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然拿來一看,見是南京特彆市教育局的通知。
通知對象,是轄區內各中小學校:
“民國三十四年,國府還都,本局複立,即以國民教育之發展,中等教育之擴展,社會教育之推廣,校館房舍之整理,以及行政效率之增進為中心工作:
在國民教育與中等教育方麵,儘量增校增班;
社會教育方麵,除酌量增設社會機關外,並儘量利用時機,展開社教活動;
在教育行政方麵,分彆製定各項章則、規程、辦法,力謀行政效率之增進。”
接下來,還通知了幾件事:
“第一,定於7月16日重新恢複教育局工作,由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南京市副市長馬元放兼任南京市教育局局長;
第二,各校務必於6月16日之前,前往市教育局登記備案;
第三,國府還都,人口激增,要求各級學校增校增班,對要求複學的學生,予以全部登記錄取;
第四,對敵偽中等學校畢業生資格之甄審,則組織甄審委員會辦理;
第五,對清寒學生的公費待遇,竭力繼續維持。”
通知的最後,還備注了市教育局籌備組的官員名單、地址和電話。
籌備組副組長,居然是大家的老熟人童達理。
看完通知,眾人約好,先去上課,下午放學後開會再議。
下午剛放學,眾人還沒開議,溫可可就帶著三個軍人走了過來。
溫可可身邊站著的,是一位上校團長。
團長三十多歲的年紀,身材魁梧,英姿勃發,他的身後,站著兩名年輕衛兵。
見了蒙自然,團長行了個軍禮,笑道:“蒙老師,你不記得我啦?!”
見蒙自然還沒認出,他脫了軍帽,微微一笑,蒙自然這才認出:他正是從愚園地道撤退的川軍排長伍興國!
蒙自然快步上前,和他抱在了一起,相互輕拍了幾下後背,然後分開。
握著他的手,蒙自然高興地說:“一下就過去了九年,伍排長成了伍團長,我都認不出來了。”
伍興國看了看溫可可,笑道:“要不是可可叔介紹,我也不敢認你了。”
眾人之中,周嫻香、芮康城、葉雙枝、艾葉也認識伍興國,紛紛與他打招呼。
接著,蒙自然又給他介紹了在場的其他人。
介紹完畢,蒙自然招呼伍興國三人坐下,介紹起他們走後,愚園一帶發生的事情,以及花露南崗學校的變遷,特彆是開辦學習班的艱辛過程。
伍興國聽了,對眾人反殺日寇的果敢,勸學護教的執著,讚歎有加。
對梁有餘、宗懷仁帶領眾人英勇抗爭,先後負傷犧牲,大為感歎。
他先去看望了昏迷不醒的梁有餘,又去祭拜了宗懷仁夫婦,以及侍衛等人。
等轉了一圈,回小院坐定,他輕輕一歎,說道:“希望梁前輩能早點康複!這麼多年了,一直臥床不起,真是受苦了!”
眾人知道,伍興國也看出,梁有餘一時難以治愈,隻能說這些安慰的話,也都歎著點頭。
他見眾人跟著自己傷心,忙轉移了話題說:“當年,幸虧得到花露南崗學校的保護,才有了我們兄弟的今天。”
接著,他站起身來,和兩個衛兵一起,對眾人敬了禮。
然後,說起了自己的經曆:
“1937年12月,我帶著全排人馬,在學校地道休整之後,從愚園地道撤退至紫金山,遇到了哥哥伍興華的後衛部隊,準備和他們一同撤往青龍山。
半路上發現,參加南京保衛戰的湘軍廖耀湘軍長的餘部,也被困在紫金山附近。
於是,和他們兵打一處,將合一家,幾經挫折,最後,在江北與廖軍長的大部隊彙合,脫險去了漢口。
幾場戰打下來,廖軍長見我帶兵思路清晰,文筆也不錯,就留我在他的身邊,一直乾到今天。”眾人聽了,讚歎不已。
他想了想,又說:“後來,廖軍長因著有《南京戰役之經驗及國軍今後建軍應有之改進》一文,被蔣委員長破格提拔為第200師少將參謀長、國民革命軍新編第22師師長。
1940年,他同杜聿明將軍一起,率領中國遠征軍赴緬甸作戰。
1944年,廖軍長升任了國民革命軍新六軍軍長,輾轉在緬甸、印度以及雲貴湘黔一帶抗日。
直到去年9月,廖軍長才帶領我們來到了南京。
遺憾的是,因軍務繁雜,我一直沒能抽出空來,及時來感謝各位恩公!”眾人見他說話客氣,多了幾分親近感。
見眾人待見自己,伍興國心裡高興,笑道:“可巧的是,昨天晚上,廖軍長接到警察局的報告,南京牛首山發現了日軍匿藏物資,命令我過來看一下。
今天上午,和可可叔在警察局遇上,他一下就認出了我。
於是,我帶了工兵營,去牛首山、祖堂山一帶忙了大半天,查出三個地方,整整十六卡車的軍火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