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然聽出艾葉的意思,知道她不希望自己和商首夫多停留,生怕橫生枝節,影響蒙回春的身體,便拉了商首夫,辭彆蒙家眾人,出得門來。
這時,天上下起了小雪,白色的雪花飄灑下來,給白牆黑瓦的曲街斜巷,披上了白色的盛裝。家家戶戶貼著的紅色對聯,南京年菜的香味兒,方言俚語的韻味兒,讓蒙自然切切實實感到,自己已經回到了日思夜想、魂牽夢繞的故鄉,故鄉迎接新年的喜慶氣氛,溫暖如春!
然而,冒雪辭彆家人,又讓他體會到有家難回的痛苦,人在故鄉,形同異鄉。
想到這兒,蒙自然傷心不已,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隨口就吟出唐代崔塗的《巴山道中除夜書懷》:
“迢遞三巴路,
羈危萬裡身。
亂山殘雪夜,
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
轉於僮仆親。
那堪正飄泊,
明日歲華新。
聽著蒙自然的吟誦,商首夫聯想起自己的經曆:全家避禍歐洲,獨身流落異鄉,自己也是有家難回之人。
對蒙自然的心情,商首夫感同身受,又無能為力,隻能陪蒙自然,慢慢地走在風雪中,說不出一句寬慰的話來。
走近學校,蒙自然調整好情緒,上前敲了門。開門的是侯佳佳,見兩人回來,她興奮地喊道:“指柔阿姨,豆豆和商老師回來啦!”
張指柔、溫新和王老伯從門房出來,王老伯看著漫天飛雪說:“下雪好啊,再過幾天,等雪積多了,我帶你們去操場堆雪人。”三個孩子聽了,歡呼雀躍。
蒙自然說:“我們留幾個胡蘿卜,做雪人的鼻子。”侯佳佳聽了,笑道:“再給雪人穿上小地主的衣服,戴小地主的帽子。”肖白露聽了,補了一句:“在雪人的身上,寫上‘蒙老師’三個字。”大家聽了,大笑不止。
溫新給蒙自然和商首夫介紹:“這是王守常老伯,是學校的門衛,認識一下,方便進出學校。”蒙自然點頭說:“王老伯有責任心,也非常熱心,幸虧你的指點,告訴我們周媽媽住處,我們才見到大家。”王老伯笑道:“為蒙老師服務,是應該的。”
蒙自然一聽,知道午飯時說的笑話,王守常已經聽說,便笑道:“王老伯,我當老師的事,還沒定下來呢!”王守常笑而不答。
溫新見了,說道:“左右沒事,讓我帶蒙老師、商老師一起,去參觀一下學校吧!”侯佳佳、肖白露聽了,嚷著都要去,溫新點頭,又叫上了張指柔。
眾人一邊參觀,溫新一邊介紹:“去年上半年,學校的教學質量在全市出了名,陸陸續續招收了一百個學生。溫故發現校舍已經嚴重不足,決定擴建校舍。北邊新建了四進三院的兩層樓,用作教學,南邊新建了雙層的四合院,用作生活。教學區和生活區之間,是環形跑道圍著的操場。還在操場緊臨教學區,打了一口水井,建了學生廁所、夥房和食堂。工程分兩次完成,六月底之前,完成了生活區的建設,從七月一號放暑假,到八月十號,完成了教學區建設。”
她邊走邊說:“建成後的生活區,是雙層結構,上下共有六間小房間、八間中等大小的房間、兩間大房間,另外設有一個客廳兼食堂、一個廚房、一個衛生間、三個雜物間。在廚房外麵也打了一口水井,一口窨井;教學區裡,分成了初小四個年級、高小兩個年級和高中四個年級,每個年級用一間教室,每兩個年級用一個老師辦公室,美術、音樂、體育、生物、數學、化學和物理教研室各占一間,教務、總務、財務、教具、會客室和校長室各占一間,前麵是門房和雜物房;操場上,二百米的環形跑道、半場籃球場、單雙杠、沙坑、爬杆、旗杆和主席台等應有儘有;另外,在學校周圍,移種了不少四季樹木,把學校的建築遮擋了大半,以降低空中俯視的能見度,防止敵軍戰機的偵查襲擾。”眾人邊走邊看,讚歎學校格局的設置,考慮周全,設計精細。
考慮到學生們正在上課,溫新帶大家從生活區開始參觀,一路再去教學區,最後,走到教學區二樓的校長室。
校長室裡,有兩張辦公桌,溫故正在桌上寫字。見他們進來,忙引去隔壁的會客室。
會客室兼著會議室,裡麵放了十幾張椅子,兩個茶幾,對著大門的牆壁上,紅底黑字掛著“十年栽樹,百年樹人”的條幅。
剛剛坐下,肖白露笑道:“到底是古都,比起上海的小學,古色古香,整齊大氣。”侯佳佳聽了,也笑:“到底是首都,比起武漢的三好職校,同學老師,規模翻倍。”蒙自然也不甘示弱,接口道:“到底是南京,比起北平的香山慈幼院,各有千秋,毫不遜色。”
張指柔見他們配合默契,笑道:“好話都給你們講完了。”溫故也笑:“硬件條件好,是次要方麵,最重要的,是教學工作,要真正做到‘百年樹人’!”
蒙自然聽了點頭,舉手問:“溫校長,我想提一個意見和一個建議,可以嗎?”溫故點頭說:“歡迎所有人提寶貴意見和建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