,準備學醫科專業。
原來,理科生不用服兵役的規定,也是有特例的,部隊裡缺少密碼學專業的人才,雖然專業屬於理科,但是,畢業了還是要服七年兵役。
鳩山首夫和家人商量,決定花錢找人,把他的改成師範生。鳩山首夫不喜歡當老師,選擇了醫科專業,他說密碼專業殺人,醫科專業救人,同時,醫科也是理科,不用上戰場。
蒙自然是中國留學生,不受日本兵役法的約束,不用考慮轉新的專業。同時,他出生中醫世家,對鳩山首夫改學醫科也比較支持。
他還建議,鳩山首夫學習西醫的同時,與自己好好切磋中醫知識,在中西醫兩方麵取長補短,博采眾長,爭取成為一代名醫。鳩山首夫嘴上說蒙自然想多了,心裡深以為然,已經較上了勁。
開學後,他們繼續逃課玩,隻是,自從悄悄話被佐藤八木聽去,他們準備設計一個新密鑰,專門用來交流逃課的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正好蒙自然在學開汽車,想起倒車停車的口訣“看哪打哪,過了回點”。他把口訣的中文翻譯句,排成了兩行,再從左到右,取第一列和第三列各兩個字,然後從左到右豎著把四個字讀出來,逃課密鑰就成了“看過打回”,最後再翻譯成日語秘鑰。
一開始,這個秘鑰瞞了佐藤八木幾次,不過,很快就被破譯了,畢竟,他是密碼學的專家。
從那以後,他們嘗到了中日文互換秘鑰的甜頭,經常更換,佐藤八木破譯起來就有了難度,加上知道鳩山首夫要轉換專業,蒙自然的成績卻越玩越好,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鬆了對他們的管理。
幾個月下來,他們記不清楚,到底換了多少次密鑰,因為“看過打回”是第一個逃課密鑰,在應用場景上也比較有特點。於是,就被一直延用,意思慢慢演變成“跑了、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