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忙跑進他家,見王夢瑤正在哭,劉心雨、劉心揚、劉斛梗、應茹筍和王守常站在一旁,唉聲歎氣。
王夢瑞說:“姐姐彆哭了,爸爸媽媽讓你上班,掙了錢交我的學費,我是不會答應的。你不上中學,我就不上小學!”王夢瑤聽了,伸手打了他一下,邊哭邊說:“關你什麼事,我看你敢不上!”
見蒙自然等人進來,劉斛梗忙讓坐,又介紹說:“溫校長指定蒙自然,做學前班班主任,商首夫是待聘老師,協助蒙老師工作。”
劉心揚聽了說:“蒙老師,商老師,求你們想想辦法,幫夢瑤姐姐繼續上學!”
王守常見他沒說清楚,細說起來:“蒙老師,你不知道,我們家很窮,沒那麼多錢供兩個孩子上學。本來,夢瑤也是上不了學的,所幸學校有減免政策,加上夢瑤成績優秀,連續兩年拿到了免費生資格,才和心雨一起,跳了三級,上到了初小四年級。”
喝了口水,他又說:“兩年前,夢瑤得的是免費生第三名,免交二十塊大洋學費,可是,雜費不能免,家裡又沒錢交,準備放棄了。這件事被溫校長知道,他見夢瑤是個好苗子,趕上學校缺一個門衛,就讓我來乾,每個月三塊大洋的收入,正好補貼心雨的雜費。”
看了看我夢瑞,他接著說:“今年八月份,夢瑞就要上學。按照南京風俗,要優先讓男孩兒上學,這下,家裡要多支出二十塊大洋。加上家裡有人生病,需要長期服藥,開支不菲,隻能讓夢瑤休學,到外麵上班,掙錢補貼夢瑞的學費。所以,夢瑤媽媽才說,讓她讀完初小,就不讀了。”
王夢瑤聽了又哭,應茹筍撫著她說:“這不,孩子一聽就炸了,跑過來找心雨幫忙。”王夢瑞說:“我和爺爺不放心,追著姐姐一路過來,路上遇到了你們。”
林允嬌聽了,問道:“夢瑤的爸爸媽媽,都沒有工作?”王守常聽了,歎氣道:“都怪我和老婆子沒本事,忙忙碌碌乾了一輩子,隻糊了一張嘴,好不容易,才把一個兒子、三個女兒養大,手上沒有一點積蓄。現在,我們年紀也大了,掙不了多少錢,隻能靠兒子養活了。”
想了想,他又說:“不怕你們笑話,我的幾個女兒,嫁得都不好,日子過得結結巴巴,不要我們去幫襯,就已經燒高香了。平時,我們身邊就這個兒子,也沒有正經事情做,教人養養信鴿、蟲鳥,過年過節的時候,炒個炒米什麼的,收入很少。”
他接著說:“好在,我們有個能乾的媳婦,她每天幫人梳頭,有一些收入。上門給人家梳頭,每個月一塊大洋,彆人到家裡來梳,每個月半塊大洋,每年的三個大節日,在發髻上插一朵鮮花,每次再增加一角錢收入。算下來,每個月梳頭的收入,有十五塊大洋,加上我的三塊大洋,一共有十八塊大洋,一家六口人,吃喝拉撒睡,穿衣磨鞋看病,全都在裡麵了。”
王守常的話,讓蒙自然非常感動,他逐漸回憶起來:前世有許多同學,學習成績優秀,但迫於家境窮困,大都選擇了輟學。
想到這兒,他激動地說:“王夢瑤一定要上高小,王夢瑞也要上學前班,你們都彆放棄!”
想了想,他又說:“我曾經在這一帶,生活了十六年,後來才去日本讀大學。我知道,很多人家,能吃穿不愁,就很不容易,根本就沒有多餘的錢供孩子上學。家長經常說一句話:‘讀書又不能當飯吃,我一天學沒上,還不是活得好好的?’其實,如果有錢,大多數家長都會讓孩子上學。還有一點,小孩都都貪玩,根本不想上學,如果家長不重視,孩子們更是求之不得,就會早早地輟學。”
看了看王守常,他又說:“王爺爺,你們重視孩子教育,孩子又希望上學,你們這樣的貧困家庭,真的不多,真的了不起!其實,夢瑞的學費並不多,隻有二十塊大洋,我們一起想辦法,應該可以解決。”
看了一眼侯佳佳,他接著說:“我有個想法,如果可以,能一舉兩得,同時解決兩個貧困同學的學費?”
侯佳佳聽了,立即猜到,她高興地叫道:“我知道,蒙老師說的另一個貧困學生,是範竹豪?”
蒙自然點頭,把付家歡和範竹毫的遭遇,對眾人複述了一遍,然後說:“可不可以請付爺爺多做一些毛筆,留一些在棚子裡賣,再拿出一些,發動大家,拿出去賣,隻要物美價廉,相信一定能賣掉。這樣積少成多,就不愁學費了!”
