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九斤指著不遠處的那輛載人馬車,對蒙自然、溫可可說:“蒙老師,溫爺爺,有三個人,可能是日本壞人!”
蒙自然看了他一眼,問道:“你怎麼知道的?”
梁九斤聽力、嗅覺、力量異能,三歲就與眾人合力,智鬥佐藤爺孫,巧助難民避險,誘殺日本間諜。
他著豎著耳朵,邊聽邊說:“他們鬼鬼祟祟,說的是日本話!”
蒙自然知道梁九斤不通日語,讓他把聽到的日本話,硬生生地說出來。
隻聽了幾句,蒙自然臉色大變,對主人翻譯道:“他們在說:‘看來這裡還沒暴露,隱蔽好,再去下個地方。’”
溫可可聽了,連問了梁九斤兩個問題:“什麼東西沒有暴露?他們在什麼位置?”
梁九斤不知道日本人在說什麼,隻說:“在明代摩崖石刻附近。”
溫可可與蒙自然聽了,對視了一眼,兩人都掏出手槍。
蒙自然攔住溫可可,說道:“可可叔,我帶九斤去看一下,你留在這兒護住大家。”
溫可可不讓,搖頭說:“不行,他們人多,危險!”
蒙自然擺開他的手,正要出發,被梁九斤攔住說:“不用了,他們走過來了!”
果然,不一會兒,三個中國老百姓打扮的中年人,從摩崖石刻那邊走了回來。
蒙自然、溫可可見了,暗中持槍警戒。
為首那人走近,對著眾人挺直著腰,微微一點頭,和另兩人一起,上了載人馬車,往祖堂山方向去了。
溫可可看著遠去的馬車,怔怔地說:“我好像見過這個人!”
蒙自然見了,邊想邊說:“我是第一次見到他!不過,去摩崖石刻之前,他過來問路,我沒有在意,剛才看他挺腰點頭的樣子,的確是日本人!”
想了一下,他又說:“不管怎樣,我先帶九斤過去,看看他們藏了什麼。可可叔,你們留在這兒警戒。”
溫可可見日本人走了,這才點頭。
秦關意見了說:“蒙老師,我也去!我跑得快,有消息能儘快通知溫爺爺。”
梁九斤看了看蒙自然,也說:“帶上關意吧,她能跑得過田可爽姐姐。”
蒙自然聽了,笑道:“那就走吧!”秦關意一蹦老高,拉了梁九斤就走。
牛首山摩岩石刻,位於牛首山東峰舍身崖前,緊靠弘覺寺塔百米處的感應泉,距離嶽飛抗金故壘不遠。
三人很快到了地方,繞著石刻周圍,仔細搜索了一遍。
摩岩石刻分為佛像和題刻兩個部分。
佛像部分,分彆雕刻在五個佛龕內,每一個龕內,所雕刻數目不等,多則75尊,少則僅有1尊,共計129尊。
在“幾”字形石壁正中的一龕裡,雕刻有釋迦牟尼像,像高約1.78米,袒右肩,趺坐於蓮花座上。
在左龕的下部石壁上,另鑿一小龕,內鑿高約半米的彌勒佛像一尊。
題刻部分,多在佛像周圍。
釋迦牟尼龕房,刻有敕賜弘覺寺四至的全文,中間的一段,在鑿窟時已經毀去,其中餘下的文字模糊不清,僅能看出上款為“永樂元年”等字樣。
彌勒佛龕旁,刻有“大明成化元年歲次乙酉五月五日,真定成造彌勒佛一尊永遠供奉”的題記。
壁上刻有梵字四處,另有明景泰元年題的《感應泉詩》一首。
明代的盛時泰在《牛首山誌》中記載:“壁上有‘地湧泉’三個字,旁多梵書,又有元貞四年”等字,另有“燕僧有賦《感應泉詩》刻記在石壁上。
搜索完畢,三人站在石刻前,梁九斤背靠著彌勒佛龕,指著東峰南坡說:“剛才,日本人就在那裡說的話。”
蒙自然點頭,三人沿著坡邊小路,找了兩個來回,樹叢、草地裡都細細看了,沒有發現蛛絲馬跡。
秦關意想了想,問道:“九斤哥哥,東峰與西峰之間,那麼空曠,聲波特彆容易傳播,聲音會不會是從西峰那兒傳來的?”
梁九斤搖頭說:“不會,要是從那兒傳過來的,他們不會那麼快就走到馬車前。”
蒙自然點頭說:“再說,西峰那裡正在挖鐵礦,人來人往的,日本人也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查看匿藏在那兒的東西。”
他想想又說:“我擔心,日本人藏的東西比較小,類似一張地圖、一本書什麼的,那樣的話,就不好找了!”
三人正說著,靠近石山的小土坡上,傳來“呲溜”一聲響動。
蒙自然定睛一看,見是一隻野兔,從樹葉堆裡竄出來,極速往土坡下跑去。
說時遲那時快,他掏出手槍,“呯”地一槍,打中了野兔。
可能沒被打中要害,野兔雖然受傷,奔跑的速度慢了下來,但一時還追不上。
蒙自然見沒能讓野兔一槍斃命,笑道:“算你命大,就放你一條生路吧!”
秦關意見了,卻說:“找不到日本人藏匿的東西,能抓隻野兔回去,讓周媽媽做紅燒兔肉吃也好。艾葉阿姨肚子裡的小寶寶吃了,肯定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