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笑道:“我沒有異議!
就是覺得好玩,為什麼盧叔叔算得那麼快?
我想隨便報一個數字,來作周長,看看盧叔叔還能不能算得那麼快了!”
劉心雨聽了,胸有成竹,點頭笑道:“你說!”
秦關意想了想,說道:“106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結果,隻用了五秒鐘,盧有田再次舉起了手,過了將近一分鐘,梁九斤也舉起了手,又過了幾秒,郭以群才舉起了手。
他們手心裡的答案都是:16.96尺。
劉心雨見了,還想問大家,需不需要再試。
隻見梁九斤、郭以群帶頭,給盧有田鼓起了掌。
梁九斤羨慕地問:“盧叔叔,你怎麼能算得那麼快?”
盧有田笑了笑,隻說了簡單的六個字:“尺變寸,加六成。”
見梁九斤聽了,不明所以。
劉心雨笑道:“尺變寸,加六成,是木工中流傳的一句順口溜。
它是古代木工的數學智慧。
順口溜的意思是說:先把圓周長以尺為單位量出來,再把這個數字乘以0.1變成寸,接著用新數字乘以1.6,就能得出圓的半徑了。”
見大多數人沒有聽懂,她進一步解釋道:“比如說,圓周長的是4尺,把4尺變成4寸,4寸乘1.6得6.4寸,6.4寸就是周長為4尺的圓半徑了。”
說完,見梁九斤、郭以群還在沉思,問道:“以你們兩人的數學理解能力,完全能明白我對這句順口溜的字麵解釋。
大概,你們是想不通:盧叔叔的算法又快又準,裡麵到底含有什麼數學原理,對不對?”兩人聽了點頭。
劉心雨見了,笑道:“昨天晚上,我和你們,也有同樣的問題。
盧叔叔讓我心算周長為4尺的圓半徑,我拿起筆,用數學公式去算,花的時間,比郭以群算的時間,還要長一些。
算出來的結果,是0.637尺,四舍五入以後,和盧叔叔心算出來的結果,一模一樣。”
看著盧有田,她又說:“這個結果一出來,把我的數學癮,一下就勾了上來!
於是,我讓有田叔叔,再舉一個例子:
如果圓周長為3尺,3尺變3寸,3寸乘以0.6得1.8寸,用3寸加1.8寸,結果是4.8寸,也就是0.48尺;
我用求圓半徑的公式去檢驗,半徑等於圓周長除以兩倍圓周率,結果等於0.478尺,約等於0.48尺。
也就是說,我算出的結果,和盧叔叔的,相差無幾。”
郭以群聽了,恍然大悟,笑道:“於是,劉老師就想到,去反推盧叔叔算法中的圓周率。”
梁九斤點頭,也笑道:“通過計算,劉老師發現,按照盧叔叔的算法,圓周率是3.125,而不是我們通常使用的3.。
所以,你得出了結論:盧叔叔的算法儘管有誤差,但是,計算起來簡便,對於普通的木貨質量,幾乎沒有影響。
隻不過,用這種方法估出半徑,又快又實用!”
盧有田點頭說:“我算得快,是熟能生巧,是不能做老師的。”
芮子運聽了,笑道:“我師傅不能做數學老師,但是,可以做一個木工大師傅。
他還教了我很多木工知識:
一鑿一跟,越打越深;一世斧子,三年刨;屋不離八,床不離半;一尺八,正好砸,一尺九,扳到手;床打六尺二寸半,睡儘天下大肚漢。”
眾人雖聽不太懂,但知道裡麵,藏有深奧的數學原理,均讚歎不已。
秦關意反應快,接口就說:“大肚漢!今天看了以群哥哥吃飯,我才知道,原來大肚漢的肚子,不一定特彆大!”
艾青青看了看郭以群的肚子,又看了看梁九斤的肚子,也笑道:“以群的肚子小,難怪他的數學,比不過九斤班長呢!”
郭以剛聽了好奇,問道:“數學好和肚子大,有什麼關係嗎?”
艾青青道:“肚子又大又圓,可以天天算圓的半徑啊!”
眾人聽了大笑,秦關意、唐靈脂、郭以剛更是笑彎了腰。
劉心雨笑定,問艾青青、唐靈脂和郭以剛:“你們班的班長,現在能定下來了?”
艾青青點頭說:“高二學年,就讓梁九斤當班長,等到高三學年,再重新比一次。”
唐靈脂聽了好笑,搖頭說道:“郭以群的圍棋下得好,說明他抽象思維能力強。
梁九斤編製密碼、算圓半徑厲害,說明他形象思維能力強。
盧叔叔出的題目,有利於梁九斤特長的發揮。”
郭以剛點頭說:“到了高三,我們比抽象思維的數學題目,那是我大哥的強項,肯定能贏!”
秦關意見他們都承認梁九斤贏了,笑道:“明年,你們上高三,也就不是高二一般般了,而是高三不一般了!”
眾人聽了又笑,劉心雨打了她一下,說道:“關意,你這張嘴,真是哄死人,不償命!”
秦關意聽了得意,再去看梁九斤,見他又恍了精神,豎著耳朵,凝神靜氣地在聽著什麼。
喜歡門西雙榜請大家收藏:()門西雙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