王夢瑤聽了,停止了哭泣,說道:“文具鋪裡的大字筆賣六分錢,小字筆賣五分錢,付爺爺的毛筆賣多少錢?”
蒙自然聽了,向王夢瑤豎起大拇指說:“厲害,這是關鍵問題!我們現在就去請教付爺爺。”說完,帶著幾個孩子,和商首夫、林允嬌一起去了菜地。
不一會兒,範竹毫跟在眾人身後,一蹦一跳地跑了回來。
王夢瑤手裡拿著兩枝毛筆,高興地對王守常說:“爺爺你看,付爺爺的大字筆賣五分錢一枝,小字筆賣四分錢一枝,不比文具鋪的毛筆差。”王守常接過來看了看,用手指捏了捏筆尖,又放在嘴裡潤了,然後再手心裡試了試,遞給了劉斛梗、應茹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夢瑞見了,興奮地說:“付爺爺還說,賣一枝毛筆,能賺二分錢,如果我們從他那兒拿筆,再給我們便宜一分錢。大字筆四分錢一枝,小字筆三分錢一枝。”
劉心雨點頭說:“如果王爺爺在學校門衛室賣,付爺爺可以賒筆給你,先賣再結賬。”劉心揚聽了,補充道:“付爺爺說,他還能用廢城磚做硯台,做出來的硯台,保證又好又便宜。”
侯佳佳邊想邊笑,說道:“賣一枝毛筆,賺兩分錢,賣一百枝,就能賺兩塊大洋,賣五百枝,夢瑤姐姐就能上學了。再加上硯台,我們就發財啦!”
看著眾人,範竹毫說:“爺爺那兒,已經有一百多枝做好的毛筆,我們每天還能做五十幾枝新筆。”
商首夫想了想說:“單在我們學校賣,也賣不掉多少。可以利用課餘時間,去彆的地方賣。”
蒙自然聽了,點頭說:“在學校傳達室賣,要經過溫校長的同意。我們可以先去文具鋪、去字攤、去彆的學校門口賣,還可以通過在筆杆上刻名字、刻名言、刻有紀念意義的話文字,來增加毛筆的吸引力。”
商首夫聽了,也說:“學前班開設了手工課,可以讓大家做毛筆,誰做的,就刻上誰的名字,既幫助了彆人,又能提高了自己的手工。”
王守常、劉斛梗和應茹筍點頭,都說可以試一下,不過不能抱太大希望,隻要能補貼學費就好。
蒙自然和商首夫商量後,蒙自然說:“現在,我們可以做兩件事:第一,今天晚上,就和溫校長提這件事,爭取能得到他的支持;第二,利用春節假期,去了解毛筆、硯台的市場需求,爭取先幫王夢瑞掙到四塊大洋,讓他交了學前班學費。”孩子們聽了,十分高興,約好明天下午去夫子廟。
討論結束,王家爺孫三人起身告辭,眾人去送。路過菜地,去棚子那兒拜訪付家歡,見他正拿著一塊城磚,在仔細打量。
看到眾人,付家歡指著城磚說:“你們看,這些廢磚,一共有三種,分彆是黏土磚、沙土磚和瓷土磚。學校這兒的,大部分都是黏土磚,做硯台,用這種黏土磚最好。它不像沙土磚容易滲水,也不像瓷土磚難以下墨。”
蒙自然聽了點頭,給他介紹了王守常,又看著城磚問:“能不能,先請付爺爺先做兩個出來?”付家歡聽了,返身走進棚子,拿出兩個新做的硯台和筆墨報紙,其中一個硯台,裡麵已經磨上了墨。
付家歡說:“我已經做了兩個,試了一下,還不錯。”說完,拿起墨塊,在另一個硯台裡放了一點水,磨了一會兒,提筆蘸墨,在報紙上寫了“新春”兩個字。
眾人見他寫字,用筆靈活、筆道流暢、使轉合理、行筆巧妙,兩個字穩穩地落在報紙上,怎麼看怎麼舒服!
王守常拿起兩個硯台,舉過頭頂,看了看硯台底,問道:“這樣的硯台能賣多少錢一個?”付家歡聽了,笑著說:“硯台是用廢城磚做的,沒有成本,最多是功夫錢。”
王夢瑤聽了說:“文具鋪這樣的普通硯台,一角錢一個。”蒙自然聽了點頭說:“付爺爺,你多做幾個,明天下午,我們帶去夫子廟賣。另外,我打算和溫校長提,在學校傳達室賣,你看怎樣?”
付家歡聽了說:“謝謝蒙老師,毛筆和硯台,我先按大小、型號多準備一些,明天你們過來拿就是。我想,在學校傳達室賣,還是不要提了。學校就是學校,不能變成賣場。這樣做不好,會影響同學們學習。”蒙自然點頭,又問:“如果能免除學費,你同意讓範竹毫上學前班嗎?”
沒等付家歡回答,範竹毫搶著說:“我不要上學,要幫爺爺做毛筆、賣毛筆。”
喜歡門西雙榜請大家收藏:()門西雙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